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者的爱情观_读《动机与人格》

 我来答
海猎o
2022-07-09 · TA获得超过988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9万
展开全部
以前曾经在公众号里发过一篇关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这本书前几个章节的图片笔记,一直想做后续的另一半,好把事情做得圆满一些。前天开始重新再捧起这本书,却与以前的感受稍稍起了变化,以前是作为一个传播学初学者,怀着一种对名家的信仰去读,但此书的后半部分却愈发平易近人,读之似与老友酒后畅言,微醺中听他娓娓道来。

关于爱情,马斯洛有自己的想法,他不认为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观点可以将爱情解释清楚,也许也是与他出发的角度有关。对于我来说,马斯洛的观点显然更加深刻浪漫,容易接受。

马斯洛在这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泛泛地去谈爱情,他对爱情的详细展开,是基于第十章以及第十一章中他对于“应对”与“表现”、“匮乏性动机”与“成长性动机”以及“自我实现者”的深入讨论所引发的一系列阐释。

首先,我们来了聊了聊这些引号里看似高深莫测的东西。

我们作为社会人,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有太多事情需要去应对了。我们头脑发蒙、四肢无力,要么是生病了得吃药,要么是饿了得吃饭。那么“吃药”和“吃饭”这两个行为,便是要去解决“生病”和“饥饿”这两个问题的,这时我们的举动,就属于“应对”的范畴。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包括自身机体的条件,使我们要去做一些事情,以便能够去解决一些事情或是去缓解他们。有时候我们遇到太多压力,太多想想都觉得困难的东西,放在我们眼前的,貌似只有两种选择——“战斗”或“逃避”,而这两种应对方式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眼前的困难所对我们造成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因此也都属于“应对”的范畴。简单来说,所谓“应对”就是:问题产生——造成压迫——做出行动——缓解压迫这样一种模式,是有动机的,

而“表现”是无动机的,是无意引起环境变化的,也不在于用来解决我们的什么问题或困难。比如我们遇到高兴事嘴角止不住地流露笑意、听到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时候的微妙表情、甚至抖脚,这些都属于“表现”的范畴。与“应对”相比,“表现”更加具有个人化的特征,是一种没有人为掩饰的、自然而然流露出的行为。上面我举到的几个例子,包括“不自觉的笑意”、“微表情”、“抖脚”等形式实质上都是一些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在某些时候往往难以受到人主观意识的控制而透露出更多自身的信息,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形式也是属于“表现”范畴的。比如马斯洛反复提到的舞者与普通人在跳舞方面的差别。一些有造诣的舞者有时能够根据音乐自发做出流畅的动作,心神陶醉地进行没有实现编排过的即兴舞蹈。在这种舞蹈中,舞者可以全方位的进入一个神秘的境界中,享受“神秘体验”旁若无人的心神愉快。这种舞蹈就是一种“表现性”的舞蹈。但大多数人跳舞的方式则是一板一眼、踩着鼓点,生怕自己哪一个步骤不对,哪一个动作不到位。这样跳舞则是一种“应对式”的舞蹈,从中并不能感受到那种纯享受的热切感情,而是在对周边环境的观察中做出判断并行事。

但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通常都同时具备这两种行为,只不过在有的人身上,“表现”的成分更加多一些、有的人更加少一些。“表现”可以使更加真实的自我不加伪装地表露出来,而人在本质上是需要这种自我表露的,一旦内在的自我长期地受到压抑,那么对心理也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

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者”比普通人有着更多的“表现”倾向,他们不那么在意普通人所顾忌的东西,也不吝于向他人分享自己。所谓的“自我实现者”是那些满足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之后,努力追寻自我价值和自我超越的人。根据马斯洛在之前章节中的阐述,一个人在某种需要层次被合理满足后,这些需要在他看来重要度就大大降低了。一方面他此后不会因这些需要暂时不能被完全满足而感受到强大的威胁感,另一方面他对此类需要的态度也更加客观、更加理性,也更加柔和。也就是说其他没有达到这种层次的人,其动机多为“匮乏性动机”,如同一棵树,它要向外界不断地索取,因为它缺水、缺阳光、缺养分,所以它拼命获取这些它缺失的东西,从而达到个体的圆满。反映到人身上,就是低级或中级需求没有得到完全地满足,所以缺食物、缺安全感、缺爱、缺地位。而“自我实现者”更像一棵条件优渥的树,生在小溪旁肥沃的向阳坡上,风物富饶,它不缺来自外在的东西,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生长,展开自己的枝芽、绽放花朵、结成果实,甚至可以将枝叶触在云里。对于这样的一棵树而言,偶尔的阴天、某个春天溪水的断流、或者今年的土地不够肥沃,对它来说只是小小煎熬,并没有那么重要。这样的一棵树自然而然能够比普通的树长得更好,这样的一个“自我实现者”也自然而然比普通人能够有更好更多释放自己潜能、发展自己的机会。

这里我所指的马斯洛对于爱情的观点也是基于“自我实现者”这个视角的。“自我实现者”对于一个东西既不会觉得失去它就意味着世界的崩塌,又对这个东西更加充满爱惜和柔情。“爱情”之于一个“自我实现者”而言,也不过是一个这样的东西,一方面他们不会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了爱情有何不可,另一方面又比普通人更加拥有爱的能力。对于爱侣,他们报以尊重和分享的态度,不断发现他或她身上的闪光之处,却不触碰对方的隐私和价值观。像是凌晨登山观赏红硕的朝阳,我们只会去敬畏、去赞叹、去仰慕它的奇玮瑰丽,而不是心想去让它改变些什么。像远处观一株木棉、像水中看一轮明月、像偶遇雨巷中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我们只是欣赏着并产生由衷的钦慕与爱恋,而并没有想将他们占为己有,没有想去改变或改造他们,没有想控制他们。当“自我实现者”失去爱情时,他们虽然惋惜,但总归选择尊重对方的选择,而且他们并不会因失去爱情而对自己固有的价值产生怀疑,也不会失去自己所坚持的信条和心理成熟的魅力。

于普通人而言,爱情似乎是一个非要把全部自己融入对方才算热忱的东西,是一个要为它失魂落魄坚贞不渝才算忠诚的东西。像许许多多小说、戏剧和歌曲里那样,大部分人的爱情都伴随着极度的热情和真挚的痛苦,仿佛那是真正爱情所固有的特征。但是实际上,如果爱情本身为人们带来如此剧烈的满足和痛苦,那么我们就要反思自己,是否对爱情期待的太多,已经超出了爱情本身的承受的负荷?

有很多人所谓的“爱情”实质上是一种多重需要的混合物,比如说人们对于爱侣外貌、财富、地位、种族、宗教上的要求与真正的爱情无关,那是人们以爱情作为一种手段或者是作为蒙蔽自己的手段来想要得到的真正需求。比如安全感的满足、比如物质上的满足、比如自尊心或者说是虚荣心的满足等。在马斯洛看来,真正的爱情是彼此的欣赏与尊重,是“唯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的从容。如果说人与人之间注定有一层隔膜,使我们无法像自己了解自己一样使别人来完全了解自己,那么这种彼此欣赏和尊重的爱情,就是能够使两颗心最大限度得以贴近的一种方式。如果在爱情中借由爱侣借由爱情去完满一些其他低层或中层需要的话,那么失去爱侣失去爱情也就有一种让人损失得更多的趋向。如果我们借由爱情去得到自我认可,那么失去爱情则意味着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损毁;如果我们借由爱情去实现“财富自由”,那么失去爱情则意味着“人财两空”;如果我们借由爱情去驾驭别人、操纵别人并以此得到一种自尊,那么失去爱情对我们来说可能是无法理解并且充满怨恨的。

马斯洛的爱情观是建立在对人类动机的思考之上的,是从“自我实现者”的角度去阐述的。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真正的“自我实现者”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不完美”,都有一些需求尚未得到满足,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无法得到真正的爱情。马斯洛为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提供了一种比较“健全”的爱情范本,无论怎么想也不无道理。其实无论在爱情中或是与人的其他关系中,我们可能都需要去避免因某方面需求没有满足而为我们带来的狭隘的视角和过于个人化的观点,不要忽视别人的需要,尽量尊重他人,这也不失为修炼自己的一条途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