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死后,那些没为皇帝生过孩子的嫔妃结局如何?
那些没有子嗣的后宫嫔妃,在皇帝去世后,通常会有陪葬、守陵、被遣散或者成为皇帝新妃等结局,具体分析如下:
一.最惨的是陪葬,分为殉葬和自尽两种。在古代帝王逝世后,除了那些留有子嗣的嫔妃们结局较好外,或母凭子贵成为皇帝的母亲,或跟随已被封王的儿子回去他们的领地颐养天年,有公主的话也可以留在宫中。而那些在皇帝生前,未被临幸或未生孩子的妃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且通常下场会很惨。
最常见的就是许多朝代都曾出现的陪葬制度,或被安排自尽,如服毒与上吊自缢,或殉葬在皇帝的陵墓中。陪葬这种方式起源于商代时期,后来的秦代和明代均有此现象发生。
秦始皇在去世时,就有无数的妃子和工匠为其陪葬,朱元璋也安排了几十位嫔妃为其殉葬。即使后来明英宗曾下令废除这一陋习,但在清朝时这一制度又死灰复燃。清代的努尔哈赤,就命令在他死后,要让自己活着时最心爱的妃子一同陪葬。
二.为皇帝守陵,或被特批遣散回家。除了陪葬外,稍微好一点的结局就是为皇帝守陵,而这些负责守陵的人,通常都是皇帝生前不怎么受宠的妃子。一旦被安排守陵,就意味着往后余生,都要与青灯古佛为伴,直到生命的结束。
还有一些其次,也有一些未曾被皇帝临幸的妃子被遣散出宫,再自由婚嫁,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少见,需要先皇在生前特批才行,但即使出宫了,被别人知道曾在皇宫待过,在民间也很难找到好人家。
三.受新皇垂青,成为其新朝妃子。成为新任皇帝的嫔妃,在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比较常见,如匈奴。为了保证王室血统的纯正与皇权的集中,匈奴的皇室实行了一种,父亲死了可以娶后母,兄弟死了可以娶嫂子的制度。历史上著名的王昭君,就先后嫁给了匈奴的两位可汗。
而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原地区,这种行为通常是不被允许的。但也有些帝王不顾伦理道德,留下前朝的妃子作为自己的新妃,如李治就不听群臣劝阻,立了武则天为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