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的演化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如上所述,原始岩浆是多样性的,但其种类是有限的。要形成众多的岩浆岩,必须考虑到各种原始岩浆在其演化过程中的分异作用、同化混染作用及岩浆的混合作用等。

(一)分异作用

成分均匀的熔浆分离成成分不同的岩浆作用即为分异作用,按其作用的过程可分成岩浆分异作用和结晶分异作用。

1.岩浆分异作用

该作用可发生于地壳深处,也可发生于侵入和喷出过程中,该作用的方式是通过熔离作用、扩散作用和气体搬运作用来完成的。

1)熔离作用,也称分液作用。是指原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分离成若干种成分不同、互不混溶的岩浆。从自然现象和实验得知,硅酸盐熔浆与金属硫化物熔浆间,在岩浆早期阶段已存在分异现象。如超基性岩中的侵染状、串球状铬铁矿;基性岩中的透镜状硫化铜镍等,是由熔离作用形成的。

2)扩散作用,在岩浆的活动过程中,由于不同部位散热情况不同。于是在熔体中产生温度梯度,难熔的高熔点组分会自发向温度低的部位扩散。一般情况是温度低的部位难熔组分溶度加大。因此岩体边缘与中心部位浓度不一样,难熔铁、镁组分不断向边缘扩散。如某些酸性侵入体的基性边缘、石英捕虏晶的暗色矿物环圈可能是这样形成的。

3)气运作用,是指岩浆所含的气体在岩浆分异过程中搬运和携带了某些组分一起运移,从而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一种分异作用。该作用可使岩体上部富集含挥发分的矿物,形成多孔状和伟晶状的上部带。携带不同物质的气体不仅使岩浆成分改变,而且还起着携带金属元素的作用,并能使所携带的金属元素呈挥发化合物,向着压力低的方向运移,通常富集在岩体的顶部。因此气运作用被认为是形成花岗岩体、碱性岩体顶部内、外接触带中W、Sn、Be、Nb、Ta、TR等金属矿产的主要成矿因素。

2.分离结晶作用,也称结晶分异作用

指岩浆随温度的逐渐下降,按一定顺序先后结晶出不同矿物,从而不断改变岩浆成分,结晶形成各种各样的岩浆岩。分异总趋向是愈到晚期,岩浆愈向富硅、富碱方向演化。

(1)重力分异作用

是结晶分异作用的主要方式,它是指岩浆中晶出的晶体,若其与残浆存在密度差,且岩浆粘度又允许重力作用发生时,这些晶体就会在残浆中下沉和上浮,分别集中,发生分异,形成不同成分的岩浆岩。自然界大型的层状基性侵入体(基性—超基性岩体)是重力分离作用的良好实例,层状侵入体具有以下特点:

1)岩性上具明显的垂直分带,总体来看,岩体下部为超镁铁岩,中部为辉长岩,上部是浅色辉长岩、斜长岩、闪长岩甚至花岗岩。

图6-1 含铬铁矿堆积岩的形成示意图

2)重力分离作用岩石具填间结构、嵌晶结构、镶嵌结构等。图6-1为含铬铁矿堆积岩的形成示意图,其中下部可见包含结构与嵌晶结构。

3)具类似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多是水平的,也有交错层理。韵律性层理也很发育,表现为岩性在剖面上多次重复出现。

(2)摩擦作用和流动分异作用

岩浆及其已析出的晶体在流动时与围岩发生摩擦而使晶体滞留边部,或岩浆在结晶作用的同时有流动发生,致使晶体向中央高速带集中。如辉长石-苏长岩岩墙中心的苦橄岩便是该作用形成的。

(3)压滤作用

指已经部分结晶的岩浆,在受到构造运动的应力时,使残浆与早先析出的晶体分离的作用。导致残浆向压力减少的方向迁移,形成贯入体。有人用这种作用来解释某些岩体裂隙和围岩裂隙中形成的岩脉和矿脉。

(二)同化混染作用

同化作用是指岩浆熔化了围岩及捕虏体,使围岩或捕虏体的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并逐渐消失于岩浆中的作用;混染作用是指岩浆由于熔化或溶解了围岩,使岩浆受到混染而改变了本身的成分。同化作用与混染作用两者是互补关系,很少单独存在。

同化混染的过程主要是熔化、交代的过程。其规模及强度主要决定于岩浆的热的状态,一般表现为:

1)岩浆可以熔化比自己熔点低的矿物集合体,使熔体总成分发生改变;

2)岩浆不能熔化比自己熔点更高的围岩,但可以与其发生反应;

3)与岩浆相适应的围岩物质可以保存于岩浆之中。

影响同化混染的作用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岩浆侵入时的地质条件:褶皱带的同化混染作用往往比稳定区较强烈,构造断裂活动越频繁、复杂,同化混染作用越强烈。

2)岩浆源的深度、容积和岩体的形状、成分及所处的冷凝阶段:岩浆源越深,容积越大、形状越不规则、挥发组分含量越多,同化混染作用就越强。

3)围岩的成分及构造条件:围岩成分与岩浆成分相差越悬殊,构造破碎或节理裂隙越发育,混染作用就越强。

4)挥发组分的含量:岩浆中挥发组分含量越多,同化混染作用就越强。

同化混染作用在岩石的成分、构造、结构上反映明显,表现为:①岩体的边缘或顶部可有围岩的碎块或捕虏体,岩体和围岩呈渐变接触关系,成分上有变化,有混染岩发育,或有它生矿物存在;②岩石的颜色和结构构造变化大,常具捕虏体(晶)构造、斑杂构造、条带构造,斜长石具反环带构造等。

(三)混合作用

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岩浆以不同的比例混合,产生一系列过渡类型岩浆的作用。其主要特征是矿物之间出现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如两种成分差别较大的斜长石同时存在,斜长石或石英被辉石包裹,橄榄石出现在花岗岩中等。如吉布生(I.L.Gibson.1963)认为,斯凯岛含铁质闪长岩浆与酸性岩浆混合,形成花岗辉长岩,出现斜长石及石英被辉石包裹的现象。

综上所述,岩浆岩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种作用的过程,这几种作用常常是共同存在相互依赖。如麦克拜尼(A.R.Mcbirney,1980)根据模拟岩浆岩的结晶冷却实验提出,在火山下部的岩浆房,由于上部及边缘接触的围岩温度低,因而有矿物较早晶出,且附着于岩浆房内壁,从而使熔体成分变为酸性,密度变小,上升至岩浆房的上部,下部为基性熔浆。由于上述作用不断发生,使岩浆房中出现了岩体分带现象,形成两种不混溶的岩浆,根据火山通道的部位不同,就出现不同成分的岩浆喷出地表的现象(图6-2)。

图6-2 火山下面岩浆分带示意图

(据A.R.Mcbirney,1980)

又如北京花塔的黑云母正长岩是由花岗岩同化石灰岩形成的,但中部的花岗岩则是岩浆分异作用的产物,而该地的拉辉煌斑岩脉中的正长岩球粒体即受花岗岩浆同化影响,也受溶离作用控制。因此,对具体的研究地区,要全面收集资料,进行客观的科学分析,不要简单地套用某作用,以使其更接近或符合客观规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