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封建古代社会里面,帝王的继承人一般都会立长立嫡,这样才是正统。最初唐太宗李世明是立长子李承乾为皇太子的,但是李承乾辜负了唐太宗李世明的厚望,纵情声色犬马。按理说嫡长子死后理应是嫡次子李泰继位,但是很不幸,这个风流倜傥文采出众的皇子没有得到自己亲舅舅长孙无忌的支持。长孙无忌看中的是自己妹妹最小的儿子李治。
唐太宗李世明一生有14个儿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还有九子李治是出自长孙皇后膝下的嫡子。李承乾后来有一次在骑马打猎中不慎摔坏了腿,落下了残疾,加上弟弟们又非常出色,李承乾开始担心自己太子之位不保,便密谋唐太宗李世明的弟弟汉王李元昌发动叛乱。可是他事发失败后便被处死了。
长孙无忌不选择支持李泰除了他年纪较长以外,还有就是李治的性格非常柔弱。对于长孙无忌来说,这个性格柔弱且身体不太好的外甥李治更会好掌控些,最后李泰输给了自己的弟弟李治,最终无缘皇位了。
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还有三子吴王李恪,吴王李恪是一个文武全才。唐太宗李世民很喜欢这个儿子,并且觉得他很像自己,晚年他也有过立李恪为太子的念头,可惜李恪的生母不是长孙皇后。长孙无忌作为大唐开国功勋又是长孙皇后的兄长,代表陇西贵族集团,自然不能接受帝位落在其他皇子身上。长孙无忌多般阻挠最终吴王李恪也无缘皇位。可以说李治能坐上皇位是因为自己舅舅长孙无忌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