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什么建设文化强国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呢?这对于世界的和平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具有什么重大意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间对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发展、不断提高认识的过程。我们曾经有过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的教训。后来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并认识到“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认识到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十七大更是提出了“两大一新”的文化发展目标(即“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这样,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水到渠成,又有了提升和飞跃。诚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为之长期奋斗的战略目标,但有没有这样的战略目标是大不一样的,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对当今世界潮流的深刻洞察与准确把握。二战结束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暴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和战争,虽然局部战争不断,但从总体上说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各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其结果,一方面刺激了文化的消费和繁荣,促进了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引起了思想家和政治家对文化问题的关注,即对文化的价值、作用及其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联合国也积极进行倡导,1995年教科文组织发表了《世界文化发展报告》,提出“把文化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的重要命题。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瑞典举行的“文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征求意见稿上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文化的繁荣”。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这是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与准确判断。美国等西方强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尤其是一些国家大肆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警惕与不安。他们出口的文化产品,不仅赚取了大量外汇,而且把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散布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例如,美国电影是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占有率却高达 80%。日本、韩国还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口号,他们的动漫、动画和影视产品占据了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市场的大量份额。总之,世界范围内,包括文化产品、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等文化竞争日益加剧。面对激烈的文化竞争,我们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仅是我们自身文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能对西方大国的文化扩张起到积极的制衡作用,这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和平与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文化的特性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一切物质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化为尘土,唯有精神文化的创造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显示出永恒的光辉。这就是文化的特性,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各民族、各地域文化创造的历史。一个时代一旦成为历史,它留给后人的就只有两个字:文化。正如大诗人李白所言:“屈平诗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一万年以后,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中华民族存在,屈原的爱国诗篇和瑰丽辞章就会有人阅读和喜爱,如同日月一样经天纬地,万古永恒。而显赫一时的楚王呢,早已化为一抔黄土。因此可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人类文明演进的贡献大小,最突出的坐标,不是财富,更不是武力,而是文化,是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不朽的精神文化创造成果。
中华民族具有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如今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将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复兴。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的复兴及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成就,较之于经济和政治更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和永恒的生命力,因而其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只是经济发达和武力强盛,而文化、外交方面的影响力不够,就算不上世界强国。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依靠全体中华儿女向着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懈努力,这是毫无疑义的!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间对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发展、不断提高认识的过程。我们曾经有过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的教训。后来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并认识到“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认识到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十七大更是提出了“两大一新”的文化发展目标(即“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这样,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水到渠成,又有了提升和飞跃。诚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为之长期奋斗的战略目标,但有没有这样的战略目标是大不一样的,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对当今世界潮流的深刻洞察与准确把握。二战结束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暴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和战争,虽然局部战争不断,但从总体上说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各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其结果,一方面刺激了文化的消费和繁荣,促进了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引起了思想家和政治家对文化问题的关注,即对文化的价值、作用及其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联合国也积极进行倡导,1995年教科文组织发表了《世界文化发展报告》,提出“把文化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的重要命题。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瑞典举行的“文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征求意见稿上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文化的繁荣”。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这是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与准确判断。美国等西方强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尤其是一些国家大肆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警惕与不安。他们出口的文化产品,不仅赚取了大量外汇,而且把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散布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例如,美国电影是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占有率却高达 80%。日本、韩国还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口号,他们的动漫、动画和影视产品占据了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市场的大量份额。总之,世界范围内,包括文化产品、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等文化竞争日益加剧。面对激烈的文化竞争,我们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仅是我们自身文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能对西方大国的文化扩张起到积极的制衡作用,这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和平与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文化的特性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一切物质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化为尘土,唯有精神文化的创造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显示出永恒的光辉。这就是文化的特性,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各民族、各地域文化创造的历史。一个时代一旦成为历史,它留给后人的就只有两个字:文化。正如大诗人李白所言:“屈平诗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一万年以后,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中华民族存在,屈原的爱国诗篇和瑰丽辞章就会有人阅读和喜爱,如同日月一样经天纬地,万古永恒。而显赫一时的楚王呢,早已化为一抔黄土。因此可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人类文明演进的贡献大小,最突出的坐标,不是财富,更不是武力,而是文化,是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不朽的精神文化创造成果。
中华民族具有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如今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将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复兴。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的复兴及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成就,较之于经济和政治更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和永恒的生命力,因而其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只是经济发达和武力强盛,而文化、外交方面的影响力不够,就算不上世界强国。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依靠全体中华儿女向着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懈努力,这是毫无疑义的!
中研普华
2023-10-12 广告
2023-10-12 广告
第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中研普华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