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学批评的美学的历史的标准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简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批评的最高标准即一种方法论和原则,两者之间又有其基本内涵并相互联系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 美学观点 历史观点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为谋求自身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革命活动中兴起和形成的.他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力图通过对人类优秀的文学遗产和无产阶级自身文学实践以及其他文学现象的分析、研究和评价,更好地推动人类文学事业的历史进步和无产阶级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也构建自己新的、科学的批评.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到梅林、普列汉诺夫、瞿秋白、鲁迅等,不少杰出的文学批评思想家,都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提出并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成为我们制定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是“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但“美学”与“历史”还是较为抽象的概念,有待进一步解释.概而言之,“美学观点”即分析作品时的艺术尺度,“历史观点”即历史主义的文艺研究方法,把作家作品放进历史环境中进行阐释和评价.这基本上属于由维柯创始,经法国启蒙学者发展,到丹纳集其大成的社会历史批评流派.
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批评:第一,在文艺观念上它承认文艺是现实的反映,但认为这一现实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物质财富的生产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二是社会现实本质上就是阶级斗争.第二,在阐释原则上,把文艺作品、现象与其产生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相信经济状况是艺术发展的最终解释,并常常使用阶级分析方法.第三,在评价原则上,把“真实地评述人类关系”作为对文艺的一个基本要求;因而第四,在美学观点上,偏爱现实主义艺术(但也不囿于现实主义).
运用这种批评方法,恩格斯曾对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及其作品进行过成功的评论.例如他在解释歌德的“两重性”时,注意结合着歌德所处的“整个时代”和“他的社会地位来描写他”;在评价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时,他推崇“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在批评《济金根》演绎哲学概念的错误时,他把莎士比亚作为典范推荐给拉萨尔,认为德国戏剧尽管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但还应该学习莎剧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主要包括:美学的观点、历史的观点、思想的标准、艺术的标准.美学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文学批评中具有宏观视野的一种原则和方法论.
首先,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批评的最高标准即一种方法论和原则,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它既反应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普遍性,又体现了文学的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即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规律.
具体地讲,有这样几点理由:一是一切文学作品都应该是审美的作品,应该是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结果,因而就当用美学的观点加以审视和评价,看它是否符合审美创造的规律,是否具有美的结构形态和形式韵味,能否充分地显示美的本质、特征和魅力;同时,一切文学作品又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有产物,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把握作品有没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内容,从而衡定作品又历史作用和历史价值,这就必须要有历史的观点.二是对一切作品的微观解析和具体评价,例如人物塑造、情节场面、结构布局、语言韵律等等,无论多么精细、多么具体,但它只是“目”而不是“纲”,只是“树木”而不是“森林”.因而微观的艺术解析,具体的思想评价以及其中肯綮的高下得失的判断,只能在美学的和历史的宏观视野下才可能性达到就有的准确尺度,发挥批评应有的效能.离开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不仅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可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或“南辕北辙”.这是为人们的批评初中所证明了的道理.
三是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批评的方法论和基本原则,它制约着各种具体批评中的价值取向和方法原则.对一部作品或一种文学现象固然可以从道德的、社会的、心理的、语言符号的或者文化学的、人类学的、政治党派等种种角度着手进行,但这种种不同的具体批评,都不能脱离特定批评对象的美学属性和美学构成,也不能脱离批评对象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和所诞生的历史条件,更不能脱离批评者所处历史时代的现实要求和美学观念.如果脱离了这一切,不管是什么样的批评,就成了非文学的批评.例如对一部作品的道德批评,既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环境来判断其道德还是不道德,也不能离开其“寓教于乐”的基本美学要求去看它表现了什么样的道德及可能产生什么样的道德影响.总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为批评的最高标准,作为指导各种具体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思想,应该是确定无疑的,也是文学批评实践所证明了的.社会主义的文学批评必须加以坚持和发展.
其次,按照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方法论思想和基本原则是有其基本内涵并相互联系的.就美学的观点而言,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最重要的是看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的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法则,是否有艺术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例如,马克思批评拉萨尔的悲剧《济金根》“席勒式地反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恩格斯批评拉萨尔“为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就是因为拉萨尔违背了文学创作应当从生活出发而不能从概念出发的美学原则.此外,如文学作为理想性与艺术描写的真实性相统一的原则,典型人物性格的代表性与独特性相统一的原则,典型人物与与典型环境相统一的原则,艺术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原则,以及艺术风格的独创性和多样性原则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批评重要的美学原则.
就历史的观点而言,在评价文学作品时至少也有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批评对象的文学作品,要看其是否描写了某一历史的客观趋势;一方面则是作为批评主体的批评家,在评价作品时应该具有所处历史时代的先进的历史视野和科学的历史眼光,这才能对作品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确定它在历史中的价值地垃和现实中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历史的观点在这儿不妨说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文学批评中的具体应用,同样是一种方法论和原则和启迪和指导.
由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对世界文艺批评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指导性的批评方法,而且在西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在运用历史主义原则时怎样才能避免陷进庸俗社会学,在进行美学批评时怎样对现实主义之外的其它艺术流派持宽容态度,在对艺术提出政治要求时怎样遵从艺术规律,都是需要认真对待、不断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恩格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63.
3.《谈谈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作者】金惠敏 来自中国文学网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批评的最高标准即一种方法论和原则,两者之间又有其基本内涵并相互联系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 美学观点 历史观点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为谋求自身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革命活动中兴起和形成的.他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力图通过对人类优秀的文学遗产和无产阶级自身文学实践以及其他文学现象的分析、研究和评价,更好地推动人类文学事业的历史进步和无产阶级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也构建自己新的、科学的批评.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到梅林、普列汉诺夫、瞿秋白、鲁迅等,不少杰出的文学批评思想家,都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提出并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成为我们制定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是“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但“美学”与“历史”还是较为抽象的概念,有待进一步解释.概而言之,“美学观点”即分析作品时的艺术尺度,“历史观点”即历史主义的文艺研究方法,把作家作品放进历史环境中进行阐释和评价.这基本上属于由维柯创始,经法国启蒙学者发展,到丹纳集其大成的社会历史批评流派.
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批评:第一,在文艺观念上它承认文艺是现实的反映,但认为这一现实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物质财富的生产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二是社会现实本质上就是阶级斗争.第二,在阐释原则上,把文艺作品、现象与其产生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相信经济状况是艺术发展的最终解释,并常常使用阶级分析方法.第三,在评价原则上,把“真实地评述人类关系”作为对文艺的一个基本要求;因而第四,在美学观点上,偏爱现实主义艺术(但也不囿于现实主义).
运用这种批评方法,恩格斯曾对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及其作品进行过成功的评论.例如他在解释歌德的“两重性”时,注意结合着歌德所处的“整个时代”和“他的社会地位来描写他”;在评价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时,他推崇“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在批评《济金根》演绎哲学概念的错误时,他把莎士比亚作为典范推荐给拉萨尔,认为德国戏剧尽管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但还应该学习莎剧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主要包括:美学的观点、历史的观点、思想的标准、艺术的标准.美学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文学批评中具有宏观视野的一种原则和方法论.
首先,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批评的最高标准即一种方法论和原则,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它既反应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普遍性,又体现了文学的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即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规律.
具体地讲,有这样几点理由:一是一切文学作品都应该是审美的作品,应该是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结果,因而就当用美学的观点加以审视和评价,看它是否符合审美创造的规律,是否具有美的结构形态和形式韵味,能否充分地显示美的本质、特征和魅力;同时,一切文学作品又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有产物,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把握作品有没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内容,从而衡定作品又历史作用和历史价值,这就必须要有历史的观点.二是对一切作品的微观解析和具体评价,例如人物塑造、情节场面、结构布局、语言韵律等等,无论多么精细、多么具体,但它只是“目”而不是“纲”,只是“树木”而不是“森林”.因而微观的艺术解析,具体的思想评价以及其中肯綮的高下得失的判断,只能在美学的和历史的宏观视野下才可能性达到就有的准确尺度,发挥批评应有的效能.离开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不仅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可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或“南辕北辙”.这是为人们的批评初中所证明了的道理.
三是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批评的方法论和基本原则,它制约着各种具体批评中的价值取向和方法原则.对一部作品或一种文学现象固然可以从道德的、社会的、心理的、语言符号的或者文化学的、人类学的、政治党派等种种角度着手进行,但这种种不同的具体批评,都不能脱离特定批评对象的美学属性和美学构成,也不能脱离批评对象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和所诞生的历史条件,更不能脱离批评者所处历史时代的现实要求和美学观念.如果脱离了这一切,不管是什么样的批评,就成了非文学的批评.例如对一部作品的道德批评,既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环境来判断其道德还是不道德,也不能离开其“寓教于乐”的基本美学要求去看它表现了什么样的道德及可能产生什么样的道德影响.总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为批评的最高标准,作为指导各种具体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思想,应该是确定无疑的,也是文学批评实践所证明了的.社会主义的文学批评必须加以坚持和发展.
其次,按照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方法论思想和基本原则是有其基本内涵并相互联系的.就美学的观点而言,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最重要的是看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的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法则,是否有艺术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例如,马克思批评拉萨尔的悲剧《济金根》“席勒式地反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恩格斯批评拉萨尔“为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就是因为拉萨尔违背了文学创作应当从生活出发而不能从概念出发的美学原则.此外,如文学作为理想性与艺术描写的真实性相统一的原则,典型人物性格的代表性与独特性相统一的原则,典型人物与与典型环境相统一的原则,艺术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原则,以及艺术风格的独创性和多样性原则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批评重要的美学原则.
就历史的观点而言,在评价文学作品时至少也有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批评对象的文学作品,要看其是否描写了某一历史的客观趋势;一方面则是作为批评主体的批评家,在评价作品时应该具有所处历史时代的先进的历史视野和科学的历史眼光,这才能对作品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确定它在历史中的价值地垃和现实中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历史的观点在这儿不妨说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文学批评中的具体应用,同样是一种方法论和原则和启迪和指导.
由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对世界文艺批评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指导性的批评方法,而且在西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在运用历史主义原则时怎样才能避免陷进庸俗社会学,在进行美学批评时怎样对现实主义之外的其它艺术流派持宽容态度,在对艺术提出政治要求时怎样遵从艺术规律,都是需要认真对待、不断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恩格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63.
3.《谈谈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作者】金惠敏 来自中国文学网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