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哪些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古代有一些教育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第一种:环境熏陶对教育的重要性。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先后从墓地旁边,集市旁边搬到了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那么在当今社会中这种教育方式是同样适用的,孩子们生下来就如一张白纸,日后的作品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还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都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所以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也常常过问孩子交的朋友,身边都是爱学习上进的朋友,自家孩子也会积极向上,身边若是一群不学无术的朋友,自家孩子也就无心学习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种:言传身教。
意思是一面口头上传授,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父母在家不仅要跟孩子讲道理,更重要的是积极做示范,好的示范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相反,消极的示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位坐在后座的孩子,高兴地玩着自己的玩具。接着孩子把玩具上的一个小图钉随手就扔出了窗外,父亲随即下车,仔细地寻着被孩子扔掉的小图钉,找了许久,终于找到了。父亲捡了起来,回到了车上。在父亲还没开口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已经羞愧得低下了头。这正说明,与其长篇大论地说道孩子,还不如言传身教。相反,如果一位家长不爱护环境,随手扔垃圾,那么,有一天孩子手上有垃圾,也会随手扔的,因为父母是这样示范的。
第三种:注重素质教育
古代的人对素质这块非常的重视,而且他们的功利心没有那么强,很多人都是苦读十年,可能最后才考上状元,但他们不抱怨,不会为了功名急功近利,在现在的教育中,由于各种原因,家长和老师对于分数过于看重,从而忽视了素质教育,也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只会读书不会生活的“书呆子”。
第四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现今,因材施教对于教师、家长、学校等都具有现实意义,不同的受教群体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人的潜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