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更容易剥壳?
刚煮熟的鸡蛋很热,把它放入凉水中浸一会儿,由于蛋壳和蛋白的收缩程度不同,因此容易将皮剥下来。
曾经有这样一个实验:
1.问题:
鸡蛋煮熟后直接剥壳容易吗?如果放入凉水中浸一会儿后是否会更容易剥下来呢?
2.实验器材:
酒精炉(或灯)、坩埚、鸡蛋若干只、盛水的盆和水、打火机、棉签、抹布、漏勺。
3.实验步骤:
①将适量的水盛入坩埚中;
②将若干只鸡蛋放入坩埚中;
③将酒精炉点燃;
④将坩埚放到酒精炉上煮,至煮沸腾后约10分钟熄火;
⑤用漏勺将煮熟的鸡蛋从锅中捞出,其中一部分直接剥壳,另一部分放入盛有冷水的盆中浸一会儿后再剥壳。
4.实验结论:
鸡蛋煮熟后直接剥壳不太容易,而将煮熟的鸡蛋放入凉水中浸一会儿壳就容易剥下来。
5.原因:
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容易剥壳是因为滚烫的蛋壳与蛋白会收缩,但它们的收缩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
由于蛋清和蛋壳的热膨胀系数不一样,煮鸡蛋的时候,蛋清受热膨胀,部分蛋清就进入蛋壳的空腔部分。
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中,蛋清和蛋壳受冷都会产生收缩,但是由于蛋清的收缩系数大,体积变小的程度比较大,蛋壳的收缩系数小,在冷水中体积变化比较小,所以蛋壳和蛋清之间就有了较大的间隙,鸡蛋也就更容易剥了。
拓展延伸:实际上日常生活中我们剥西红柿皮时,常把需要剥皮的西红柿放在热水中烫一下,也是由于西红柿的皮和肉之间的膨胀不同造成的。
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夏天给自行车打起的时候不能打的太足。因为气体受热会膨胀,太足可能会爆胎。
踩扁的乒乓球拿开水烫一烫就可以恢复原状。
2023-06-12 广告
除了少数几种物质以外,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但是不同 物质热胀冷缩的程度是不同的,甚至有的差异很大。鸡蛋也一样,具有热胀冷缩勺特性。当温度剧烈变化时,蛋壳和蛋白之间的热胀冷缩的步调是很不一致的。
高温烧煮时,蛋壳受热快,蛋白传热慢,因此蛋壳膨胀的程度相对大一些。一旦浸入冷水时,蛋壳因为突然急剧受冷而收缩,可是蛋白还处在原来的温度而没有得及收缩,于是,蛋壳就将一部分蛋白挤进蛋的空头处。当蛋白因温度降低而收时,体积的缩小使得蛋白脱离了与蛋壳的粘连,从而使蛋壳很容易被剥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同样的道理,心急也剥不了烫鸡蛋。所以,我们在平时 注意耐心地揣摩事物的特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突破口,一举成功,切忌心浮气躁。
家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把刚煮熟的鸡蛋浸入冷水中,这样的确能使鸡蛋很快降温,内蛋壳膜和蛋清膜因遇冷收缩程度不同,容易形成一定的空隙,使鸡蛋外壳变得很容易被剥掉。但这么做却忽略了冷水中均存有大量细菌,鸡蛋被加热后,可以阻止细菌通过蛋壳膜,但是被冷水浸泡后蛋壳膜已破坏,这样便使蛋壳通气孔不再对细菌有阻挡作用,于是细菌很轻松的趁机侵入蛋内,可谓来去自由了。
别用沸水煮蛋:首先,沸腾的水会让鸡蛋在锅里四下翻滚,很容易把蛋壳撞碎,甚至蛋白都露出来。其次,鸡蛋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并不需要很高的温度,通常60℃—87℃就可以,而沸水的温度能达到100℃。如果用沸水煮,蛋白可能就老得跟橡皮一样。所以煮蛋的时候,应该开盖,让水微微冒泡,而不是沸腾。
煮的时间要短,煮后要冷却:蛋白全熟,蛋黄也完全凝固的鸡蛋需要煮10分钟,可如果你想要一个蛋黄嫩嫩的水煮蛋,大概6分钟就可以了。如果鸡蛋煮的时间过久,就会有难闻的硫气味。另外要注意的是,把鸡蛋从锅里拿出来后不要用冷水去泡了,否则流失营养,细菌侵入,失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