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音乐陪伴,你不会孤单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五一晚上我和娜妞带宁宝去看了一场舞台音乐剧。名字叫:弹琴说爱。
舞台上一对师生,两架钢琴,五名伴唱,演绎了一场关于爱和人生的对弹。或者说,对谈。
盲人钢琴家许哲诚在刚出生没有多久就失明了。他从小对音乐十分敏感,便开始走上学习音乐的道路。后来成为了美国钢琴家范德腾的学生。
演出的舞台上,师生相对坐在两架钢琴前,展现他们生活中学钢琴的片段。
他们从蓝调到古典音乐再到流行音乐,从萧邦到巴赫,他们用指尖和对话给我们上了一堂音乐课。
其中师生二人对谈到激情时都脱了外衣裤,美国老师脱了鞋子在钢琴上配合演奏,师生四手联弹的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其中说到,钢琴家没有钢琴贵的这种对话,还有说尊重艺术家就不要拿赠票看演出,又说道不懂不要装懂,乱鼓掌会破坏掉音乐最美妙的精华。让人大笑之余,又值得我们思考。
当我想写一写那场演出的时候,我就问我女儿,弹琴说爱这部音乐剧给你留下了有什么印象?
她说,老师和他学生脱了衣服脱了鞋争着弹琴那一段,觉得他们的学琴很欢乐。
她说老师很有趣,梦见自己在给总统谈钢琴。
她说我还知道了,蓝调。Blues。是一种音乐。
她说哲诚提问老师,问老师最臭的音乐是什么?老师弹奏了一曲献给爱丽丝,老师认为致爱丽丝这么美好的音乐被放在台湾垃圾车上,做为收垃圾车到来的提醒音乐,于是,音乐变臭了。
哈哈,郑州的洒水车响的是祝你生日快乐。那是不是它成了最"湿"的音乐。
她记住了一句话,如果贝多芬听到会被气得活过来。
我想,从此以后,她大概不会忘记致爱丽丝是贝多芬的曲子。
然后她说,大屏幕上出现,不准拍手,也很有趣。很幽默。
再跟我讲述的时候,她又情不自禁的唱起你是我的眼。
看完回来这一周,我就关于对我自己生活中的音乐和所想用笔做个记录。
2015年的时候我带着当时6岁的女儿去了一趟欧洲,在普罗旺斯一家卖小礼品店门口的橱窗那儿,女儿看上了一个音乐盒。音乐外观是钢琴键的图案,她拿到手上上了发条,转动起来音乐盒就响起了献给爱丽丝这首钢琴曲。
然后她就到店里面找到老板,因为语言不通,她就用手比划着一个音乐盒的上发条的动作,
老板给她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拿出了一个音乐盒。
她一看外观,跟她想要的钢琴琴键不一样。就伸出双手做弹琴的姿势动作。
老板点点头,转身给她拿出来一个外观是钢琴琴键模样的音乐盒。
小姑娘转动发条,音乐从音乐盒里面流淌出来。
她一听不是她想要的曲子,她就给老板哼唱起致爱丽丝的音乐。
老板伸出手比了OK,然后满脸微笑地点点头去拿出了一个正是她想要的。
整个过程他们两人没有一句语言交流,但是因为音乐无国界,无语言障碍,她买到了自己想要的音乐盒。
去年我听了一个节目,名字叫打开古典音乐的正确姿势。第一次觉得,古典音乐并不难。
很多人和我一样,被古典两个字吓住了。认为它高深莫测。
因为,中国的教育模式给人一种思维定式。
每道题都有标准答案,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思想。我们从小受到这样的训练长大,一旦接触到音乐,就有一种先天的冲动,得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也得弄懂这是什么意思?想表达什么?
这么一想,就觉得听音乐好累。于是,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就不多了。
春节前我邀请做餐饮的前辈,几个姐姐到慧居吃饭,路上一个姐姐告诉我,她定了雪峰音乐会的专栏,每天听刘雪峰老师讲古典音乐然后再听上一曲,她说音乐缓缓响起那一刻觉得一天的疲惫都不复存在。所有的劳累全部都烟消云散了。
餐饮人很累,但音乐能治愈。这是我当时给她的总结。
我前阵子看了一本书 《白说》里面有一个章节:当文字结束时音乐响起了。
音乐几乎是无法表达的,但中国人偏偏要去表达。
音乐不是让你去懂,只需要去感受。
弹琴说爱里面说:
"流逝的时光,什么才是永恒?爱,音乐,阅读。"
白岩松原话
"当全世界都向你背过身去的时候,音乐不会。它依然会固执的守在你的身边。
它属于任何人。陪伴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让你知道,你不孤单"
舞台上一对师生,两架钢琴,五名伴唱,演绎了一场关于爱和人生的对弹。或者说,对谈。
盲人钢琴家许哲诚在刚出生没有多久就失明了。他从小对音乐十分敏感,便开始走上学习音乐的道路。后来成为了美国钢琴家范德腾的学生。
演出的舞台上,师生相对坐在两架钢琴前,展现他们生活中学钢琴的片段。
他们从蓝调到古典音乐再到流行音乐,从萧邦到巴赫,他们用指尖和对话给我们上了一堂音乐课。
其中师生二人对谈到激情时都脱了外衣裤,美国老师脱了鞋子在钢琴上配合演奏,师生四手联弹的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其中说到,钢琴家没有钢琴贵的这种对话,还有说尊重艺术家就不要拿赠票看演出,又说道不懂不要装懂,乱鼓掌会破坏掉音乐最美妙的精华。让人大笑之余,又值得我们思考。
当我想写一写那场演出的时候,我就问我女儿,弹琴说爱这部音乐剧给你留下了有什么印象?
她说,老师和他学生脱了衣服脱了鞋争着弹琴那一段,觉得他们的学琴很欢乐。
她说老师很有趣,梦见自己在给总统谈钢琴。
她说我还知道了,蓝调。Blues。是一种音乐。
她说哲诚提问老师,问老师最臭的音乐是什么?老师弹奏了一曲献给爱丽丝,老师认为致爱丽丝这么美好的音乐被放在台湾垃圾车上,做为收垃圾车到来的提醒音乐,于是,音乐变臭了。
哈哈,郑州的洒水车响的是祝你生日快乐。那是不是它成了最"湿"的音乐。
她记住了一句话,如果贝多芬听到会被气得活过来。
我想,从此以后,她大概不会忘记致爱丽丝是贝多芬的曲子。
然后她说,大屏幕上出现,不准拍手,也很有趣。很幽默。
再跟我讲述的时候,她又情不自禁的唱起你是我的眼。
看完回来这一周,我就关于对我自己生活中的音乐和所想用笔做个记录。
2015年的时候我带着当时6岁的女儿去了一趟欧洲,在普罗旺斯一家卖小礼品店门口的橱窗那儿,女儿看上了一个音乐盒。音乐外观是钢琴键的图案,她拿到手上上了发条,转动起来音乐盒就响起了献给爱丽丝这首钢琴曲。
然后她就到店里面找到老板,因为语言不通,她就用手比划着一个音乐盒的上发条的动作,
老板给她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拿出了一个音乐盒。
她一看外观,跟她想要的钢琴琴键不一样。就伸出双手做弹琴的姿势动作。
老板点点头,转身给她拿出来一个外观是钢琴琴键模样的音乐盒。
小姑娘转动发条,音乐从音乐盒里面流淌出来。
她一听不是她想要的曲子,她就给老板哼唱起致爱丽丝的音乐。
老板伸出手比了OK,然后满脸微笑地点点头去拿出了一个正是她想要的。
整个过程他们两人没有一句语言交流,但是因为音乐无国界,无语言障碍,她买到了自己想要的音乐盒。
去年我听了一个节目,名字叫打开古典音乐的正确姿势。第一次觉得,古典音乐并不难。
很多人和我一样,被古典两个字吓住了。认为它高深莫测。
因为,中国的教育模式给人一种思维定式。
每道题都有标准答案,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思想。我们从小受到这样的训练长大,一旦接触到音乐,就有一种先天的冲动,得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也得弄懂这是什么意思?想表达什么?
这么一想,就觉得听音乐好累。于是,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就不多了。
春节前我邀请做餐饮的前辈,几个姐姐到慧居吃饭,路上一个姐姐告诉我,她定了雪峰音乐会的专栏,每天听刘雪峰老师讲古典音乐然后再听上一曲,她说音乐缓缓响起那一刻觉得一天的疲惫都不复存在。所有的劳累全部都烟消云散了。
餐饮人很累,但音乐能治愈。这是我当时给她的总结。
我前阵子看了一本书 《白说》里面有一个章节:当文字结束时音乐响起了。
音乐几乎是无法表达的,但中国人偏偏要去表达。
音乐不是让你去懂,只需要去感受。
弹琴说爱里面说:
"流逝的时光,什么才是永恒?爱,音乐,阅读。"
白岩松原话
"当全世界都向你背过身去的时候,音乐不会。它依然会固执的守在你的身边。
它属于任何人。陪伴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让你知道,你不孤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