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极和南极的动物不怕冷比如:企鹅

 我来答
龙源期刊网
2020-11-18 · 版权期刊、优质文章数字内容发行平台
龙源期刊网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因为它们为了适应环境,已经改变了很多它们让自己的皮下脂肪特别厚,非常隔热,并且习惯了那种气候条件。 印象中的南极洲,有着白茫茫的一片大地和环抱着它的辽阔大洋。它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平均温度只有-25℃,但就在这样的冰天雪地里,也不乏生机,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说起南极洲的动物,你第一个想到的大概是企鹅。南极大陆温度可低至-60℃,食物稀少,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极夜。然而这些身穿燕尾服、胖胖的、走起路来左摇右摆的动物似乎一点儿也不怕冷,它们是如何熬过寒冬的? 企鹅的皮下脂肪厚达2~3厘米,是它们的“保温毯”。科学家拍摄了上千张南极企鹅的红外热像图,发现除了眼睛部分温度高于0℃,企鹅的羽毛温度比周围的气温还低,平均比气温低3℃左右。由于热传递的作用,企鹅甚至可以从外界吸收一部分热量。在企鹅身上,除了眼睛,还有另一个散热点——脚蹼,脚蹼直接与冰冷的大地接触。若你赤脚站在冰块上,刺骨的冷会随着血液窜遍全身,让你“透心凉”,但企鹅却不会。这是因为企鹅的静脉和动脉会在“脚踝”处交汇,来自脚蹼的冰冷静脉血与来自心脏的温暖动脉血交融,冰冷的血液没办法到达心脏,企鹅也因此不会被冻僵。 企鹅的羽毛也是防寒利器。它们的羽毛上布满了细小的、连续的倒钩,这些倒钩形成了不_水的纤维网,还可以锁住气泡,防止热量流失。在一个个倒钩表面,有众多细小的皱纹,疏水性极强,这使得水珠很难附着在企鹅的羽毛表面,也就不容易结冰。企鹅还会抱团取暖,一群企鹅挤在一起,群体中央区域的温度可达35℃以上。中间的企鹅温暖后,便会换到外层来,就这样轮流取暖。 但企鹅并不是南极大陆上的纯陆栖动物,因为它们需要到大海里捕食。并且,南极洲没有纯陆栖的哺乳动物,只有纯陆栖的昆虫。 其中,最大的纯陆栖动物是南极蠓,体长仅有2~6厘米。《庄子·秋水》有言:“夏虫不可语于冰”,但南极蠓却是可以“语冰”的“夏虫”。南极蠓幼虫在冰面下沉睡两年,只在南极的仲夏时节苏醒过来,而它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从苏醒到死亡只有短短的10天。虽然苏醒后的南极蠓没有经历过南极最严寒的时候,但南极大陆的仲夏也是寒冷的,温度通常为-20℃左右。南极蠓已经完全适应了这样寒冷的天气,如果将其放在温度超过10℃的环境中,它们反而很快便会死亡。 来源: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灿星真人秀
2020-12-30 · 超过1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911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48.7万
展开全部

关注智造风暴,每天为你推送好看的视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