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相分析概述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6.3.1.1 测井相分析的基本原理
测井相是由法国地质学家O.Sera于1979年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利用测井资料(即数据集)来评价或解释沉积相。他认为,测井相是“表征地层特征,并且可以使该地层与其他地层区别开来的一组测井响应特征集”。事实上,这是一个n维数据向量空间,每一个向量代表一个深度采样点上的几种测井方法的测量值,如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声波时差(AC)、密度(DEN)、补偿中子(CNL)、微球型聚焦电阻率(RXO)、中感应电阻率(RIM)、深感应电阻率(RID)这样一个9维向量就是一个常用的测井测量向量。假设一个2m厚的地层共有16个采样点,于是一个16×9的测井数据集就可以表征这一地层。当然,为了更清楚地表征地层特征,也可以使用测井测量值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如孔隙度(ϕ)、饱和度(Sw)、渗透率(K)、骨架参数(Vma1,Vma2,Vma3…)及泥质含量(Vsh)、粉砂指数SI等来表征。
测井相分析就是利用上述测井响应的定性方面的曲线特征以及定量方面的测井参数值来描述地层的沉积相,当然在实际确定沉积相中还有赖于地层倾角测井、自然伽马能谱等多方面的资料。可以这样说,测井系统愈完善,测井质量愈好,测井相图反映实际地层沉积相的程度也就愈好。认识到测井资料、测井相的间接性,就不难理解测井解释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有赖于地质资料特别是精细的地质模型的约束。
测井相分析的基本原理就是从一组能反映地层特征的测井响应中,提取测井曲线的变化特征,包括幅度特征、形态特征等以及其他测井解释结论(如沉积构造、古水流方向等),将地层剖面划分为有限个测井相,用岩心分析等地质资料对这些测井相进行刻度,用数学方法及知识推理确定各个测井相到地质相的映射转换关系,最终达到利用测井资料来描述、研究地层沉积相的目的。
6.3.1.2 测井相分析的方法
用测井资料研究地层沉积相是一种间接的方法,依赖于测井资料可以解释某些地质相的标志,例如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垂向序列变化关系等等,由此建立起测井相和地质相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在进行测井相分析前,必须要具有用岩心资料直接确定沉积相的标准剖面,在此基础上建立测井资料划分沉积相的模式,通过已知模式来分析大量的未知井段。
因此,通常使用的测井相分析方法有两种,即:
1)根据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进行相分析;
2)根据测井曲线的定量特征与岩性的关系进行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