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到底有什么用?目前有哪些科学成就?
“天眼”是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在1994年提出的构想,经过一些列的验证建造工作,历时22年在2016年9月25日开启试运行,在2020年1月份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天眼(FAST)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大灵敏度的射电望远镜,天眼的综合性能要超过美国的最大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以上。
望远镜主要分为两类: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它们接受的电磁波波长不同。哈勃太空望远镜就是典型的光学望远镜,主要接收宇宙中天体的可见光,跟肉眼观看到的比较类似。而像“天眼”这样的射电望远镜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耳朵,是在“听”宇宙中的信号,因为射电信号是肉眼无法观测到的。
天眼(FAST)有以下主要的科学目标:
1、增加宇宙中性氢的观测能力,范围可以达到百亿光年以外,帮助科学家更好的认识早期宇宙;
2、发现更多的脉冲星,建立更完备的脉冲星计时阵,在未来可以借助这些脉冲星进行星际导航,毕竟对于射电望远镜来说脉冲星就像是黑夜海面上那明亮的灯塔;
3、和国际上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建立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获得宇宙中天体的超精细结构;
4、有着最大单口径的优势,天眼可以更好地进行进行微波巡视,检测出宇宙空间中的微弱信号;
5、参与地外文明的搜寻工作,把寻找外星人放在计划表上;
6、增加中国的深空通讯能力,未开我们不仅仅要探测四颗远日行星,更远的要飞出太阳系,去探测那些距离太阳系较近的外缘行星,天眼可以辅助这个探测过程中的通讯。
在这些科学任务中,大家最感兴趣的应该还是对地外文明的探索工作,在今年的4月28日我国天眼(FAST)正式开启了地外文明搜索(SETI),有了天眼的加入,未来SETI项目足够令我们期待,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第一批外星人一定会由我国天眼发现。
通过射电望远镜搜寻地外文明,主要的方式就是尽可能收集散落在宇宙空间中的杂乱信号,天眼开启地外文明搜寻工作之后,也发现了大量的射电信号,接下来关键性也是最复杂困难的一步,是对这些杂乱射电信号进行统计分析。
霍金生前曾反对人类主动去寻找和接触外星人,主要是担忧人类被“邪恶”外星人团灭,但目前寻找地外文明的办法主要是靠射电望远镜被动的接收信号,不会发射信号,因此并不存在霍金曾经担忧的问题。
根据中科院官网的数据显示,近一年内天眼的观测超过了5200个机时,运行稳定可靠,是当初设计预期的2倍有余,到目前为止发现的脉冲星已经超过240颗,通过天眼观测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已经超过40篇。而近日中国科学家团队依托天眼首次发现快速射电暴重复爆FRB180301的特殊性质,这个快速重复爆具有丰富的偏振特征。
这个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快速射电暴重复暴的起源问题,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自然》科学期刊上。此前重复性的快速射电暴被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民间同样被很多人所关注,因为重复性快速射电暴的性质很特殊,很多人就怀疑是否外星文明所为。
对于快速射电暴的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解决很多宇宙谜团,未来的星际探索之路也许更好走。而随着地外文明探索任务的进行,未来可能会带来惊喜。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