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到底需不需要找机构?
高考填志愿需不需要找机构,需要根据考生个人对志愿填报的了解程度具体而定,通常情况下,考生不需要找机构。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
当然,这里的基本前提一定不能忽略,即平行志愿的A、B、C、D四所院校之间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合理的级差,从高到低,依次应该有5至8分的距离。
级差的确定则应当以往各个院校及其内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依据,整理、分析出院校及专业的基本走势,这是填报志愿必须要做的基本功。然后,再对照自己的成绩或区域排名位次,做出适当的选择。
扩展资料:
高考填志愿的相关注意:
出于策略性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已经达到一本录取线、甚至高出许多分的考生在一本的志愿里,纷纷选择“不服从”,目标主要是为了考取二本中理想的院校、理想的专业,而变相放弃与自己分数相当的一本院校。
因为虽然是一本的成绩,但名校却进不去,差一点的一本院校又提不起兴趣,直接放弃一本的志愿全都不填吧,有可能与意想不到的机会失之交臂,所以干脆就填上最理想的名校、最好的专业,录取最好,不录取也不失去什么,但就是绝不服从调剂,进而表现出足够的胆略与智慧。
除少数刚刚“踩线”的院校外,一般说来,投档线都会高于批次线、而低于录取线。从理论上分析,进档却没有被录取,考生档案则必须被退回,再次投向下一批次的院校,即被称为“退档”。“退档”对于考生而言,意味着无形中至少减少了一种选择,所以,各个院校都尽量压缩自己投档比例,大多在1:1到1:1.05之间。
选择志愿填报机构,一定要找合法经营的机构,最好不要选择个人服务方。一旦出现问题你可能连一个明确的法律责任追究主体都找不到;从业年限很重要,三年以上的志愿填报服务方往往在数据、算法、专业人员配置上占有明显优势。
志愿填报机构,应该在短时间内就能返回出大概200所备选院校名单。如果机构方做不到这一点,只能说明其拥有的数据规模根本无法支撑基本业务。对于其他分段考生,备选院校总数请参看表2和表3。
志愿填报机构,均应在短时间内提供出该校近三年招生历史收分数据。该历史数据须包含该批次下学校及学校所有招生专业的招收人数、招收最低分、平均分、最低分及各分数对应位次数据。否则,只能说明该服务方的数据规模和科学性严重不足,因为目前主流的“录取概率预测算法”都是建立在考分对应位次数据基础上的。
志愿填报机构,提供备选院校的录取概率值,是对其有无核心算法的基本验证手段。录取概率值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基于考生分数,提供备选学校的“学校录取概率值”。第二,提供备选学校所有招生专业的“专业录取概率值”。第一层面是从宏观角度评价考生被填报学校录取的概率有多大,应该将学校定位在“冲、稳、保”的哪个档次。目前,大部分院校同批次不同专业招收分差可达20分甚至更高,仅有“学校录取概率值”是无法评价该校某一专业的录取概率的。要提高考生被心仪专业的顺利录取的概率,提供“专业录取概率值”是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