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岩的产状和相有哪些?
2019-02-02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一)侵入岩的产状是指岩体的形态大小、与围岩的关系及侵入时所处的构造环境。根据侵入岩与围岩的关系将其产状分为整合侵入体和不整合侵入体;根据侵入岩的形态、大小将其产状又可分为岩床、岩盆、岩盖、岩脉、岩墙、岩株、岩基等。
1.整合侵入体整合侵入体(concordance intrusive body)的接触面与围岩层理或片理基本平行,表明岩浆是沿围岩层理或片理贯入形成的。包括:
岩床(sill)又称岩席(sheet),岩浆沿围岩层面流动散开,构成厚度较均匀的、近水平的板状侵入体(图1-2,1-5)。岩床厚度小而面积大为其特征。基性-超基性侵入体常见该产状。
岩盆(lopolith)岩体在岩层间呈中央微下凹的盆状(图1-3),侵入于构造盆地中。岩盆大小不一,巨大的岩盆多为基性-超基性岩体。
岩盖(laccolith)又称岩盘,是顶部凸起而底部平坦的穹状侵入体(图1-4)。中-酸性岩体称岩盖;对基性-超基性岩体人们常称之为岩盘。
岩鞍(phacolith)又称岩脊,产于强褶皱区,呈透镜状侵入于褶皱轴的核部。规模一般不大。
2.不整合侵入体不整合侵入体(discordance intrusive body)的接触面与围岩层理或片理近垂直或斜交。表明岩浆是沿斜交层理(或片理)的裂隙、断裂贯入的。
岩墙(dike)是一种厚度较稳定,且近于直立的板状侵入体,其长、宽比,从几十倍到数千倍。规模大小不一。在一个地区,岩墙往往呈群产出(岩墙群),它们经常呈环状、放射状、弧形排列。如图1-2火山颈周围分布的放射状岩墙群。
岩株(stock)又称岩干,是一种平面上近圆形或不规则状、接触面陡立,呈树干状延伸的不整合侵入体(图1-2)。规模较大,但其出露面积<100 km2。岩株的边部常有一些枝杈状岩体插入围岩中称岩枝(apophysis)。若岩体呈镰刀状贯入围岩中称岩镰(harpolith)。
岩基(batholith)平面上多为椭圆形或圆形,剖面上常呈穹窿状、漏斗状的巨大侵入体(图1-2),面积一般>100 km2。主要分布于褶皱区的隆起带中,常受深大断裂控制,延伸方向多与褶皱轴一致。
岩脉(vein)形态不规则的小侵入体,多呈脉络状。有人将岩墙、岩床窄而长的小侵入体统称为岩脉,可以是整合的也可以是不整合侵入体。
(二)侵入岩的相是指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岩体总的特征。根据岩体侵位时的深度可将岩体划分为3个相。
浅成相(epizone)包括超浅成相,侵位深度为0(有人提出1.5)~3 km。多为小岩体,呈岩墙、岩床、岩盖、小岩株等产出,也可见隐爆角砾岩。由于侵位浅,冷却速度快,常见细粒结构、细斑状结构、隐晶质结构以及熔蚀结构、暗化边结构、环带结构等;有时见晶洞构造和角砾构造等。此外,常见一些高温矿物如β-石英、透长石。金属矿物往往与浅成相小侵入体关系密切。
中深成相(mesozone)侵位深度为3~10 km。多为较大侵入体,呈岩株、岩基或岩盖、岩盆、大岩墙。由于侵位较深,冷却速度慢,常见中-粗粒结构、似斑状结构,而环带结构则少见;一般不见高温矿物;接触变质带较宽。常见矽卡岩带和一些高温热液金属矿床。
深成相(catazone)侵位深度>10 km。岩体大,常呈大的岩基产出。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强烈地区,岩体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均为低温矿物,斜长石无环带,常见条纹长石、微斜长石。主要为花岗质岩石,可见片麻状构造。一般不存在冷凝边。
上述的“深成相”有人认为属于花岗岩化范畴。因此,无论在岩石分类命名中,还是在具体工作中,经常将侵入岩实际上划分为两个相:浅成相和深成相,这里的“深成相”包括上述的中深成相(mesozone)。
同一侵入体,特别是中深成(深成)侵入体,其岩体边部和内部的冷却条件、受混染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反映在矿物成分和结构上有一定的差异,往往环岩体呈带状表现。因此,人们将侵入体由外向内分为3个相:边缘相、过渡相和内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