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能娶几个媳妇
《印度教婚姻法》规定,禁止一夫多妻,重婚者以犯罪论处且其婚姻无效;准许离婚;缔结婚姻的行为由法律特别规定,但形式要件由风俗习惯和礼仪决定。在离婚方面,该法保留了最为保守的夫妻一方在犯罪情况下另一方才可以解除婚姻关系的理论。
风俗和仪式
按印度教习俗,婚礼一般在新郎新娘出生的时辰之间举行,正式开始时刻由主持婚礼的印度教祭司决定。还十分盛行嫁妆习俗。姑娘出嫁,女方要拿出丰厚的嫁妆,如果男方不满意,会拒绝结婚。
结婚前几天,新娘用香花浸泡过的水沐浴,用姜黄香料涂擦全身。举行婚礼的头天晚上,新娘用茉莉花和玫瑰花泡过的水洗澡,头发梳成一条长辫子,用朱砂涂抹发缝。有的地方请祭司在新娘额上点红色吉祥痣,手心涂上红色花纹,以象征喜结良缘。
新娘全身饰以各类首饰,穿红色纱丽。新郎穿民族服装,脖子上套茉莉花环,头戴缠成皇冠状的黄色包头巾,额上点吉祥标志。新郎派几十名亲友组成的迎亲队敲锣打鼓到女家迎娶新娘,新郎骑马或乘车,乐队在前开道。新娘家也组成送亲队,将新娘送到婆家。
仪式开始时,新娘坐在新郎的右边。各地的仪式繁简不同,但握手仪式、戴圣线仪式和绕走圣火仪式必不可少。握手仪式是新娘父亲把女儿的手交给新郎,并洒一点水;表示将女儿交给新郎,祭司口念经文。
有的地方把新娘的纱丽边系在新郎的披巾上,表示二者结为伉俪。戴圣线仪式标志新娘已经出嫁,她须终身佩戴。系上圣线后新娘坐在新郎的左边。黄色圣线上有某个神祇的符号,打3个结,提醒新娘的终身义务是侍候父母、丈夫和儿子。
绕走圣火仪式是新郎新娘围着圣火转圈。圣火是用7种不同木柴燃烧的火堆,表示崇高的宗教意义。举行这项仪式时,新郎新娘的双手用一条丝带连在一起,新郎在前,新娘在后,两人绕“圣火”3圈或7圈,以示火神阿耆尼做证人。
“圣火”能烧掉一切邪恶的东西,保护新人生活幸福美满。绕“圣火”后,新郎新娘向双方父母和在场长辈行触足礼,婚礼便告结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印度教婚礼
1.印度教实行一夫一妻制。
根据1956年的《印度教婚姻法》规定,禁止一夫多妻,重婚者以犯罪论处且其婚姻无效;准许离婚;缔结婚姻的行为由法律特别规定,但形式要件由风俗习惯和礼仪决定。在离婚方面,该法保留了最为保守的夫妻一方在犯罪情况下另一方才可以解除婚姻关系的理论。
可以说,《印度教婚姻法》将传统印度教法律中关于婚姻问题的种种落后规定予以彻底废除,传统的印度教婚姻法规定,结婚是新娘的父母将新娘送给新郎的一种赠与行为。这样,作为人的新娘就成了赠与契约的标的物,而不具有独立的人格。《印度教婚姻法》将这些落后的规定予以清除,实现了印度教婚姻法的现代化。
按照印度教的传统,婚姻是一种不可撤销的,纯粹的和宗教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永恒的契约。两个人通过婚姻要放弃自己的独立身份,结合成为一个家庭,通过相互之间能力上和情感上的支持而互相受益,就像一辆车的两个车轮,载着车体轻松前进。婚姻是两个灵魂的结合,其目的不仅限于结婚带来的声色愉悦,还要建立家庭的基础,生孩子,抚养一个家庭。
在吠陀文献中说,出于维持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行为端庄和得当的需要,从而演变出了婚姻制度。自那时以来,这一制度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而且,多数印度人都反对寡妇再嫁。
2. 伊斯兰教徒是允许的一夫多妻的。
平民可以娶4位,他们自己解释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多妻(比如女子无法生育、女子无法满足男性的需求、通过协商后妻子答应等等),而且必须保证公平对待每个老婆。现实中大部分都是一夫一妻。
贵族可以娶6位,高级贵族8位,伊斯兰教徒若当上国王的话就可以随便娶拉...
3. 基督教徒都是实行一夫一妻制。
4. 耆那教最初的活动中心是恒河流域,公元前3世纪,由于摩揭陀地区12年连续发生灾荒,于是耆那教开始由北南移,转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区。公元1世纪左右,它分裂为天衣派和白衣派,后来两派又继续分裂。白衣派主张男女一样能获得拯救,各种姓一律平等,否认裸体的必要性,主张僧侣穿白袍。允许出家人占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许男女结婚生育等。这一派主要活动区域是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天衣派较为保守,注重苦行,歧视妇女,禁止妇女进入寺院和庙宇,对白衣派的主张均持反对态度,要求僧侣基本上裸体,只有最伟大的圣人才能全裸。这一派主要活动在南印度的卡纳塔克邦以及北方邦。
5. 印度佛教徒在印度已经占很小的比例,不到1%。
《佛说善生经》一作《善生子经》,是佛教集中论述家庭伦理关系的一部重要经典。佛教实行出家制度,但并不完全否定世俗的家庭和社会伦理关系。
出家人不结婚,俗家弟子可以结婚,但严格要求夫妻相互尊重、不离不弃,所以就不会容许一夫多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