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死之前为什么说赵云不可重用?
公元219年5月,曹操将“鸡肋”汉中舍弃,撤兵回到许昌。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最后胜利,七月,称王汉中,封赏有功之臣。其中,以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最。他们都为蜀汉的建立,征战一生,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是蜀汉不可或缺的股肱之臣。
然而,后世却有这样一个传言,刘备白帝城临终前,曾说赵云不可重用。其实,这是一句三人成虎的谣言,不足为信。刘备临终前说的是“神笔”马良的五弟马谡徒有其名,只会夸夸其谈,不可重用。三国时期,赵云没有受到刘备的重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依据演义及《三国志》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如下,得出三个原因。
赵云,子子龙,常山人,他背离冀州的袁绍,率领自己的亲信千里迢迢投奔公孙瓒。在公孙瓒手下,赵云没有受到重用,郁郁不得志,便借口兄长病逝,辞官回乡。一代枭雄公孙瓒有一支善于骑射的军队,名叫“白马义从”,可知他还是非常重视人才的。
然而,公孙瓒并没有重用赵云,是有一定原因的。他认为赵云是新投奔自己的,不敢重用,与袁绍交战时,令其领一队人马殿后,重用自己的大将严纲。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公孙瓒初得赵云,不知心腹,令其另领一军在后。遣大将严纲为先锋。
刘备在公孙瓒身边打工时,对和赵云知根知底。他知道赵云本来属于袁绍管辖臣民,却转投公孙瓒,虽然心里上非常赏识他,却始终不敢重用他。而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三人情同手足,自然比半路投奔的赵云更受重用。
如长坂坡,赵云率领数十骑冲入曹营,反复冲杀,先后救出糜竺、简雍、甘夫人及小阿斗。这场战役,赵云逞匹夫之勇,多次冲进曹营,没有顾全大局。这主要是赵云的个人英雄主义,即个人能力很强,很勇猛,却不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赵云将小阿斗成功救出,安全送到主公刘备的手里。
刘备接过小阿斗,将其“掷之于地”,说道:为了这个孩子,差点损失我的一员大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刘备摔孩子,固然是为了收买人心,却也知晓赵云此人的优缺点。赵云对于领导交代给的工作,宁肯粉身碎骨也会办到,没有考虑大局,没有大局观。因此,刘备虽然感激赵云舍命相救他的儿子,却不会重用他,更加不会将大权交给他。
众所周知,刘备继承了祖先刘邦的优良基因,善于识人、用人。赤壁之战后,刘备取荆州、夺益州、占汉中,事业快速发展,重用很多人,如关羽镇守荆州、张飞驻守阆中,就连后起之秀魏延也为汉中太守,而赵云依旧是一个打杂的。
提起赵云,人们眼前浮现出一个身穿白衣白甲的英俊帅哥,彬彬有礼,与人为善,行事低调,典型的“好性格”。而战场上需要的是杀伐果断、霸气凛人的主将,不是谦恭有礼的战将。有一句话叫“慈不掌兵”,即使那些儒将,虽然看着慈眉善目,执行军法之时,寒气逼人,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赵云的“好好先生”性格注定他军事生涯成就有限。
像五虎上将另外四个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比赵云杀伐果断,有主见,在战场上能独当一面之人。如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吼断长板桥、马超将曹操杀的割须弃袍、黄忠阵斩夏侯渊。刘备过江迎娶孙尚香、赤壁之战接应诸葛亮等,赵云都是扮演着保镖的角色。赵云在刘备身边的角色,就像典韦许褚两人在曹操身边一样,都是最忠诚、最听话的保镖,不会背后放冷枪。
总结:由于赵云的性格、经历及其作战风格,刘备没有在战场上重用他,没有让他独当一面,而是让其护佑自己家眷。刘备善于识人、用人,并没有埋没赵云,只是将其安排在合适的岗位,发挥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