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是什么意思
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的意思。
原文:乃知陛下不惟赦之,又能听之,惊喜过望,以至感泣。何者?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译文:才知道陛下不只赦免他,又能听取,惊喜过望,以至于感动得哭泣。为什么?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这就是尧、舜、禹、汤的所努力而力行,秦、汉以来的没有皇帝做到而只有您。
出处:宋苏轼《上皇帝书》。
扩展资料:
《上皇帝书》的思想背景:
苏轼在《上皇帝书》中指出,皇帝与“大夫”们不一样,“大夫”最需要的是功名,而皇帝需要的则是“人心”。
富国强兵能给“大夫”们带来功名,却也会使皇帝丧失人心。以其去争论变法的对错,不如直接看看人心之向背。人心之所欲,行之必有利;人心之所弃,行之必遗后患。此所谓:“是以君子未论行事之是非,先观众心之向背。”
展开全部
从来不吝惜改正错误,跟随善良的品德就像流水一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吝:吝惜。从善:指听从别人的好意见。如流:像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比喻迅速而自然。这两句大意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改过不吝”最早见于《尚书》,“从善如流”出于《左传》。苏轼把这两条古训合而为一,在《上皇帝书》中说:“~,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所绝无面仅有”,可见他是作为一项很高的道德修养来提的。“改过”而“不吝”,“从善”而“如流”,确实不易做到。这两句对当今的思想教育仍有积极意义,执政者更可作为借鉴。“从善如流”现已成为成语,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1]
参考资料
[1]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词典网 [引用日期2020
“改过不吝”最早见于《尚书》,“从善如流”出于《左传》。苏轼把这两条古训合而为一,在《上皇帝书》中说:“~,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所绝无面仅有”,可见他是作为一项很高的道德修养来提的。“改过”而“不吝”,“从善”而“如流”,确实不易做到。这两句对当今的思想教育仍有积极意义,执政者更可作为借鉴。“从善如流”现已成为成语,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1]
参考资料
[1]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词典网 [引用日期2020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是什么意思写回答有奖励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是什么意思
写回答 有奖励 共29个回答
SMLF50
2020-06-19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的意思。
原文:乃知陛下不惟赦之,又能听之,惊喜过望,以至感泣。何者?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译文:才知道陛下不只赦免他,又能听取,惊喜过望,以至于感动得哭泣。为什么?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这就是尧、舜、禹、汤的所努力而力行,秦、汉以来的没有皇帝做到而只有您。
出处:宋苏轼《上皇帝书》。
扩展资料:
《上皇帝书》的思想背景:
苏轼在《上皇帝书》中指出,皇帝与“大夫”们不一样,“大夫”最需要的是功名,而皇帝需要的则是“人心”。
富国强兵能给“大夫”们带来功名,却也会使皇帝丧失人心。以其去争论变法的对错,不如直接看看人心之向背。人心之所欲,行之必有利;人心之所弃,行之必遗后患。此所谓:“是以君子未论行事之是非,先观众心之向背。”
1 43
135******03
2020-06-19
吝:吝惜。从善:指听从别人的好意见。如流:像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比喻迅速而自然。这两句大意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改过不吝”最早见于《尚书》,“从善如流”出于《左传》。苏轼把这两条古训合而为一,在《上皇帝书》中说:“~,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所绝无面仅有”,可见他是作为一项很高的道德修养来提的。“改过”而“不吝”,“从善”而“如流”,确实不易做到。这两句对当今的思想教育仍有积极意义,执政者更可作为借鉴。“从善如流”现已成为成语,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1]
参考资料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是什么意思
写回答 有奖励 共29个回答
SMLF50
2020-06-19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的意思。
原文:乃知陛下不惟赦之,又能听之,惊喜过望,以至感泣。何者?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译文:才知道陛下不只赦免他,又能听取,惊喜过望,以至于感动得哭泣。为什么?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这就是尧、舜、禹、汤的所努力而力行,秦、汉以来的没有皇帝做到而只有您。
出处:宋苏轼《上皇帝书》。
扩展资料:
《上皇帝书》的思想背景:
苏轼在《上皇帝书》中指出,皇帝与“大夫”们不一样,“大夫”最需要的是功名,而皇帝需要的则是“人心”。
富国强兵能给“大夫”们带来功名,却也会使皇帝丧失人心。以其去争论变法的对错,不如直接看看人心之向背。人心之所欲,行之必有利;人心之所弃,行之必遗后患。此所谓:“是以君子未论行事之是非,先观众心之向背。”
1 43
135******03
2020-06-19
吝:吝惜。从善:指听从别人的好意见。如流:像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比喻迅速而自然。这两句大意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改过不吝”最早见于《尚书》,“从善如流”出于《左传》。苏轼把这两条古训合而为一,在《上皇帝书》中说:“~,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所绝无面仅有”,可见他是作为一项很高的道德修养来提的。“改过”而“不吝”,“从善”而“如流”,确实不易做到。这两句对当今的思想教育仍有积极意义,执政者更可作为借鉴。“从善如流”现已成为成语,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1]
参考资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一速的自然。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