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在成熟以后,变得越来越不想发朋友圈了?
似乎,微信朋友圈比当年QQ空间还深受众人喜爱,有些人为了能够将自己朋友圈内容的被点赞和留言,再一次被更多人看到,人们开始截图再次朋友圈展示旧闻,引起新一波的互动……
朋友圈,似乎成为了我们生活日常的一部分,醒来第一件事、睡前最后一件事,均是将目光停留在朋友圈上,自发或者欣赏他人,都属于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日常生活,我们依旧不定时点开朋友圈,吃饭、工作、所见所闻、朋友聚会,多数人都习惯于用朋友圈来反应此时、彼时的心理状态。
最初的朋友圈,是活跃又没有思想负担的情感抒发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自己的朋友圈像是被“盯着”了一样,似乎忽然觉得朋友圈,再不能像从前那样随心随遇、自在的表达随时随刻的心理感受。
相信会有这样的一部分人,他们惯于认为想要了解谁,要从他的朋友圈来下定论。
实际上,朋友圈的内容文字表达的语境如何,完全取决于读的人以怎样的语气去读,以怎样的心理去理解,以至于很容易对于他人真正的内心世界做着偏颇的评价。
朋友圈看人品?朋友圈真的能了解一个人吗?答案是否定的。
说起来,真的很怀念朋友圈刚刚兴起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借着朋友圈的功能,似乎人与人之间曾经的距离拉近了,也会时常在朋友圈下互动增进感情,或许任何东西都会随着时光的洗礼,最终变得平淡无奇吧,也许不尽然。
总之,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现,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真的没必要将所有的心理感受搬到朋友圈去表达。
部分人的朋友圈内容从对指定人封闭之后,逐渐改成了一个月可见、三天可见或者不再发表任何内容,消息更新一直停留在上一次发表心情的那个时间点……
不再想发朋友圈,大概也是一种成长。
因为不想自己随时随地的内容更新,被他人用“自以为是”的心理来偏颇评判自己,更不想让自己的各类心情给他人带来更多困扰。
最重要的,不想因为这些内容的更新,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烦心琐事。
随着经历和阅历的增加,我们逐渐褪去青涩的外衣,终于把“成熟”凸显出来,而逐渐成熟以后,却再也不想发朋友圈了!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不想发朋友圈了?
1:不想被人曲解
晶晶说,她半年前去了一趟外婆家,赶巧表弟也在,晶晶拍了一下和表弟影子的合影,然后配了一段文字“这样的情,希望能够永远……”后,发了朋友圈。
当时,晶晶是心情非常复杂的,因为外婆曾经病重需要儿女尽孝道的时候,舅舅和姨的关系闹得很僵,最后是晶晶的母亲一人抗下了所有外婆治病的费用,而舅舅和姨几乎没有再看过晶晶的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