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维新变法的梁启超主要成就是什么?
2019-01-09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梁启超(1873~1929),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著名政治家,宣传家。广东新会人。出身于小地主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好学敏思,16岁中举人。1890年,拜康有为为师,人其主办的万木草堂学习,成为康氏的得意门生和助手,此从投身于变法维新的救国运动。1895年5月,正在北京会试的梁启超在康有为的带领下,发动震动朝野的“公车上书”。其后,又协助康有为创办维新刊物《中外纪闻》,组织强学会,特别是在上海任《时务报》主笔期间,以其特有的饱蘸感情、畅达华美的文笔,发表了《变法通议》等一系列政论文章,振聋发聩,海内争相传诵,由是声名鹊起,与康有为齐名,人称“康梁”。百日维新失败后,逃亡日本,得以系统研读西学书散饥籍,思想为之一变,空前广泛地介绍和宣传西方阶级的先进思想和学说,从而大大开阔了国人的眼界,为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他的《新民说》等著名文章感召和启迪了连续几代的青年,强烈地激起了人们救国和革命的热情。梁启超作为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宣传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充当了中国进步思想的旗手,赢得了“舆论骄子”的巨大声望。1903年后,梁启超的思想退居保守,其影响和声望随之缩小。辛亥革冲团返命后,返国参政,成为进步党领袖,两次短期出任过北洋政府的司法、财政总长,对袁世凯、段祺瑞等曾寄幻想,希图按照他的民主宪政方案改造中国,然而一再碰壁。1915年袁世凯阴谋称帝,梁启超和其学生蔡锷冒险潜入云南发动反袁护国战争。1917年张勋复辟,又坚决加或宏入反复辟的行列。1920年后,脱离政界,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学术兴趣几乎涉及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并在史学、文学、经济学等方面卓有建树,他身后留下1500多万字的巨著《饮冰室文集》,是其全部政治论著和学术研究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