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气候带的划分标准 15

1936~1949年Б.П.阿利索夫提出以盛行气团为主,以海陆位置为辅的气候分类。他认为:气团性质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特征和海陆性质的特定条件下,热量和水分等物理量经过... 1936~1949年Б.П.阿利索夫提出以盛行气团为主,以海陆位置为辅的气候分类。他认为:气团性质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特征和海陆性质的特定条件下,热量和水分等物理量经过交换和输送等过程后的综合结果,最能客观地反映气候状况。他根据盛行气团的季节分布状况,将南北两个半球各分成赤道带、副赤道带、热带、副热带、温带、副北极带(副南极带)和北极带(南极带)等七个气候带。
想问一下七个气候带的具体划分标准
展开
 我来答
改阳德xe
推荐于2017-10-05 · TA获得超过23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多彩的气候类型 气候带的划分
作者:t7yb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多彩的气候类型
地球上的气候是多种多样、千万变化、错综复杂的,几乎找不到任何两个地方的气候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气候每年的状况都是一样的。然而,气候的分布却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或地带性,特别是在地势比较平坦的海洋或平原,地带性就更为明显。气候的地带性,引起地理环境中的土壤、生物、水体等都具有地带性。

看一看世界气候就可以发现,气候带的特征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非常明显的。所谓气候带,就是环绕着地球的带状分布的气候区域。在这个地带内,由于辐射平衡、温度、蒸发、降水、气压和风等,都表现出一种地带性特征,而且气候的最基本特征是一致的,它们结合起来,明显地反映出气候的地带性。而引起气候地带性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在地表是按地理纬度分布的,因此,古代的希腊学者根据纬度把全球的气候带分为五个气候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它们的界线是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划分的。这种划分法,使气候带与纬度平行,并呈十分规律的环绕地球的带状分布区域。这就是“天文气候带”。天文气候带是实际气候带的基础,与实际的气候带基本相符。但由于海陆交界的地区,或在地势高低变化大的地区,气候带表现的就不那么明显,甚至还有偏离或间断的现象。这说明地球上气候带的分布是随着各个地区的条件而有变化的。低纬地区大部分是海洋,下垫面比较均匀,所以气候带在低纬地区表现得最明显。比如热带雨林、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干旱气候等地带性分布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热带地区下垫面相对来说比较均匀。在高纬地区,地面主要为冰雪覆盖或大部分时间为冰雪覆盖,地面性质相对来说也比较均匀,所以在高纬地区,气候带的分布也比较明显。但是,在中纬地区,由于陆地面积相对增大,而且海陆交错分布,地势也非常复杂,有大的山脉、高原,也有低的盆地、平原,这就造成了中纬度地区地带性分布不很明显,往往发生间断、分裂,甚至偏离和消失。所以,地带性分布在不同纬度,由于条件不同,所表现出的形式也不完全一样。

另外,从世界气候图上,我们还发现,地球上很多地区的气候是相类似的,虽然两个地区不连续,不在一个地方,但是气候却是相似的,在相似的条件下可以产生相似的气候。比如地中海式气候,反映了特有条件下形成的特性,即我们所说的副热带夏干气候,但这种气候不仅出现在地中海地区,也出现在与地中海相类似条件的其它地区,所以地中海气候在北半球有,在南半球也有,在欧洲大陆有,在美洲大陆也有。这许多地区的气候本质属性基本相似,不是相同,我们把这些相似的气候归为一个类型,叫同一气候型。气候带是连续的,而气候型是不连续的。我们根据地球上气候带中各地区的热量和水分分布的状况,又将全世界分为十个气候类型。

天文气候带与物理气候带
气候带是大致与纬圈平行,环绕地球呈带状分布的气候分类单位,是地球上最大的气候区域单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气候带按一定顺序分布。气候带的划分是由最基本的气候形成因素-太阳辐射这一条件决定的。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就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把地球气候划分为五个气候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称为天文气候带或地理气候带。这种古老的气候带划分方法,只是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所以也称为太阳气候带。

根据太阳气候带,每个气候带的面积占整个地球总面积的百分比是:热带占40%,温带占52%,寒带占8%。

温带处于中纬度地区,南北温度梯度大,气候有极大差异。温带如此大的面积,与实际气候分布很不相称。因此,温带一般又分为三个带,即:亚热带、温带和冷温带。赤道无风带是空气辐合的地带,除了全年高温外,也全年多雨,不论气候和植物都与热带其他地区有明显不同,况且热带面积也太大,所以又从热带中划出赤道气候带,热带就只包括赤道气候带与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这样,地球上的气候带就包括:赤道带、热带、副热带、温带、冷温带和寒带。

因为地球表面实际并不均匀,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都影响气候,上述划分的各个副带并没有人们公认的界线,实际上,等温线并不与纬圈完全平行,用回归线和极圈划分的气候带与实际气候有很大差别,尤其是以高纬度地区最为突出;但是由于这种方法简单,并且能大致反映地球上的生物现象分布情况,所以至今还是被人们采用。

赤道气候带
赤道气候带出现在赤道无风带的范围内,包括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扎伊河流域、几内亚沿海、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太阳每年有两次越过天顶,湿度在春、秋分以后有两个极大值,冬、夏季则为两个较凉季节,太阳徘徊于赤道附近,使赤道气候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25~30℃,年较差极小,平均不到5℃,日较差相对比较大,平均达10℃,远大于年较差,真所谓"一天有四季"。赤道地区最高温度很少达到35℃,但因终年高温,终年闷热,只有短暂的海风,才能使闷热稍减,风息之后,又闷热异常。

赤道气候带降水丰沛,是地球上最多雨的地带。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2500毫米的情况也很常见,降水量全年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干季,降水多为对流雨。

赤道气候带位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辐合线上,温度水平分布均匀,气压梯度小,空气极少流动,风速微弱或静稳;所以海陆风易于发展。每日凉爽的海风,给人们带来短暂的舒适和快意。

热带气候带
热带气候带分布在赤道气候带与回归线之间,太阳高度仍然很高,常年高温,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气候在15~18℃之间,年较差可大到12℃。晴朗干燥时气温还可高于赤道。最高温度可达43℃以上。夜间降温迅速,清晨可降至10℃,冬季还可出现霜冻。因为雨季出现于夏季,使夏季的温度降低,所以最热时期出现在雨季之前。但是雨季因为湿度大,常常感到闷热。雨季后温度又有升高。

热带虽然四季不明显,干湿季却十分显著。干、湿季转换时间各地稍有差异,雨季时间大致是5~10月,干季为11~4月。热带雨季的气候与赤道带相似,高温、多雨、闷热,日较差小,常间的短暂的晴朗天气,雨量在100~1500毫米之间。越靠近赤道雨季越长,干季越短,雨季以后的干季,在信风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相对湿度60~70%,雨量极少,植物凋萎,土壤干裂。

热带夏季,海洋面上水温在26.5℃以上。热带气旋(台风)易发生,台风路径在热带多为向西行进,然后向北,出了热带,则向东行进。在热带气旋行进路上,如无减灾防灾措施,就可能遭受洪水和暴风袭击,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副热带气候带
副热带也称为亚热带,副热带气候带出现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带,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受信风吹拂,盛行下沉气流,地面温度高,日照强,少云,大气稳定,气候干燥。沙漠广泛分布,撒哈拉,澳大利
book4
2007-01-12 · TA获得超过422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6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87万
展开全部
气候带是大致与纬圈平行,环绕地球呈带状分布的气候分类单位,是地球上最大的气候区域单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气候带按一定顺序分布。气候带的划分是由最基本的气候形成因素——太阳辐射这一条件决定的。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就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把地球气候划分为五个气候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称为天文气候带或地理气候带。这种古老的气候带划分方法,只是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所以也称为太阳气候带。

根据太阳气候带,每个气候带的面积占整个地球总面积的百分比是:热带占40%,温带占52%,寒带占8%。

温带处于中纬度地区,南北温度梯度大,气候有极大差异。温带如此大的面积,与实际气候分布很不相称。因此,温带一般又分为三个带,即:亚热带、温带和冷温带。赤道无风带是空气辐合的地带,除了全年高温外,也全年多雨,不论气候和植物都与热带其他地区有明显不同,况且热带面积也太大,所以又从热带中划出赤道气候带,热带就只包括赤道气候带与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这样,地球上的气候带就包括:赤道带、热带、副热带、温带、冷温带和寒带。

因为地球表面实际并不均匀,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都影响气候,上述划分的各个副带并没有人们公认的界线。实际上,等温线并不与纬圈完全平行,用回归线和极圈划分的气候带与实际气候有很大差别,尤其是以高纬度地区最为突出;但是由于这种方法简单,并且能大致反映地球上的生物现象分布情况,所以至今还是被人们采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来自禅阳寺斗志昂扬的垂枝梅
2007-01-12 · TA获得超过414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6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5万
展开全部
气候带
气候带
climatic zone

根据气候要素的纬向分布特性而划分的带状气候区。
在同一气候带内,气候的基本特征相似。
太阳辐射是气候带形成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在地
表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随纬度
增高而递减,不仅影响温度分布,还影响气压、风系、降
水和蒸发,使地球气候呈现出按纬度分布的地带性。古
希腊人最早提出气候带的概念,并以南、北回归线和南、
北极圈为界线,把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
带、南寒带、北寒带 5个气候带(或称天文气候带)。这
种分带反映了地球气候水平分布的基本规律,但是由于
没有考虑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和大气环流对气候形成的作
用,因而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随着气候资料的积累,
人类对气候带的认识和划分也逐渐完善。A.苏潘1879年
提出以年平均温度20℃等温线和最暖月的10℃等温线为
指标,把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
带和北寒带 5个气候带。W.P.柯本在1900~1936年以温
度和降水量为指标,将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多雨气候、
干旱气候、温暖多雨气候、寒冷雪林气候和冰雪气候 5
种气候带(主要气候型)(见柯本气候分类)。采用温
度和降水量指标划分的气候带较天文气候带更接近于实
际。Л.С.贝尔格1925年根据气候同自然景观的关系,以
月平均气温为指标,将全球低地气候划分为:热带雨林
气候、萨王纳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内陆沙漠气候、
副热带森林气候、地中海(型)气候、草原气候、温带
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泰加林(针叶林)气
候、苔原气候11种气候带(型)(见贝尔格气候分类)。
1936~1949年,Б.П.阿利索夫根据盛行气团和气候锋位
置及其季风变化,把全球气候划分为:赤道带、热带、温
带、极带 4个基本气候带和副赤道带(副赤道季风带)、
副热带、副极带3个过渡气候带,除赤道带外,其他各带
南、北半球各有1个带,全球共13个气候带(见阿利索夫
气候分类)。这种分带既反映了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
也反映了大气环流和洋流对热量、水分的传输,比较全
面地体现了气候形成因素的综合作用。1959~1978年A.
N.斯特拉勒和A.H.斯特拉勒以气团的源地、分布和气候
锋的位置将全球气候划分为低纬度气候带、中纬度气候
带和高纬度气候带(见斯特拉勒气候分类)。
中国气候学家对于中国气候带的划分进行了大量的
研究工作。195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根据
温度指标,把中国东部地区划分为赤道带、热带、亚热
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 6个气候带。《中华人民共
和国气候图集》(1979)将中国东部地区划分成南、中、
北热带,南、中、北亚热带和南、中、北温带等 9个气
候带。
由于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地形和大气环流等因素
影响,实际的气候带界线并不完全和纬度圈平行,尤其
在较高纬度上,有些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综观
全球,在下垫面均匀的海洋和平原上,气候带表现清晰
而有规律;在高山和高原地区,气候带虽有反映,但是
不完整、不连续。
气候带概念还可应用到山地自然景观上。在水分供
应充分的情况下,由于气温的垂直变化,在热带赤道地
区的高山上,从山麓到山顶,可出现从热带雨林到终年
积雪,即类似于从赤道到极地的各种气候带。这种气候
带结构称为垂直气候带谱。
地质时期,由于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气候带有较
显著的南北位移。
气候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带的存在引
起地理环境中动植物、土壤、水文以及自然景观的地带
性分异,地带性成为地理环境中基本规律之一。同时,气
候带的形成与演变,又受其他地理因子的影响。因此,研
究气候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不仅对气候学研究,而且
对认识地理环境的结构和演变都有重要意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4c769b067
2007-01-12 · TA获得超过1.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26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2584万
展开全部
HOHO~ 就是强,楼主也强!

隐约记得各气候带似乎是和高低气压直接挂钩的
好像是以不同气团的交界处为分界划分的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骑天大剩
2007-01-12 · TA获得超过351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8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3万
展开全部
活动积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