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理学之集大成者是谁?
2019-04-10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生平简介朱熹,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祖籍婺源(古属安徽州,今属江西婺源县),出生在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平)尤溪县。生于南宋高宗赵构建炎四年(1130年),卒于南宋宁宗赵扩庆元六年(1200年)。
朱熹较小的时候,就在其深受二程理学影响的父亲直接教育下,开始学习儒家经典,日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无间断,以做“圣人”为自己愿望。
当朱熹14岁时(1143年),其父朱松病死。临死前遗命朱熹,文事胡原仲、刘致中、刘子翚,朱熹遵父遗言,受学于此三人。
年,朱熹拜李侗为师以后,学术思想发生了变化。据他自己回忆,年轻时曾习禅,这时从“理会得个昭昭灵灵底禅”到认为释氏之说漏洞百出,这不能不说是朱熹思想的重要转变。此后专心经学,而求义理,从而得到李侗的赞扬:“此人极颖悟,力行可畏”,被誉为“进学甚力,乐善思义,吾党鲜有”的人物,得李侗之正传。这样,朱熹便成为二程的四传弟子,儒家“道统”谱系中的重要人物。
历史业绩朱熹认为,人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在于“存天理,灭人欲”。因为在他看来:第一,人生来具有天赋的明德,即灵明的心自然地具备天理,或者说具有天地之性。朱熹以为,一切道理,首先是三纲五常,每个人都先天地具备,可以用来应付万事而得当。第二,在具体的个人身上,明德又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犹如明镜蒙上了尘垢,变得昏晦了,因而需要作“存天理,灭人欲”的功夫,即通过学习和修养来使“本体之明”得到扩展、恢复,以达到“复其初”。第三,自己澄明自己的天地之性,还要推己及人,运用圣经贤传以及礼乐刑政来教导别人也“存天理,灭人欲”,以至达到“至善”的境地。
朱熹哲学的核心是“理”。“理”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它必须借助于“气”而“造作”,依“气”而“安顿”;“物”是“理”的体现和表象,是“理”借“气”而派生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内容:
理不依赖任何事物而独立存在。它无始无终,永恒存在。天地万物有成毁,而理则超然于成毁之外。
理是宇宙的根源、根本,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根本,是天地万物的总原则。
理和气联系着,“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理是本,而气是造成天地万物的衬质,必须依傍理而运行。但没有气,理也没有挂搭处。理只是一个“净洁空阔底世界”,没有形迹,无所作为。但是它无物不照,无所不在。
理与周敦颐在《太极图?易说》中根据《易传》而提出的太极是同义语。
关于理气关系,朱熹认为: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而理是本。
理是形而上道,生物之本;气是形而下之器,生物之具。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
若在理上看,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是物。这就是说,理在物先,理在气先。
理气浑沌不可分,不可说先后。如果一定要推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
以人物之生为例,无极之真(理)、二五之精(气),妙合而凝。“理与气合,故能成形。”所谓二五,指阴阳二气,水火木金土五行。阴阳为气,五行为质,即所谓气质。朱熹说:“阴阳是气,五行是质。有这质,所以做得物事出来。”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师,他取二程及其门人朋友数家言说,系统地发挥了理学思想。他的理论对我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