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书软件越来越多,纸质版的小说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对于阅读量大的古人,不断地购置更多的书是满足自己读书欲望的唯一途径。现代人发明的电子阅读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不管是用手机、kindle还是iPad,成百上千本的图书都能轻而易举地收录其中。事实上,二者谁也没有替代谁,而是意外和谐的共存互进。
符合主流阅读习惯 纸质书籍地位不可替代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90后与00后接触电子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应该是优先选择电子书作为自己的阅读载体,实际上则不是这样。根据当当与易观联合发布了《2018中国图书阅读市场专题分析报告》,在纸质图书阅读数据中,30岁以下读者比例高达52.3%。在电子书籍中,人们发现获得知识、信息、认知都有碎片化、浅薄化的特点,而图书阅读是深度化、结构化、系统化的深阅读,所以书籍阅读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阅读的必需品。
功能相同 命运不同
提及电子阅读器,不少人第一印象便是kindle。早在2016年,中国成为kindle第一大市场,随后,京东,当当,掌阅,QQ阅读等相继推出自己的电子阅读器产品。针对于此,不少行业人士深深担忧,纸质书籍企业会不会相继倒闭。事实上这种状况一直没有出现,反而kindle成为泡面专用压板,纸质书籍依然销售无阻。
纸质书不便捷,但有助于沉浸式体验,电子书便捷但是需要充电,很难融入场景。事实证明二者不是替代品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关系,至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如此。
总之,阅读的本质不仅是掌握知识、理解道理。这也不能表明电子书不是未来趋势,不是一种潮流,而相反电子书与纸质书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2024-03-17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