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个回答
2010-09-10
展开全部
今天下午,我准备读老师给我们发的书,名叫《中国精神颂》。因为这是讲中国精神的,所以我便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我读的是书中第一单元:热爱祖国中的一个故事:《狱中写就《可爱的中国》》,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十分地敬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方志敏。
1899年,方志敏在江西省出生了,1922年夏天,方志敏来到了上海,而且很快就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天,方志敏和几个朋友想去上海的“法国公园”游玩。没想到,门上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华人和狗不准入园。”读到这里,我十分生气,他们怎么可以这样歧视中国人呢?方志敏也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些侵略者赶出中国!一定要铲除“华人与狗不准入园”这块耻辱牌!这时,我感到了方志敏十分地爱国,故事情节也吸引着我继续往下读。
不久后,方志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后,方志敏立刻投身于抗日战争。可是,在1935年1月29日,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不幸被捕。之后,敌人先是采用劝降的方法,以各种优厚的条件诱惑他,但都没起作用。他们又用常人不能忍受的艰苦的生活考验方志敏,这一切都没能让方志敏妥协。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泄露一点儿党的机密。方志敏真勇敢,敌人给他住的牢房一定是老鼠满地跑,可他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都没有妥协。
最后,敌人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拿来纸和笔,让方志敏写口供,方志敏之前因为敌人的残害患了重病,写一会就头晕,可他一直坚持着。就这样,方志敏在牢房里用自己的心血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作品。
1935年8月,敌人对方志敏已经无计可施,就残忍地将他杀害了。那一年,方志敏年仅36岁。
这篇文章结束了,但我还是忘不了方志敏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都坚持不透露出一点儿机密,我一定要像方志敏学习他的这种爱国的精神,我也要像他这样热爱自己的国家.
2读了《中国精神颂》的第二篇文章后,我十分敬佩文章的主人公——苏步青。 苏步青发表了41篇数学方面的论文,开辟了微分几何研究的新领域,他被数学界称作“东方国度上升起的灿烂的数学明星”。我从这篇文章中知道,苏步青刚上初中时,对数学其实并不感兴趣,他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会,没有意思。直到苏步青上初中三年级时,苏步青就读的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来了一位教数学的杨老师。杨老师刚刚从东京留学归来。没想到,他上的第一节课与其他老师不一样,他并没有讲解数学问题,而是讲故事。走上讲台后,杨老师把课本往讲桌上一放,说:“今天我们不讲课本,我们要讲国家!”他讲道:“当今世界,弱肉强食,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有责任。”看到这里,我不禁为杨老师说的这些话暗暗叫好,他虽然在东京留学了很长时间,但还是不忘自己的祖国。在这节课上,杨老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回家后,辗转反侧,一夜都没睡。杨老师的话让苏步青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书不仅仅要从个人的兴趣出发,也不只是为了改变个人的命运,读书是为了拯救中国的苦难民众,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之后,苏步青开始喜欢数学了,他还写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读完了这篇文章后,我十分佩服苏步青,他取得了那么优异的成绩,并且还把它无私的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我也要好好学习,努力学好每门功课,时刻不忘自己的祖国!
我读的是书中第一单元:热爱祖国中的一个故事:《狱中写就《可爱的中国》》,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十分地敬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方志敏。
1899年,方志敏在江西省出生了,1922年夏天,方志敏来到了上海,而且很快就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天,方志敏和几个朋友想去上海的“法国公园”游玩。没想到,门上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华人和狗不准入园。”读到这里,我十分生气,他们怎么可以这样歧视中国人呢?方志敏也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些侵略者赶出中国!一定要铲除“华人与狗不准入园”这块耻辱牌!这时,我感到了方志敏十分地爱国,故事情节也吸引着我继续往下读。
不久后,方志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后,方志敏立刻投身于抗日战争。可是,在1935年1月29日,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不幸被捕。之后,敌人先是采用劝降的方法,以各种优厚的条件诱惑他,但都没起作用。他们又用常人不能忍受的艰苦的生活考验方志敏,这一切都没能让方志敏妥协。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泄露一点儿党的机密。方志敏真勇敢,敌人给他住的牢房一定是老鼠满地跑,可他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都没有妥协。
最后,敌人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拿来纸和笔,让方志敏写口供,方志敏之前因为敌人的残害患了重病,写一会就头晕,可他一直坚持着。就这样,方志敏在牢房里用自己的心血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作品。
1935年8月,敌人对方志敏已经无计可施,就残忍地将他杀害了。那一年,方志敏年仅36岁。
这篇文章结束了,但我还是忘不了方志敏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都坚持不透露出一点儿机密,我一定要像方志敏学习他的这种爱国的精神,我也要像他这样热爱自己的国家.
2读了《中国精神颂》的第二篇文章后,我十分敬佩文章的主人公——苏步青。 苏步青发表了41篇数学方面的论文,开辟了微分几何研究的新领域,他被数学界称作“东方国度上升起的灿烂的数学明星”。我从这篇文章中知道,苏步青刚上初中时,对数学其实并不感兴趣,他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会,没有意思。直到苏步青上初中三年级时,苏步青就读的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来了一位教数学的杨老师。杨老师刚刚从东京留学归来。没想到,他上的第一节课与其他老师不一样,他并没有讲解数学问题,而是讲故事。走上讲台后,杨老师把课本往讲桌上一放,说:“今天我们不讲课本,我们要讲国家!”他讲道:“当今世界,弱肉强食,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有责任。”看到这里,我不禁为杨老师说的这些话暗暗叫好,他虽然在东京留学了很长时间,但还是不忘自己的祖国。在这节课上,杨老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回家后,辗转反侧,一夜都没睡。杨老师的话让苏步青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书不仅仅要从个人的兴趣出发,也不只是为了改变个人的命运,读书是为了拯救中国的苦难民众,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之后,苏步青开始喜欢数学了,他还写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读完了这篇文章后,我十分佩服苏步青,他取得了那么优异的成绩,并且还把它无私的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我也要好好学习,努力学好每门功课,时刻不忘自己的祖国!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