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和张幼仪虽是情敌的关系,但直到林徽因临终前,二人都不曾单独见过面。病重之时,林徽因执意要见张幼仪一面,张幼仪在收到林徽因的邀请时曾说:“我不晓得她想看我什么,也许是看我长得丑又不会笑……”半是嘲讽半是疑惑的语气,透露着她心里始终不曾放下的芥蒂。
但她还是去了,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孙如约前往。见面后,林徽因刚开始只是转来转去不知道怎么开口说话,后来像是下了很大决心般说了18个字::“终于得见了,幼仪,我欠你对不起,但我不后悔。”
于林徽因来说,对张幼仪的伤害是她一生无法释怀的愧疚,见面也许是想当面表达自己内心的歉意。另外据张幼仪回忆,当时林徽因也非常想见见她的儿子阿欢,因为阿欢和徐志摩很像。或许徐志摩的早逝,于她也是一份无关风月的遗憾。
扩展资料: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感情经历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
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两人也都是以书信来往。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中有提到,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同年3月与发妻张幼仪提出离婚。
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
这期间,徐志摩已与陆小曼完婚,林徽因也嫁给了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徽因
如果林徽因执意要见张幼仪,那只能因为徐志摩。
梁思成、徐志摩、林徽因三人的感情纠葛常常为人津津乐道。据说徐志摩和林徽因初见时只有16岁,这个容貌清秀、有才情的少女令诗人一见钟情。后来,林徽因和父亲在伦敦游历,徐志摩当时也在伦敦求学,两人的感情在伦敦发酵,又在伦敦终结。离开伦敦前,林徽因给徐志摩写了一封哀婉的分手信,《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想必,那时,林徽因就已决定斩断这感情的羁绊。
在信中,林徽因写道,她已得知张幼仪要独身前往德国,她虽不知原因,但知道和自己有关。她不忍伤害这个真心对待徐志摩的女人,她也不想因为违背与梁思成的婚姻而受世人指责,而失去父亲的宠爱。也就是说,这个聪明敏感的少女意识到徐志摩可能因为自己而与张幼仪感情生变,并且已经为此背负了道德上的不安。
所以,林徽因病危,想见张幼仪,或者是向其解释,或者是向其道歉,以减轻这道德的遗憾。
林徽因是个奇女子,足够多情,但又足够聪明。她并没有像那个时代的石评梅、庐隐等众多知识女性一样,自由任性的去爱,又被爱所困。她没有沉浸于少女浪漫的幻想,她对浪漫的追求适可而止,她最终选择了道德、选择了自律、选择了知识,以及与她早就有婚约、并对她宽容大爱的林思成。
正如她后来对子女所说,徐志摩爱的是想象中的林徽因,而不是真正的她,正如那封信的标题,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徐志摩的浪漫、奋不顾身,从来不是林徽因向往并且认为值得付出的。她和徐,本不是一类人。
对于林徽因在临终之前执意想要见到徐志摩前期张幼仪来讲的话,其实最大的因素还是愧疚。因为徐志摩和前妻的离婚完全是因为林徽因,虽然当时的林徽因仅仅是因为崇拜之情,但是女人之间的事,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最终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了,但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又结婚了,虽然没有夺夫之恨,但是也终究是因为林徽因导致的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所以林徽因也是一直对于张幼仪有自己的愧疚之感,也是直接导致婚姻结束的罪魁祸首。
虽然林徽因并不是直接导致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的,但是林徽因的心中一直有所愧疚,这也就是林徽因在临终的时候执意要见到徐志摩的前期张幼仪。
这也算是两个女人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吧,最终失败的不是其中某一个人,而是两人均已失败告终,其实这也是女人在婚姻中比较吃亏的一点,真的有些心疼这两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