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有哪四种功能定位?
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
1、社会功能
纪录片作为大众媒介和传播工具,它承担着大众媒介的使命。这就要求纪录片必须有社会责任意识。它不是精英受众的专利,而是要面向全体;
它不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表达,而是肩负着记录社会动向、设置大众议题、参与社会讨论、推进社会发展的使命
2、经济功能
在遵循国家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去争取商业利润、实现经济效益。
3、娱乐功能
给受众提供娱乐消遣和精神食粮,向人们传播着自然、科技、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丰富着人类的认知和体验。
4、审美功能
培育受众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人们的心理、情感、精神等综合素养。
分类:
1、政论
运用真实形象进行论证的纪录片。它充分发挥电影的技术优势和艺术优势,运用可视材料进行论证,显示出形象性与思辨性相辅相成的特点。运用的素材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历史的,不受时间的限制;
以《中印边界问题真相》为例,其素材来源可以是中方的、印方的、英方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因此,也不受事件本身序列的限制。除了材料的真实性、论证的严密性、观点的鲜明性这样一些基本要求外,政论纪录片尤其注重形象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2、时事报道片
指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纪录像片,它的性质与新闻片相同。但报道的范围不限于一时一事,结构也比较完整。如报道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的《历史的纪念》、报道女排比赛的《拼搏》等。
3、历史
指再现过去时代的历史事件的纪录像片。它所表现的人物和事件须准确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违反历史的真实,不能用演员扮演。
可以运用历史影片数据、历史照片、文物、遗迹或美术作品进行拍摄。影片应具有文献价值。如《辛亥风云》、《两种命运的决战》、《淮海千秋》等。
4、传记
指纪录人物生平或某一时期经历的纪录像片。它与一般时事报导片或历史纪录片的区别在于以特定的人物为中心,不允许用演员扮演,也不可有虚构的情节和人物。
如《诗人杜甫》、《伟大的孙中山》、《革命老人何香凝》、《毛泽东》、《叶剑英》等。仅表现某一人物的某一侧面的人物肖像片、人物速写片等也属于此类。
5、生活
指记录人们现实生活的各种情况及状态的记录像片。这是有别于其它纪录片的,因为内容完全是不需要演员参加演出的,而是反映了活生生的真人与真事。
2024-10-27 广告
2020-06-09
知识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纪录片和故事化的关系
在真实纪录的前提下,借用电影故事化、电视剧创作中的一些故事化、娱乐化艺术元素,使我们讲述的真实的故事对娱乐和资讯丰富的当今观众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纪录片与故事片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故事性,而是故事本身的“虚构还是非虚构”。如果因为保持与故事片的距离而丢弃故事性,无疑是为了泼洗澡水,连孩子一起倒掉了。
。“纪录片故事化”也是当今国际、国内纪录片界艺术创作走向的主要潮流之一,这也是全球关注的社会、人文、自然等三大类纪录片类型的创作中普遍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社会类纪录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创作者将人们生活中的故事用影视艺术的手法真实再现,使故事更生动、更感动、更打动人心、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在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中,由于使用了“故事化”表述手法,使原本过去了的历史故事、历史知识、历史文献变得不再乏味而生动有趣,使消逝了的文明重新再现耀眼的光芒;使自然类纪录片所反映的各种动植物生灵的神秘面纱得以揭开;使各种深奥而枯燥的自然科学知识变得形象、通俗、易懂,满足了人们渴望亲近大自然和探索发现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总之,纪录片的故事化使原本真实的故事更生动、更典型、更打动人心、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这种创作倾向将纪录片的知识、资讯、教育、传播等功能与大众娱乐功能相结合,从而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和提高纪录片观众收视率的效果,这也是解决纪录片生存与发展的有效方式。
模拟在线在纪录片中的作用和定位?
就是让电视纪录片在面对历史题材的时候也能够坚持“让画面说话”。对缺失影像的往事的叙述,运用“情景再现”不仅弥补了影像资料的不足,更是为了强化作品的故事性。因此在多数创作者看来,只要不违背纪录片真实的原则,就应当大胆地利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段。
真实是纪录片的最后一道防线
前些时候,有媒体曾尖锐地指出,纪录片《唐山大地震》中大量的“情景再现”和三维动画镜头,虽然从宏观上表现了这场灾难的惨烈,不过把这些演出来的“假镜头”穿插在部分真实的影像资料中,却难免混淆视听,让观众一头雾水。他们认为,纪录片缺乏“再现”标识,虽然今天观众还能分出真假,但以后势必会给后人造成“真实”的陷阱。
日前,在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纪实频道举行的纪录片创作多元化研讨会上,复旦大学教授吕新雨表示,纪录片中关键性的场面是不能“再现”的,创作者对历史要有一种敬重感。她认为,Discovery的自我定位就是娱乐性纪录片,它可能极大地满足了我们观看的愉悦,但牺牲掉的可能是历史的真实性。这种商业性娱乐片特别能迎合中国电视市场化的需求,因为它特别能以简单的方式满足我们的欲望,所以我们才需要更加警惕。
人们之所以在真实性上斤斤计较,就是因为真实是这类作品的灵魂。选择看纪录片而不是看电视剧,就是看中了它客观反映现实的真实性。一旦“情景再现”在这个基本问题上出了问题,误导了观众,就是从根本上颠覆了纪录片的文献价值和观赏价值。
对于“情景再现”在纪录片中的大行其道,甚至有学者指出,这一潮流将对纪录片的真实性产生严重挑战,并疾呼“真实是纪录片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把“情景再现”这一功能无限放大,就会淡化跟踪拍摄的纪录精神,纪录片也会由此走入绝境。
让纪录片变得好看是娱乐化的时代需求
简单地说,“情景再现”就是让电视纪录片在面对历史题材的时候也能够坚持“让画面说话”。对缺失影像的往事的叙述,运用“情景再现”不仅弥补了影像资料的不足,更是为了强化作品的故事性。因此在多数创作者看来,只要不违背纪录片真实的原则,就应当大胆地利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