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史三国:姜维之九伐中原上

 我来答
白露饮尘霜17
2022-06-02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7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5.5万
展开全部
所谓 「九伐中原」 仅是文学概念,实际参《三国志》载,延熙元年(238)至景耀五年(262),二十四载间,有关姜维北伐之载录,有十余次之多……

《三国志·姜维传》载,‘ 延熙元年(238),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 。’蜀汉在修养四年后,趁曹魏三伐辽东之际屯兵汉中。至此,开启了以蒋琬为主导的北伐时代。

而从 「数率偏军西入」 之语判断,应是数年间的多次作战……

《魏书》即载,‘ 延熙元年(238)九月,蜀阴平太守廖惇,反攻守善羌侯宕蕈营。雍州刺史郭淮遣广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将兵讨惇……奕军为惇所破;赟为流矢所中死 。’

又《郭淮传》云,‘ 正始元年(240),蜀将羌维出陇西。淮遂进军,追至强中,维退 ……’

然则六年间,却是收效甚微。故至延熙七年(244),蒋琬采纳姜维之策略,预备以姜维为先导,经略西凉。

但是 经略西凉 计划,却因蒋琬的逝世而中止,转为以费祎为主导的保境安民,休养生息之策……

故费祎辅政期间,蜀魏皆以小规模冲突为主。参《姜维传》载,‘ 延熙十年(247)……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於洮西 ……’即所谓「洮西之战」。

然文中所述之 「出陇西、南安、金城界」 ,却是略显突兀……

参三国地理而言, 陇西、南安 尚且隶属雍州,与益州比邻。

然 金城 却是隶属凉州,位于陇西、南安以北。姜维欲出兵金城,必须北溯洮水、纵贯陇西郡,方可入金城界。然既然战于 「洮西」 ,即洮水以西,则无需出兵金城……

又参《资治通鉴》延熙十年(247)载,‘ 是岁,雍、凉羌胡叛降汉,汉姜维将兵出陇右以应之 ……’故《姜维传》所载之 「金城」 ,应是指策应西凉诸羌。

且在此期间,姜维数度出兵,与郭淮、夏侯霸交战,策应雍、凉诸羌。

参《郭淮传》云, ‘正始八年(247),讨蜀护军夏侯霸督诸军屯为翅……淮策维必来攻霸,遂入沨中,转南迎霸。维果攻为翅,会淮军适至,维遁退 。’姜维本想浑水摸鱼。

但郭淮并未由狄道东进枹罕,讨伐饿何、烧戈诸羌。

而是南下沨中,姜维故知难而退。以致姜维北上策应诸羌行动受阻,以致饿何、烧戈被斩。

《方舆纪要》岷州卫有云,“ 麴城其地名翅上,亦曰鸟翅,盖翅讹为麴也 。”「为翅」即是麴城,位于洮水以东。故此战并非《姜维传》所载 「洮西之战」 ,但却是前战。

参《华阳国志》所述 「姜维迁卫将军,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战,克之」 ,是在延熙九年(246)冬十一月。

而汶山郡平乱,却是在延熙十年(247),姜维接应治无戴等回返益州之后。

但参《郭淮传》载,‘ 正始九年(248),治无戴围武威,家属留在西海。淮进军趋西海,欲掩取其累重,会无戴折还,与战於龙夷之北,破走之 。’

即治无戴在正始九年(248),尚未归附蜀汉。如此,则与姜维平叛 「汶山平康夷」 的时间相冲突。

「西海」 即青海, 「龙夷」 即海晏县。故郭淮平乱诸羌,应是从狄道一路向西,经枹罕、河关、白土,至龙夷,击败治无戴后,又折返向东讨伐令居白文虎。期间未有姜维北上,兵援诸羌之载。

可见,姜维在麴城未果后,因 「汶山平康夷反」 而退兵平乱。

而姜维的再次出兵,或许是接到治无戴等胡王的求援。

姜维兵出石营,从疆川,乃西迎治无戴,留阴平太守廖化於成重山筑城……而曹魏方面,据《郭淮传》载,郭淮选择 「分兵取之」 。以曹军主力,强攻廖化成重山之城坞。以使姜维 「驰还救化」 ,疲于奔命。

而别遣夏侯霸,阻止姜维与治无戴一众汇合。

「疆川」 即白龙江古称。而 「成重山」 城坞,应在白龙江沿线,且可直通 「沓中」 。即姜维于前方接应羌胡,而廖化于后方,收拢诸羌残余,同时,于城坞守护回返 「沓中」 之通路。

姜维向西平郡方向接应治无戴,于洮水以西与曹军数度交锋,即 「洮西之战」 。而夏侯霸亦是由洮西一路追击,故《郭淮传》载, 「夏侯霸等追维於沓中」 。

虽然《郭淮传》载曰 「皆如淮计」 ,但亦只是实现了基本诉求。

郭淮旨在 「攻敌所必救」 ,即限定了时间,使得姜维在魏国境内,无法自由发挥,但廖化最终守住了 「成重山」 城坞。而姜维亦接应到治无戴等众。一众尽皆脱险,回归蜀汉。

故《华阳国志》则曰,姜维与魏将郭淮、夏侯霸战而 「克之」 。

而 「兵出金城」 ,亦是姜维绕道西平,出兵策应治无戴之举。至于《华阳国志》时间上的误差,则是将姜维前后两次出兵,归而为一所致。

延熙十二年(249),夏侯霸因 「高平陵事变」 而投蜀,姜维见此借机 「复出西平」 ,招降陇西羌胡。

《三国志·陈泰传》有云,‘ 蜀大将军姜维率众依麹山筑二城,使牙门将句安、李歆等守之,聚羌胡质任等寇逼诸郡 。’后曰「麹山之役」。此战姜维依旧采取于边境筑城之策,兵分二路。

然雍州刺史陈泰,并未安郭淮旧策,强攻麴山城坞。

而是采用 「围城断水」 之策。参《陈泰传》载,“ 使泰率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等进兵围之,断其运道及城外流水 。”句安等连番挑战而不应,城中将士困窘交加。

姜维闻讯,则迅速回援牛头山与陈泰军对峙,即麹山所在山区。

陈泰选择坚守,诱敌深入。暗中则南渡白水,循水而东。 「白水」 应指白龙江支流岷江。而 「循水而东」 的目的,或是 宕昌县 。如此,可截断姜维回返武都郡之路径。

同时,遣使请求郭淮向牛头山策应,进率诸军于洮水。

因沿洮水南下,可迅速达至临洮,即岷县。再由岷县南下,可截断姜维回返阴平郡之归路,与陈泰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故姜维在察觉到曹军之动向后,不得不紧急撤退。

不过,姜维却在数日后去而复返,并未就此放弃。

参《邓艾传》云,‘ 维退,淮因西击羌……邓艾则留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而自东袭取洮城 。’那么,姜维去而复返的目的,必是 「麴山城坞」 ,位于八力乡、申都乡附近。

所谓 「自东袭取」 应是自牛头山向东。

以此推之, 「洮城」 应位于理川镇附近。又《邓艾传》载,‘ 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 。’倘若邓艾屯兵于宕昌县,向北 「六十里」 亦在理川镇附近。最终,被邓艾料敌先机,占据此城。

姜维 「不克而还」 ,导致句安、李歆一众孤立无援、粮尽降魏。

后《三国志·后主传》云,‘ 延熙十三年(250),姜维复出西平,不克而还 。’「西平」即西平郡,今西宁市方向。

然参考史文,《姜维传》云‘ 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 。’而《华阳国志·后主传》却道‘ 十二年秋,卫将军维出雍州,不克 。’故所谓「出西平」应是经略方向,而非实指西宁。

旨在联络、拉拢曹魏疆域内的羌、胡部落。经略西凉,以阻断雍、凉通道。

蜀汉北伐之路,始终艰辛而坎坷,犹如刀锋漫步,内外因素豪厘之差,皆会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以致结果迥异。

费祎辅政时期,曹魏朝局震荡,西羌之地多有反复。然则费祎却始终执行固国止戈之策。姜维 「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倘若在此千载难逢之际,经略西凉计划未曾中止。

那么或许夺取西凉,亦并非毫不可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