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什么?

 我来答
会哭的礼物17
2022-06-22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74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9.9万
展开全部
副标题:《你的灯亮着吗?》读书笔记

“起不来,那再睡会吧。”

“孩子,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这衣服好看吗?“

“这服务态度,真他丫的差。”

“又一个乞讨者,给?不给?”

类似的问题,下一秒可能就会「上演」,上一秒,你还没做好任何「迎接准备」。

虽无「准备」,「完美地解决问题」,达到期许的「理想状态」,一直是你通过行动所努力追求的,而「现实状态」却并不如你意。

「问题是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差距何来?可能「理解」不够。

行动之前,花点时间,「理清」问题,很有必要。

「理清」步骤:

1.知道问题从哪来。

2.明白谁遇到问题,谁去解决。

3.在特定的语义层面去理解问题。

4.试着探究问题的本质。

5. 确定是否真的想解决问题。

一、知道问题从哪来

“君权神授”,你相信吗?为什么?

也许你不信,其实你是「信」的。

“起不来,那再睡会吧”。你可能认为这是惰性所致。

君权神授,惰性致懒,一个天意,一个人性,都如此之抽象,为什么有时候你信后者而不信前者呢?

说到底,都是在回避问题,区别在于一个「积极」回避,一个「消极」回避。

也许你会说,我不是在回避,只是无力去解决问题。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性」能改变吗?

你虽改变不了你认为的「人性」,但可把这「人性」用更清楚明了的来源代替。

“起不来,那再睡会吧”

事后想一想。

是不是昨天晚上睡的太晚?

是不是觉得一个人去跑步无聊?

是不是突然提前早起,生物钟不适应?

是不是最近天气一直不好,跑步决心在慢慢谈化?

··········

现在看看,相比之前问题是不是有所「清晰」。

有时觉的即便「清晰」也「无能无力」。

“可乐杀精”,忍不住要喝,是不是就不能解决某个问题。

貌似有「道理」。自问一下:可乐真的杀精吗?

研究相关资料之后,再来看一看这个问题,说不定又有新的「认识」。当然,一般我们所遇到的,要远比这个问题「复杂」,但本质相同。

有时你可能暂时困惑问题来自哪里,换个具象化的角度,尝试深入研究下,说不定会有新的「收获」。

二、明白谁遇到问题,谁去解决。

“凶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动画片中,柯南总能在众多嫌疑人中,找出真凶,「破解」案件。

如果解决问题如「破案」,你有梳理过涉及问题的各方吗?或者你认为能一眼看出相关涉及人。

可能你从没这个意识,或许是觉得多余,等你有了这个意识之后,会发现「多余」其实并不「多余」,有时候,问题涉及方比你想的要多。

我饿了?你会下意识认为只涉及自己,真的是这样吗?

把涉及人物按供需分解下,食物需求方为「我」,食物提供方为「餐馆 」。「我」中包括自己和其他人(同事、同学、朋友),「餐馆 」中包括老板、服务员、厨师。

你可能会认为,这样做与「谁遇到了问题,谁来解决」有关系吗?

别忘了,破案中还要分析各方动机,接下来则是分析各方诉求。如下:

我:现在一个人吃还是和其他人一起吃。

其他人:现在吃或等下吃或不吃。

饭店老板:人来多点。

服务员:不好伺候的最好去隔壁家。

厨师:现在最好少来点,让我休息下。

仔细看下,是不是当你的诉求和「其他人」的诉求有重合时,即我现在和其他人一起吃,「其他人」也需要现在吃。

在「我」的问题中,此时,遇到问题者就是「我们」,而问题解决者就不单单是你自己,还有其他人,因为你们需要一起商议去哪儿吃。

当你的诉求在不同情况下,又和其他不同的人发生重合,遇到问题的人又会不同,问题的解决者也会相应的不同。

你想要在这家吃,老板也希望你在这家吃,但人太多。又会是一种情况。在实际问题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管怎么说,大部分问题中,问题遭遇者都在解决问题的人员名单中。

而有些问题,可能问题解决者并没有遇到这个问题。

区教育局提议:区内各小学增加每周课时,星期六补课半天,来提高学生成绩。(纯属虚构)

先找涉及问题各方,再分析各方诉求。

市教育局:先看效果。

区教育局:“教育改革,树立榜样,从我开始”。

学校领导:这样,好吗?不好吗?

学校老师:涨工资吗?

小学生:能不这样吗?

部分家长:领导英明。

另一部分家长:领导英明?

食堂大妈:领导有病?

区教育领导需要提高学习成绩吗?他的诉求和学生诉求一致吗?

区教育区需要的可能是政绩,而政绩不等于成绩。

此中,区领导如婚姻大事中的父母一般,直接或间接帮你做决定。若双方诉求是「真」的一致还好,不一致时,就要多加「 注意 」。无论怎样,都不可忘,谁是才是真正的问题遇到者。

可能你认为虽然是小学生遇到了成绩的问题,可这个年龄阶段,学生一般自制力差,能自己解决吗?

不管他们能不能自己解决,当其他人试图去解决时,就要多加「 注意 」,其他人要做的更多是引导,而不是直接帮「问题遇到者」作决定。

据本书统计,在53.27%的情况下,问题都出自问题解决者自己身上,也就是我们自己遇到了问题。那么谁来解决问题呢?看完后,你有没有一点「启发」。

三、在特定的语义层面去理解问题。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不同的「语义层面」去理解事物,结论截然不同。

在实际问题中,如果你理解不到「特定」的「语义层面」,结果会很「惨」的。

“在荷塘月色第七、八自然段中,作者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景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看到此题,并不陌生,学生时代,数次遇到,此时,心里清楚。如果真按自己的理解作了答,得分可想而知。

而高分者所理解的语义层面的特定含义是:关于荷塘月色的第七、八自然段中,作者描绘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我在课上是怎样说的 ?

此时,特定的语义层含义来自特定的背景,了解此时特定的背景:考试,也许就能获得此题新的「理解」。实际中许多问题,也如「此题」。

有要理解背景的问题,就有背景明了的问题,此时,该如何寻找特定的「语义层」呢?

“吵死了,我该搬家吗?”

“吵死了,我不该搬家吗?”

“吵死了,搬家能解决问题吗?”

此时背景很简单:吵。

此时,你或许能理解其「特定语义层的含义」,但不知其「真正原因」,你也许知道其「真正原因」。

“吵死了,我该搬家吗?”需要的可能是一个支持他不搬家的理由。

“吵死了,我不该搬家吗?”需要的可能是一个支持他搬家的理由

“吵死了,搬家能解决问题吗?”需要的可能是一个解决吵闹的方案。

表述方式不同,语义层面的理解也不同。这个问题你可能觉得简单好理解,而实际遇到的其他问题,可能比这复杂,需你好好体会。

如果把思路延伸下,表述直白,不需要体会呢?

“你知道全国有多少台钢琴吗?”

初看,一懵,心想,“纳尼”。

既然在表述方式上体会不到什么,不如换种表述方式。

“你知道全国哪里会有钢琴?”

钢琴厂、乐器店、音乐学院···,之后收集各种不同来源的钢琴数,大概估算下全国钢琴数。

咦!是不是同一问题,换种方式,好理解些了呢?体会不到,就换种「方式」看问题,总会有所发现。

这章说了这么多,如何去「理解」,你「理解」了吗?

四、试着探究问题的本质

西班牙作者索莫萨说过,“你看到的都不是「真相」”。

正如有时,「眼见所见,未必为真」。

“一个人去买钉子,你觉得他的问题是什么?”

“需要钉子。”

“需要钉子?也许是需要墙上那个洞。”

“需要墙上那个洞?也许是需要挂上那幅合照。”

“需要挂上那副画?也许是需要看到合照的愉悦感。”

“需要看到合照之后的愉悦感?也许是需要愉悦感带来的一天好心情”

···············

此处,根据场景的不同,延伸下去,会引出无数「需求可能」,便也带来「无数问题」,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问题的尽头在哪里。

也许你会说:“直接去问他本人不就好了吗?”

真的是这样吗?你自问下,手机给你带来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什么是真正的问题?也许永远「触不可及」,但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说不定就能「碰」到它一下。

五、 确定是否真的想解决问题。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你出过「手」吗?或者你出过几次「手」?

有人向你施舍,你出手吗?

老人发病倒地,你出手吗?

再延伸一下,有人当街抢劫,你出手吗?

视频: 目击女性遇袭 你会出手相助吗?

仔细想想,其实那双手并不那么容易伸出来。

你是否会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即可。

长期饮食不节制并没规律好吗?

一天到晚刷朋友圈好吗?

一读书就走神好吗?

这些问题你遇到过吗?你是否又「真」的想解决?

有时,「看上去」是真的想去解决某些问题,但那仅仅是「看上去」。

自己瘦十斤的样子,你知道吗?不知道,也许你觉的现在还能再吃点什么。

合理利用时间的益处,你知道吗?不知道,也许你觉的现在还能刷会朋友圈。

看书能给你真正带来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也许你觉的还能再想点其他「有趣」的事。

这些问题你遇到过吗?你是否又「真」的「看上去」想解决?

有些问题,真的想解决时,突然发现,它已经和你的「生活」融为一体了。

是否已习惯室友的鼾声?

是否已习惯窗外嘈杂的车声?

是否已习惯这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活?

这些问题,反复出现,刺激着你,蓦然回首,已然不见。便也无「真的想解决」一说,

看吧,有时你虽然遇到了问题,但并不是真正的想去解决它,也许「这并不是一个问题」。

到此,你渐觉「糊涂」,没关系,「明白」来自「糊涂」。

正如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