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发展简史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研究区所在的大地构造位置围限于扬子陆块、柴达木陆块及羌塘-昌都陆块之间,它的形成及演化必将与3个陆块的离散与汇聚有关,故在长期的地质时期演进过程中盆地性质亦几经转化,最终于晚三叠世晚期或侏罗纪初期盆地充填封闭,并由此形成松潘-甘孜古特提斯-特提斯造山带(汪校锋,2005)。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其演化过程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原特提斯阶段(Z—S)
黄河源区褶皱基底主体部位未出露。区域上扬子陆块西缘经晋宁运动后,由中、新元古代的活动陆缘转变为被动陆缘,于前震旦纪火山弧的基底上发育了一套震旦纪—志留纪巨厚浅海—深海相沉积盖层。西倾山(扬子陆块裂离的微陆块)沉积史表明,大约在泥盆纪—石炭纪开始了碳酸盐缓坡、台地的发育,由此黄河源区进入了古特提斯演化阶段。
2.古特提斯阶段(D—T2)
为巴颜喀拉古特提斯演化的主要时期。从早古生代昆仑前峰弧和康滇陆缘弧裂离出来的唐古拉-他念他翁残余弧,构成了泛华夏大陆西南缘的晚古生代前峰弧(潘桂棠等,2002),此时期巴颜喀拉山盆地则构成这一残余弧之北的弧后盆地,并可能由于热幔柱上涌而引起弧后盆地的不断扩张,出现了阿尼玛卿、甘孜-理塘、金沙江等一系列扩张脊,导致巴颜喀拉古特提斯多岛洋形成,在区内发育了一套浅海—次深海相马尔争组生物滩、中基性火山溢流喷发、高密度浊流沉积组合。晚二叠世,因扬子陆块的向西楔入,巴颜喀拉洋域双向(北向柴达木陆块,南向羌塘-昌都陆块)俯冲消减,在其南北活动陆缘形成了一系列蛇绿混杂岩带(阿尼玛卿、甘孜-理塘、金沙江)、火山岛弧(义敦、江达-德钦、巴塘等)及弧前增生楔。北缘洪水川组、闹仓坚沟组碎屑岩明显地表现为北薄南厚的增生特征,并在弧前增生楔及阿尼玛卿蛇绿混杂岩带的南侧斜坡部位,发育了巴颜喀拉山群砂岩板岩组(TB1)和砂岩组(TB2)海底扇(中内扇-中扇)浊流沉积。
3.特提斯阶段(T2—T3)
中—晚三叠世因古太平洋的向西俯冲,驱动了扬子陆块向巴颜喀拉作陆内楔入,柴达木隆起及东昆仑山链向南冲断(兼有左行走滑)位移,使巴颜喀拉因冲断荷载而发生地壳挠曲沉降,周缘前陆盆地形成,沉积了一套早期同造山(TB2、TB3)浅海-次深海复理石中-外扇细浊积岩。同造山后期早侏罗世年保组陆相火山质磨拉石沉积显示,巴颜喀拉-松潘-甘孜造山带形成而结束了洋陆转换的全过程,相应特提斯主海域也迁至班公湖-怒江一带。
4.侏罗纪—新近纪区域持续挤压阶段
据区域资料,侏罗纪—新近纪,黄河源区处于陆内持续挤压、隆升造山的盆山构造期。在这一时期的早—中侏罗世,仅于巴颜喀拉东南部等地区发育局部裂陷,形成内陆湖泊成煤盆地,并兼有陆相裂陷或中酸性火山喷发活动。白垩纪局部断陷成湖,形成红色陆相碎屑岩沉积,与侏罗纪地层一并构成了巴颜喀拉周缘前陆盆地之零星沉积盖层。但本区缺乏相应的沉积记录,从而表明在这一演化阶段,黄河源区可能一直处于区域性持续挤压、陆内隆升造山之中,隆升与剥蚀占据主导地位。
5.新近纪内陆群湖发展阶段
进入新近纪,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应力远程效应影响,黄河源区构造活动性加剧,出现一系列断块山与断陷盆地间列的构造-古地理格局,且贯穿巴颜喀拉山主脊及其南北两侧。研究区内曲果组相对强烈的断裂及褶皱变形及巴颜喀拉山群普遍逆冲其上,也表明了新近纪与第四纪之交构造运动较为强烈,并由此进入第四纪演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