屈原的生平经历
1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战国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才华,年纪轻轻就当了楚国的左徒(楚官名),经常同楚怀王一起研究政事,拟定法令,深得怀王的信任。屈原生活的年代,是战国中后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越来越激烈。当时最强大的秦国积极向外扩张,一心要吞并六国。面对这种形势,屈原主张在国内积极改革政治,变法图强;在国外联合齐、魏、赵等国共同抗秦。这些主张受到人民的拥护,但遭到那些守旧贵族的强烈反对。他们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王听信谗言,慢慢地对屈原疏远了。屈原的才能得不到施展,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却眼睁睁地看着楚国一天天衰败下去,内心悲愤不已。他把满腔的爱国热忱都倾泻到诗句中去,写出了有名的《离骚》。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屈原强烈的正义感和追求真理的决心。
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昭王即位后,采取软的一手,拉拢楚国,以便各个击破“合纵”各国。楚国与秦国结盟惹恼了参加合纵地其他国家。
前303年,齐、韩、魏三国联合进攻楚国,楚怀王派太子横到秦国援救,才退了兵。
后来太子横当了楚王,依旧不思进取,任用奸臣,不问国家大事。屈原看到朝廷腐败,国家命运越来越危急,忧心如焚。他接连写了几封奏章,劝楚顷襄王起用贤人,革新内政。但他反而被撤掉官职,流放边疆。
屈原的流放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仍旧关注着楚国,牵挂着楚顷襄王,希望楚顷襄王召他回国都,以挽救国家的命运。然而,一年一年过去了,没有要他回朝廷的消息。
前278年,秦国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郢都,楚顷襄王逃走。屈原听到这个消息,知道楚国快要灭亡了,伤心得大哭起来。他不愿意看到楚国沦亡,不愿意看到百姓受秦国的残害和欺压,于是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抱了快大石头,投进汨罗江(湘江的支流)中自杀了。这年他62岁。
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昭王即位后,采取软的一手,拉拢楚国,以便各个击破“合纵”各国。楚国与秦国结盟惹恼了参加合纵地其他国家。
前303年,齐、韩、魏三国联合进攻楚国,楚怀王派太子横到秦国援救,才退了兵。
后来太子横当了楚王,依旧不思进取,任用奸臣,不问国家大事。屈原看到朝廷腐败,国家命运越来越危急,忧心如焚。他接连写了几封奏章,劝楚顷襄王起用贤人,革新内政。但他反而被撤掉官职,流放边疆。
屈原的流放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仍旧关注着楚国,牵挂着楚顷襄王,希望楚顷襄王召他回国都,以挽救国家的命运。然而,一年一年过去了,没有要他回朝廷的消息。
前278年,秦国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郢都,楚顷襄王逃走。屈原听到这个消息,知道楚国快要灭亡了,伤心得大哭起来。他不愿意看到楚国沦亡,不愿意看到百姓受秦国的残害和欺压,于是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抱了快大石头,投进汨罗江(湘江的支流)中自杀了。这年他62岁。
展开全部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1]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2]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3],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4][5],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2]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3],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4][5],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1],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2]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3]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4],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5][6],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1]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7][8][9][10][11]
本名
屈原
别名
屈平,屈子,屈正则
所处时代
战国末期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3]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4],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5][6],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1]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7][8][9][10][11]
本名
屈原
别名
屈平,屈子,屈正则
所处时代
战国末期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1],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2]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3]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4],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5][6],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1]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7][8][9][10][11]
本名
屈原
别名
屈平,屈子,屈正则
所处时代
战国末期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3]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4],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5][6],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1]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7][8][9][10][11]
本名
屈原
别名
屈平,屈子,屈正则
所处时代
战国末期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