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从众心理简称为“服从”
当一个人想要从一个社会群体中得到一些特定的好处,或者逃避惩罚时,他就会选择服从。选择服从的人私下可能有着和所在群体完全不一样的思想观念,但他们仍然会选择从众。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所有可见的行为改变都是暂时性的,通常情况下,一旦他们所处的社会群体停止对他们施加压力,他们就会变回自己原来的样子。
第二种从众心理叫做“认同”
当一个人接受权威者或者受尊敬的人教给他们的“做人模板”时,他们便从心理上产生了社会认同,特别是当权威者或受尊敬的人在他们身边时。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在公众面前的行为以及个人思想都会对“模板”产生认同。例如,当一个小孩子在父母身边时,就会选择安静地坐着,反之,当父母不在身边监督他们时,他们就会到处乱跑。但当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他们又会教孩子安静地坐着。由此可以看出,认同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和思想,但这种改变并不彻底。
第三种从众心理叫做“同化”
同化是从根本上,彻彻底底地接受某个社会群体的行为准则和处世态度。接受同化的人会在公众面前和私下里都遵守这些行为准则。他们建立了新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且100%遵从。在这个从众阶段,无论是公众行为还是个人思想上的改变都是永久性的。
个体因素:
- 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做事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太会去从众;而公众自我意识强的个体往往以他人的要求和期望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从众的可能性较大。
2.自我评价:自我评价高的个体对自己有更充足的自信,更相信自身的判断和选择,不容易发生从众行为;而自我评价低的个体则更倾向于相信社会准绳,容易发生从众行为。
3.依赖性:个体的依赖性越高,对团体归属感的需求越大,越需要被团体认同,从众行为也就越容易发生。而个体独立性强的个体则不太会选择从众。
群体因素:
- 一致性:群体成员一致性越高,人们对群体的归属感越高,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
- 凝聚力:群体凝聚力越大,对个体吸引力越强,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如美国大学兄弟会或姐妹会,类似团体的凝聚力极强,当几个老成员开始欺负想要加入该团体的学生时,其它成员很容易也参与到霸凌行为中。
3.规模:随着群体人数的扩大,从众行为发生几率越高,但人数有一个极限,通常群体规模越接近3-4人,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超过这个范围后,人数的增加并不必然导致从众行为的增加。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常处于意见的少数派,而经常处于意见的多数派。可能你就是迫使别人从众的群体中的一员。多数群体有时不想深究别人持不同意见背后的原因,只想让他们回归所谓的“正轨”。
实际上,在客现存在的公理与事实面前,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从众”。比如说:黑鸡可以下白蛋,但白鸡不能下黑蛋。再比如说,在日常交往中,点头意味着肯定,摇头意味着否定,而这种肯定与否定的表示法在印度某地恰恰相反。当你到该地时,若不“入乡随俗”,往往寸步难行。因此,对“从众”这一社会心理和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无主见,因为有时,刻意反对从众也是没主见的一种表现。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发扬“从众”的积极面,避开“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其实,这个实验是实验者故意安排的,之前的四位是实验者的助手,只有第五位才是真正的被试者。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其他大多数人都做了这样的回答以后,剩下的人不会做出那样的回答。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见到的所谓的从众行为。当个人觉得自己与大多数人不一致的时候,会为了使自己不被认为特立独行而做出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行为,所以当我们在说服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可以和他说:“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那么这个人可能就会放弃坚持,转而相信你的话。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从众行为呢?这大概来自于两种不同的压力:第一类压力来自于群体规范。任何与群体规范不一致的行为或意见基本上都会受到群体规范的排斥,而个体会受到这样的排斥,害怕自己被孤立,不能归属于群体,就会做出和群体一样的行为,也就是受到了从众效应的影响,出现了从众现象。
第二种压力来自于群体信息。我们常常以为他人是信息的重要来源,认为外部世界的很多信息都是从他人那里得到的。在大多数时候,那些我们认为可以带给我们正确信息的人,往往是我们最容易效仿的人。这种信息压力引起的从众行为十分常见,无论是在实验室中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因为人们不相信自己、怀疑自己,反而相信多数他人的意见,认为他人意见多数都是正确的,为此丧失了自己可能更加正确的判断能力,导致从众行为不自觉地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