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层分析研究现状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地震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成就(Payton,1980),它帮助石油地质学家认识地下构造的形态,进而对地层的岩性、岩相作出某些判断(李庆忠,1994)。近年来,利用地震地层学及地震相的研究,进行沉积相的分析,研究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地球物理资料地质解释中,使用地震地层方法,已卓有成效地解决了一批非背斜储层的油气勘探问题(王永刚等,1997)。
地震相分析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地震相这一名词出自石油地震勘探技术,来源于沉积相(刘葵等,2005)。“相”是一定岩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及其物质表现的总和(S1oss,1962),地震相就是沉积相宏观特征的地震反射响应,代表了产生其反射的沉积物的一定岩性组合、层理和沉积特征(刘震,1997)。Sheriffu(2000)将地震相定义为“由沉积环境所形成的地震特征”,因而地震相研究首先是为了研究沉积相。目前国内用地震相来研究沉积相的实例很多,主要是利用地震振幅强弱、频率变化、地震反射波组连续性以及地震结构来对不同的地震相进行分类,然后将这种分类与沉积相进行联系。这些地震相分析的方法都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还存在以下缺陷,使得地震相研究在目前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1)地震相分类过于简单,大多数将地震反射波组的振幅及连续性特征作为分类的标准,也有利用地震结构进行分类的,但是将这些分类直接与沉积相挂钩,不具有说服力。诸如单强连续相、弱反射低频相之类,这些分类通常很难直接表达沉积相。例如,一些地质工作者通过对某盆地研究后认为,地震波组单个强相位属浅滩沉积相,两个强相位对应暴露滩相沉积,多强相位属浅滩间或暴露沉积。用这样的地震相分类来对应沉积相显得过于简单,在大多数地区这些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2)地震相向沉积相转换的关系可信度不高。地震相在平面上的组合关系才能较好地表征沉积相特征,而常规研究中地震相在横向上的变化趋势与沉积相之间还缺乏有机联系。
3)地震相与储集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不够深入。很多典型的储集体在地震相上都有一定的反映,如何用地震特殊处理手段并结合常规剖面来使这些储集体的地震特征更为突出,也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4)地震相综合研究程度不高。地震反射波组特征和反射结构特征及其组合方式,能反映沉积相特征、水动力条件、物源方向等地质情况,利用这些地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对沉积相及储层预测起到有益的作用,但这在常规地震相分析中常被忽略。试图直接用某一类地震相来表达沉积相而不综合分析地震相的地质意义往往很难有好的效果。
2023-06-12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