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建立以后,帮助李世民的徐茂公去哪了?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李世民临死前,为了给太子李治铺路,故意把徐茂公贬官到叠州任都督,李治登基后,徐茂公重回朝堂,并走上大唐军事巅峰,战绩彪炳史册!
徐茂公,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徐世𪟝,这位仁兄的名字比较多。
徐茂公=徐世𪟝=李世𪟝=李𪟝!
名字的由来
原本是瓦岗寨的将领,后来李密投效唐朝,徐世𪟝随后也投效李唐。
李密投降后,瓦岗寨并未瓦解,徐世𪟝成了瓦岗寨残余力量的实际领导,原本可以割据一方或者以瓦岗新首领名义投降。
但他没有这么干,而是将瓦岗钱粮、户籍、税收等整理出来以李密的名义上交。
这事儿传达的意思是:他不忘故主不肯以新首领名义投降,是忠诚的意思。
李渊深受感动,干脆赐姓李氏,纳入皇族成员,以表彰他的忠诚。
从此以后,徐世𪟝改名李世𪟝或李𪟝,至于徐茂公这个名字,纯属小说给他起的。
李𪟝的战绩
鉴于李𪟝先生的事迹太多,咱们直接看看他投效李唐后的战绩吧。
1、李唐创业过程中,李𪟝参与了几乎大部分主要的大战。
李世民打王世充、窦建德之战,破宋金刚之战、灭徐元朗之战、攻灭辅公祏之战等都有参与。
李𪟝在众多战役中,只打过一场败仗,其余都是胜仗。
2、李世民登基后,在唐朝攻灭东突厥之战中,大破东突厥。
李𪟝率领的那一路军与李靖军会师后,他提出突袭突厥的策略,李靖也非常赞同。
在两人的配合下,唐军连夜出兵,大破东突厥,俘虏五万余人,东突厥就此灭亡。
3、攻灭薛延陀部落。
641年,薛延陀部落20万兵入侵归附唐朝的突厥部。李𪟝统领步兵6万,骑兵1200人迎战。
在决战中,以加上盟军在内的6000骑兵攻破薛延陀部,斩首三千余级,俘虏五万余人,战马一万五千多匹。
此后,在646年,再战薛延陀部,斩首五千余,俘虏三万余人,彻底攻灭薛延陀部。
4、大破高句丽。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李𪟝率兵攻城略地,数次攻破高句丽军队。
5、攻灭高句丽。
李治登基后,李𪟝被任命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兵攻灭高句丽。
这一战,是李𪟝人生中的最后一战,也是登顶之作。
因为这次是是他作为军队主帅,独立指挥大唐精锐攻灭了当时数得上号的大国。
李世民故意贬官李𪟝
这事儿是为了给太子李治铺路,因为虽然给李治安排了长孙无忌、褚遂良辅政,但还缺一样东西——军队!
李治要想真正号令天下,光有长孙无忌之类的文臣还不行,必须要有管理军队的人才。
而李𪟝,则是当之无愧的军方大佬!
李世民之所以故意贬官李𪟝,原因只有一个,等李世民死后,李治再召李𪟝回来,给他高官厚禄,这样就算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必定效死力。
李治登基后,果然照着做了,把李𪟝召了回来,授予其高官大权。
事实证明,李世民的谋划果然没有错!
李𪟝后续帮李治干成了两件事:
1、长孙无忌太专权,李治想搞垮他,于是借立武则天为后一事贬官褚遂良,剪除长孙无忌羽翼。
李𪟝作为军方代表,向皇帝表示军方将保持沉默,让李治放心大胆地干。
2、攻灭高句丽。
李治做皇帝时期,大唐疆域达到巅峰,这得益于李世民给他留下的人才。
除了苏定方、薛仁贵以外,李𪟝是十分重要的一位。
总结
李世民登基后,徐茂公一直都在,因为徐茂公就是李𪟝。
李𪟝从唐高祖李渊一直到唐高宗李治时期,经历三朝。
大唐创业时期征战四方,李世民时期征战四方,李治时期照样征战四方,战绩彪炳史册。
此人军事才华不输于李靖,是难得的统帅之才。
但他在凌烟阁排名23位,倒数第二。
在我看来,尉迟恭、程知节等只是凭借玄武门之功才排在前面的。
而像李𪟝、苏定方这样的人物,才是真正为大唐开疆拓土的功臣。
他们二人,一个排倒数第一,另一个没上榜,实在可惜。
李世民搞的这个排名,亲疏有别,水分不少,不看也罢。
徐茂公,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徐世𪟝,这位仁兄的名字比较多。
徐茂公=徐世𪟝=李世𪟝=李𪟝!
名字的由来
原本是瓦岗寨的将领,后来李密投效唐朝,徐世𪟝随后也投效李唐。
李密投降后,瓦岗寨并未瓦解,徐世𪟝成了瓦岗寨残余力量的实际领导,原本可以割据一方或者以瓦岗新首领名义投降。
但他没有这么干,而是将瓦岗钱粮、户籍、税收等整理出来以李密的名义上交。
这事儿传达的意思是:他不忘故主不肯以新首领名义投降,是忠诚的意思。
李渊深受感动,干脆赐姓李氏,纳入皇族成员,以表彰他的忠诚。
从此以后,徐世𪟝改名李世𪟝或李𪟝,至于徐茂公这个名字,纯属小说给他起的。
李𪟝的战绩
鉴于李𪟝先生的事迹太多,咱们直接看看他投效李唐后的战绩吧。
1、李唐创业过程中,李𪟝参与了几乎大部分主要的大战。
李世民打王世充、窦建德之战,破宋金刚之战、灭徐元朗之战、攻灭辅公祏之战等都有参与。
李𪟝在众多战役中,只打过一场败仗,其余都是胜仗。
2、李世民登基后,在唐朝攻灭东突厥之战中,大破东突厥。
李𪟝率领的那一路军与李靖军会师后,他提出突袭突厥的策略,李靖也非常赞同。
在两人的配合下,唐军连夜出兵,大破东突厥,俘虏五万余人,东突厥就此灭亡。
3、攻灭薛延陀部落。
641年,薛延陀部落20万兵入侵归附唐朝的突厥部。李𪟝统领步兵6万,骑兵1200人迎战。
在决战中,以加上盟军在内的6000骑兵攻破薛延陀部,斩首三千余级,俘虏五万余人,战马一万五千多匹。
此后,在646年,再战薛延陀部,斩首五千余,俘虏三万余人,彻底攻灭薛延陀部。
4、大破高句丽。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李𪟝率兵攻城略地,数次攻破高句丽军队。
5、攻灭高句丽。
李治登基后,李𪟝被任命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兵攻灭高句丽。
这一战,是李𪟝人生中的最后一战,也是登顶之作。
因为这次是是他作为军队主帅,独立指挥大唐精锐攻灭了当时数得上号的大国。
李世民故意贬官李𪟝
这事儿是为了给太子李治铺路,因为虽然给李治安排了长孙无忌、褚遂良辅政,但还缺一样东西——军队!
李治要想真正号令天下,光有长孙无忌之类的文臣还不行,必须要有管理军队的人才。
而李𪟝,则是当之无愧的军方大佬!
李世民之所以故意贬官李𪟝,原因只有一个,等李世民死后,李治再召李𪟝回来,给他高官厚禄,这样就算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必定效死力。
李治登基后,果然照着做了,把李𪟝召了回来,授予其高官大权。
事实证明,李世民的谋划果然没有错!
李𪟝后续帮李治干成了两件事:
1、长孙无忌太专权,李治想搞垮他,于是借立武则天为后一事贬官褚遂良,剪除长孙无忌羽翼。
李𪟝作为军方代表,向皇帝表示军方将保持沉默,让李治放心大胆地干。
2、攻灭高句丽。
李治做皇帝时期,大唐疆域达到巅峰,这得益于李世民给他留下的人才。
除了苏定方、薛仁贵以外,李𪟝是十分重要的一位。
总结
李世民登基后,徐茂公一直都在,因为徐茂公就是李𪟝。
李𪟝从唐高祖李渊一直到唐高宗李治时期,经历三朝。
大唐创业时期征战四方,李世民时期征战四方,李治时期照样征战四方,战绩彪炳史册。
此人军事才华不输于李靖,是难得的统帅之才。
但他在凌烟阁排名23位,倒数第二。
在我看来,尉迟恭、程知节等只是凭借玄武门之功才排在前面的。
而像李𪟝、苏定方这样的人物,才是真正为大唐开疆拓土的功臣。
他们二人,一个排倒数第一,另一个没上榜,实在可惜。
李世民搞的这个排名,亲疏有别,水分不少,不看也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