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易经》

 我来答
野半下独0y
2022-07-27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6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8万
展开全部
    都说《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有人把《易经》称为“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中外很多学者认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三本书是中国的《易经》,欧洲的《圣经》和印度的《吠陀》。后两本书兼有历史和宗教的性质,而《易经》则与宗教和历史没有直接关系,《易经》探讨的整个宇宙(天地人)的运行规律。

    那么《易经》是怎么产生的呢?普遍学者认为《易经》成书本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也就是《易经》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是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圣人完成的。

         先说说伏羲,伏羲生活的时代,距今六千多年,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境内)。伏羲一出世就神奇异常,幼小聪明伶俐,长大豁达深谋,有经天纬地之才,在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因有许多发明创造而受到人们的拥戴,成为部落首领。

        成为领导,得有担当,还需有危机感,要不停的学习,因为上古时代,百姓见识狭隘,有好多问题,得伏羲亲自解决。民以食为天,伏羲教会了部落人们渔猎和驯养野兽的技术。解决了马斯洛所说的最底层的基本需求。随着需求的增加,问题也多了起来。伏羲之所以成为伏羲大帝,不仅是智商高于常人,能发明些没有专利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善于发现事物的规律,悟出其中道理,举一反三的去验证,然后教“百姓日用”。他仰望天空,看到的不仅仅是日和月,还有它们的运行规律。他俯视大地,眼睛里不只有山川河流,还有它们的生长和变化。于是他发现树木生长和人的成长本质类似,日月天体运行也与人类社会相对应。为了方便记忆,他把这套规律叫作“日  月”,使所有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的链条中。这也是我们之后演变的“天人合一”。所以我们要遵照这种“合一”的规律,即“顺势”,因为顺天者昌,古人六千年以前就懂这个道理了。后来仓颉造字的时候,干脆把他的这套理论叫做“易”。(上 日  下 月为“易”字的缘故)伏羲用这套理论使他的部落强大。人民更拥戴他了,有困难不用找民警,直接找伏羲就OK了。路人甲问:“尊敬的伏羲大帝,明天去东山驯羊,请问会不会有雨啊!”伏羲掐指一算:“放心去吧,明天风和日丽!”路人乙也来询问:“今天出海,不知会涨潮吗?”然后路人丙、丁……来询问的人越来越多,而气象台就伏羲他老人家一位工作人员,所以精力有限,不能言尽。到底人家是领导,发明一个办法:在办公室门口大树上挂了一个牌子,牌子上画了一个图案,代表明天有雨。百姓一目了然,工作效率提高。他老人家,这一画开天之后,人类的文明走向新的高度。之后百家解读:卦者,挂也。很有可能缘由于此。(以上故事,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记忆,纯属个人杜撰,如与传说不符,还望大家海涵。)

          伏羲画出天、地、雷、山、火、水、泽、风这八种自然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在受到囚禁时,闲来无事,研究八卦相数,也许文王他老人家的数学是科学老师教的,他不但演绎了文王八卦(后天八卦)还进一步推出了六十四卦。

          文王之后,到了下古的 春秋末期。 出了一位大圣人孔子。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其真正的贡献其实在于易经。众所周知,孔子基本上是一个述而不作的人。尽管其精通诗、书、礼、乐等诸经,但是他只是转述,并没有自己思想理论上的专门著作。但是,在易经方面,孔子则作了《易传》,又称《十翼》,将自己的思想作了尽情发挥。

         孔子尽情的发挥,客观的注解,对后来世界的影响极大。唐朝宰相虞世南推崇道:“不读易,不可为相。”日本明治维新组阁原则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阁。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黑格尔创造的辩证逻辑定律、德国莱布尼茨发明的二进制、诺贝尔奖得主德国汉森堡、丰田、三星等创始人都得益于《易经》的启示。

        《易经》洁净精微,包罗万象。曾仕强老师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何把晦涩难懂的道理,通俗的引导给大家,作为垫脚石的我,需要每天坚持一点点。但是需要简友,和的领导们的支持和鼓励。毕竟是初来乍到,我们共同进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