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牙痛
展开全部
1、牙痛灸左手阳明脉。
2、牙痛用苦参药煮汤来漱口,可以退火、清热、消炎、止痛。
3、苦参是一个寒凉的药,牙齿问题关乎于肾,如果经常用苦参漱口,肾就会越来越虚寒,腰就会痛。
4、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牙齿之痛,因胃中湿热上出于牙龈之间,适被风寒或饮冷所郁,则湿热不得外达,故作痛也。寒是标,故外用辛温擦漱之药;热是本,故内服辛凉散热之剂。牙痛用梧桐泪为末,少加麝香擦之。牙大痛,必用胡椒、荜茇能散其中浮热,间以升麻、寒水石,佐以辛凉荆芥、薄荷、细辛之类。若用清凉药,便使痛不开。必须从治,如荜茇、川芎、薄荷、荆芥、细辛、樟脑、青盐之类。
5、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的角度看待牙痛:牙齿痛很可能是因为牙齿受了风寒,乃至于把牙齿束住了,本来牙齿要排放的热气就排不出来了,然后就闷在里面然后牙龈就烂掉。
6、苦参是一个角度的思考:清热、消炎;细辛是另外一个角度的思考:牙齿属于肾,肾的麻黄汤就是细辛。所以用细辛煮水漱口,就可以把牙痛打通。
7、华佗先生治牙痛的方:
不知着者,托名孙思邈注《华佗临症神方.华佗治牙痛要诀》。
宜辛散,忌凉遏。
世传华先生治牙痛︰“一撮花椒水一盅,细辛白芷与防风。浓煎漱齿三更后,不怕牙痛风火虫。”实则先生之医术,虽本乎仙人,其用药则由己。如宜辛散,忌凉遏,即治百般牙痛之秘诀也。故知治病不必拘定汤药,盖汤药可伪造,可以假托,且当视其病之重轻,人之虚实,时之寒燠,而增减之。故有病同药同,而效与不效异。医者于此,宜知所酌夺矣。(孙思邈注)
8、《御药院方》的“漱口沉香散”。
元.许国祯《御药院方》:漱口沉香散
治牙槽热毒之气冲发,齿齗肿痛,或疮,或差,或发,并宜服之。
香附子八两,沉香、升麻各一两,华细辛半两。
上为细末,每用二钱,水一大盏同煎至三两沸,去滓温漱,冷吐,误咽不妨,不计时候,日用三四次。
9、陈希夷刷牙药进华山,陈希夷先生牢牙乌发鬓药,原在碑记上有此方。
牢牙齿,乌髭鬓。
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熟地黄,细辛荷蒂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炼,研熬将来使最良,擦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
上件十味各二两,除青盐一味外,其余药味并锉碎,用一新瓦罐儿内尽盛其药,又用瓦子盖合,罐儿口子以麻索子系定,上用盐泥固济,约厚半寸许。晒干,穿一地坑子,方阔二尺,约深七寸,先放一新方砖,后安放药罐子,以口向下坐,用木炭火一和烧令透,后青烟出,稍存其性。去火,放经宿,取药出,煞研为细末。每用刷牙子蘸药少许刷上下牙齿,次用温水漱之,每日早晨、临卧时用一次于内。旱莲叶如马齿花,如星宿。升麻形如鸡骨,其色青绿。
10、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遗山牢牙散
王汉卿所传方。云:折太守得之于李节使。折得此方,九十余岁,牙齿都不曾疏豁,及无疼痛。汉卿今八十九岁,食肉能齿决之,知此方如神也。
茯苓、石膏、龙骨各一两,寒水石、白芷各半两,细辛三钱,石燕子大者一枚,小者用一对。上七味为末,早辰用药刷牙,晚亦如之。
11、牙龈肉退掉,是因为阳明火旺造成阴虚,用竹叶石膏汤来滋阴。
12、比较严重的牙齿牙根露出来的话,中国比较代表性的方剂是这个柳枝汤。 宋.王怀隐、陈昭遇 等《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 柳枝汤
治齿根出露,摇动疼痛,宜含柳枝汤方:
柳枝一握,切,地骨皮、细辛、防风去芦头、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蔓荆子,以上各一两(※一方另有青盐半两)
上件药,都细锉和匀,每用一两,以水一大盏、酒一盏,同煎至一盏,去滓,热含就于患处。
13、清.陈士铎《辨证录.牙齿痛门六则》
(1)痛到要哭、涕泪俱出,治牙仙丹:玄参、生地。“脏”有火都是虚火,“腑”有火是实火。玄参、生地等于是凉肾火的药,如果是心包火就加黄莲、肝火就加栀子、胃火加石膏、脾火加知母、肺火加黄芩、肾火加熟地。
(2)蛀牙蛀穿的痛。用五灵脂、白薇、细辛、骨碎补这些去漱口。
(3)牙痛久了,上下牙床都腐烂了,变成没有办法吃饭、日夜呼号,是胃火太盛了,是阳明火。用仲景方的竹叶石膏汤,再加上一些其他清热散火的药。
(4)牙齿到了晚上特别痛,代表肾脏不能收纳阳气,肾火浮越上来了。用“引火归源法”,煎一大锅的八味地黄汤放冷了喝。六味药:熟地黄跟泽泻是可以把药引入肾经;山药跟茯苓可以把药引入脾经;山茱萸跟牡丹皮可以把药引入肝经。
(5)牙痛是一开口吹风就会痛得不得了,闭起嘴巴就觉得好一点。这是牙齿受风邪了、所以束住了在发热,要用升麻、白芷再加一些细辛然后再加一些补药,即麻黄汤、桂枝汤证。
(6)上下牙都痛,然后张开嘴巴吹凉风比较不痛,闭起嘴巴就很难过。代表牙齿不是被风寒之邪所伤,是被闷住了。要祛湿来治牙痛。
2、牙痛用苦参药煮汤来漱口,可以退火、清热、消炎、止痛。
3、苦参是一个寒凉的药,牙齿问题关乎于肾,如果经常用苦参漱口,肾就会越来越虚寒,腰就会痛。
4、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牙齿之痛,因胃中湿热上出于牙龈之间,适被风寒或饮冷所郁,则湿热不得外达,故作痛也。寒是标,故外用辛温擦漱之药;热是本,故内服辛凉散热之剂。牙痛用梧桐泪为末,少加麝香擦之。牙大痛,必用胡椒、荜茇能散其中浮热,间以升麻、寒水石,佐以辛凉荆芥、薄荷、细辛之类。若用清凉药,便使痛不开。必须从治,如荜茇、川芎、薄荷、荆芥、细辛、樟脑、青盐之类。
5、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的角度看待牙痛:牙齿痛很可能是因为牙齿受了风寒,乃至于把牙齿束住了,本来牙齿要排放的热气就排不出来了,然后就闷在里面然后牙龈就烂掉。
6、苦参是一个角度的思考:清热、消炎;细辛是另外一个角度的思考:牙齿属于肾,肾的麻黄汤就是细辛。所以用细辛煮水漱口,就可以把牙痛打通。
7、华佗先生治牙痛的方:
不知着者,托名孙思邈注《华佗临症神方.华佗治牙痛要诀》。
宜辛散,忌凉遏。
世传华先生治牙痛︰“一撮花椒水一盅,细辛白芷与防风。浓煎漱齿三更后,不怕牙痛风火虫。”实则先生之医术,虽本乎仙人,其用药则由己。如宜辛散,忌凉遏,即治百般牙痛之秘诀也。故知治病不必拘定汤药,盖汤药可伪造,可以假托,且当视其病之重轻,人之虚实,时之寒燠,而增减之。故有病同药同,而效与不效异。医者于此,宜知所酌夺矣。(孙思邈注)
8、《御药院方》的“漱口沉香散”。
元.许国祯《御药院方》:漱口沉香散
治牙槽热毒之气冲发,齿齗肿痛,或疮,或差,或发,并宜服之。
香附子八两,沉香、升麻各一两,华细辛半两。
上为细末,每用二钱,水一大盏同煎至三两沸,去滓温漱,冷吐,误咽不妨,不计时候,日用三四次。
9、陈希夷刷牙药进华山,陈希夷先生牢牙乌发鬓药,原在碑记上有此方。
牢牙齿,乌髭鬓。
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熟地黄,细辛荷蒂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炼,研熬将来使最良,擦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
上件十味各二两,除青盐一味外,其余药味并锉碎,用一新瓦罐儿内尽盛其药,又用瓦子盖合,罐儿口子以麻索子系定,上用盐泥固济,约厚半寸许。晒干,穿一地坑子,方阔二尺,约深七寸,先放一新方砖,后安放药罐子,以口向下坐,用木炭火一和烧令透,后青烟出,稍存其性。去火,放经宿,取药出,煞研为细末。每用刷牙子蘸药少许刷上下牙齿,次用温水漱之,每日早晨、临卧时用一次于内。旱莲叶如马齿花,如星宿。升麻形如鸡骨,其色青绿。
10、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遗山牢牙散
王汉卿所传方。云:折太守得之于李节使。折得此方,九十余岁,牙齿都不曾疏豁,及无疼痛。汉卿今八十九岁,食肉能齿决之,知此方如神也。
茯苓、石膏、龙骨各一两,寒水石、白芷各半两,细辛三钱,石燕子大者一枚,小者用一对。上七味为末,早辰用药刷牙,晚亦如之。
11、牙龈肉退掉,是因为阳明火旺造成阴虚,用竹叶石膏汤来滋阴。
12、比较严重的牙齿牙根露出来的话,中国比较代表性的方剂是这个柳枝汤。 宋.王怀隐、陈昭遇 等《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 柳枝汤
治齿根出露,摇动疼痛,宜含柳枝汤方:
柳枝一握,切,地骨皮、细辛、防风去芦头、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蔓荆子,以上各一两(※一方另有青盐半两)
上件药,都细锉和匀,每用一两,以水一大盏、酒一盏,同煎至一盏,去滓,热含就于患处。
13、清.陈士铎《辨证录.牙齿痛门六则》
(1)痛到要哭、涕泪俱出,治牙仙丹:玄参、生地。“脏”有火都是虚火,“腑”有火是实火。玄参、生地等于是凉肾火的药,如果是心包火就加黄莲、肝火就加栀子、胃火加石膏、脾火加知母、肺火加黄芩、肾火加熟地。
(2)蛀牙蛀穿的痛。用五灵脂、白薇、细辛、骨碎补这些去漱口。
(3)牙痛久了,上下牙床都腐烂了,变成没有办法吃饭、日夜呼号,是胃火太盛了,是阳明火。用仲景方的竹叶石膏汤,再加上一些其他清热散火的药。
(4)牙齿到了晚上特别痛,代表肾脏不能收纳阳气,肾火浮越上来了。用“引火归源法”,煎一大锅的八味地黄汤放冷了喝。六味药:熟地黄跟泽泻是可以把药引入肾经;山药跟茯苓可以把药引入脾经;山茱萸跟牡丹皮可以把药引入肝经。
(5)牙痛是一开口吹风就会痛得不得了,闭起嘴巴就觉得好一点。这是牙齿受风邪了、所以束住了在发热,要用升麻、白芷再加一些细辛然后再加一些补药,即麻黄汤、桂枝汤证。
(6)上下牙都痛,然后张开嘴巴吹凉风比较不痛,闭起嘴巴就很难过。代表牙齿不是被风寒之邪所伤,是被闷住了。要祛湿来治牙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