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早上爬楼听了逗老师的分享,逗是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当了很多年班主任,她在亲爱的生活分享了很多次时间管理,很受启发,这次四月老师请来逗老师做养育孩子的分享,特别期待。
逗分享四个大学生的故事:
学生一:是市中考状元,父母都是很有成就的人,妈妈是老师,在体制内做到学校最高领导者,爸爸也是老师,后来离开了体制,自己创业,在行业里非常成功,父母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事业而忽略了孩子,而是对孩子的教育特别用心,主要是爸爸,陪孩子练武,读资治通鉴,给孩子很多鼓励和肯定,与孩子的历届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这个孩子上了大学后,沉迷游戏,大二时孩子爸放下自己老家的事业来北京陪读,这个孩子后来毕业了也上了研究生,但离优秀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逗老师说这个孩子给她最大的触动是:跟他父亲的交流中知道了很多他父亲的成长经历,知道了很多他的养育方式。我当时的感触是,这么棒的养育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逗老师说:这个孩子的经历深深地触动了我对养育孩子的想法。养育孩子这件事情真的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有时候你会发现,养育孩子最后的结果就是徒劳一场,无论你做什么,他其实还是本来的样子。
那时候我萌生这样一种想法,也许正确的养育方式是不要刻意去养育,顺应孩子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们只要按照本能提供衣食住行和一个还算和谐的家庭就可以了。
这个故事也给我很多思考,人是多么复杂而又独特的个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黄豆的种子,如果会长,长出来的只会是黄豆。但是人不一样,虽然也属于人类,但是每个人都会千差万别,基因,遗传会有一些相似,但还有无以计数的细胞,是不同的。这些细胞又会在每时每刻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常常会发出感叹:这个人怎么会变成这样了?我们用一种固定的或者呈线性增长的思维看待一个人,优秀的人会一直优秀甚至更优秀。如果优秀的人变得差,就会觉得很难理解。肥沃的土壤,怎么会长出瘦弱的植物呢?
很多年前看过一本书,叫《教养的迷思》,真的是给我很大的震撼。例如书里最震撼人的一个观点: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孩子的社会化不是家长帮助完成的。
以下部分内容( 黑体字 )摘抄的是一个书友的书评:
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挑战了当下最流行的育儿观点:“教养假设”。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哈里斯给出的答案是:家长对孩子的人格不会产生持久的影响,也不会对他们走出家门后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这和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大于学校教育,从一个孩子可以看出背后的父母是什么样……等等这些观点,简直背道而驰,我怀着怀疑和震惊看完这本书的,但看完又觉得有理有据。
哈里斯所批判的“教养假设”究竟是什么?“教养假设”是指这样一类观点,即除了基因以外,影响孩子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家长的教养方式。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育儿理论和书籍都是基于这一假设形成的。
最突出的教养假设观点是认为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在出生的那一刻所有婴儿间毫无差异,之所以长大后会有形形色色、性格迥异的人,那是因为父母的后天教养所致。父母在孩子婴幼儿期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形成有着近乎决定性的影响。
把教养假设理论贯彻的最为极致的例子之一,就是行为主义大师约翰-华生的实验。他曾夸下海口地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让我在特定世界中将他们抚养成人。我保证随机挑选一个,就能把他训练成我想让他变成的行家。”幸好没有真的给他这么一群婴儿,他最大的成就也只是成功让一位名叫阿尔伯特的孤儿对一切毛绒绒的东西感到恐惧,包括圣诞老人。
或许你会说以上的观点太过于极端,你不认同婴儿的白板论。就拿小婴儿来说,有些婴儿就是高需求宝宝,别的孩子几个月就能晚上睡完整的觉了,你家的孩子一岁多了一晚还要起三四趟。不可能一样嘛。好的,既然你不认同婴儿的白板论,那么是否认同以下的教养假设观点呢?
1、如果父母对孩子诚实、友善和体贴,他们的孩子同样也会诚实、友善和体贴。即,家长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孩子会完全模仿家长的所有行为。所以如果发现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那么一定是因为家长自己也没有做好。
2、如果父母在家里经常打骂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在父母面前战战兢兢,等他长大后,他在人际交往中也会不自信,对人唯唯诺诺。所以父母不能打骂孩子,要多鼓励孩子,这样他才能变得自信,乐观。
3、如果父母没有为孩子提供一个完整的家,他们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多半也过得不好。---这一条比较常见,好多感情破裂的夫妻没有离婚的原因大多是“为了孩子”。
4、你现在经受的很多痛苦,比如自卑、惧怕同人交谈、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等都是你的原生家庭造成的,是因为你的父母在家里营造的“专制”氛围,让你凡事都要听从父母的意见,由着父母安排好你的生活。他们有“罪”,都是他们的错。
5、坚信通过一定的教养方式,父母能够把孩子培养和塑造成他们期望的样子。
……
以上列举的这些观点中,你认同哪些呢?你是否觉得父母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不可逆转的、绝对权威的影响?
哈里斯对这一观点持强烈质疑,她认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是遗传基因,她不相信这种发生在家庭中的学习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行为规范。她认为家里学的东西与外面的世界无关。
《教养的迷思》一书虽是对“教养假设”的挑战,但也千万不要因“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来自基因遗传”、“父母的影响远小于孩子的同辈对他的影响”等结论而觉得这下可以两手一摊,不用管教孩子了。“反正我怎么对待孩子都不会影响他的性格塑造,我的言行举止对他都毫无影响。”如果这样想,那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否认教养假设并非否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本书的观点更像是一道松动了“教养假设”这个扣在父母头上的紧箍咒的咒语,让父母不再因孩子行为上的不合时宜、性格上些许的特立独行而深深自责,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让父母不再抱有必须要将孩子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样子的想法。
这本书批判的是“将教养假设作为武器来指责普普通通的父母,因为他们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如父母的愿。”这件事情,对于那些极少数特别可怕的家庭(比如存在虐待孩子的情况)教养假设可能仍是成立的。
那知晓了以上观点后,父母能做什么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首先,父母有选择孩子同辈的权利,这是他们决定孩子未来生活的方式之一。虽然父母对孩子友谊的影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缩小,但至少在孩子童年时期,父母可以决定孩子的同伴是谁。
其次,若孩子在一个群体里所处的地位最低,会受到地位高的孩子的欺负,父母可以采取行动来改变这种情况,比如说换个学校或搬家。
再次,父母会影响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为孩子提供知识和训练,从而让孩子走出家门后能应付外面的世界。至于孩子最终会保留哪些行为这就不由父母说的算了。
最后,父母虽然没办法决定外面的世界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是却有很大的权力决定他们在家里是否快乐。
爱你的孩子,因为孩子很可爱,不是因为你认为他们需要爱。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教给他们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轻松点,他们将来如何并不能反映出你对他们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完美,也不能毁灭他们。他们是属于明天的。
再回头看逗老师分享的第一个学生的故事,对《教养的迷思》里的观点,有了很深刻的理解。
逗分享四个大学生的故事:
学生一:是市中考状元,父母都是很有成就的人,妈妈是老师,在体制内做到学校最高领导者,爸爸也是老师,后来离开了体制,自己创业,在行业里非常成功,父母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事业而忽略了孩子,而是对孩子的教育特别用心,主要是爸爸,陪孩子练武,读资治通鉴,给孩子很多鼓励和肯定,与孩子的历届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这个孩子上了大学后,沉迷游戏,大二时孩子爸放下自己老家的事业来北京陪读,这个孩子后来毕业了也上了研究生,但离优秀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逗老师说这个孩子给她最大的触动是:跟他父亲的交流中知道了很多他父亲的成长经历,知道了很多他的养育方式。我当时的感触是,这么棒的养育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逗老师说:这个孩子的经历深深地触动了我对养育孩子的想法。养育孩子这件事情真的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有时候你会发现,养育孩子最后的结果就是徒劳一场,无论你做什么,他其实还是本来的样子。
那时候我萌生这样一种想法,也许正确的养育方式是不要刻意去养育,顺应孩子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们只要按照本能提供衣食住行和一个还算和谐的家庭就可以了。
这个故事也给我很多思考,人是多么复杂而又独特的个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黄豆的种子,如果会长,长出来的只会是黄豆。但是人不一样,虽然也属于人类,但是每个人都会千差万别,基因,遗传会有一些相似,但还有无以计数的细胞,是不同的。这些细胞又会在每时每刻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常常会发出感叹:这个人怎么会变成这样了?我们用一种固定的或者呈线性增长的思维看待一个人,优秀的人会一直优秀甚至更优秀。如果优秀的人变得差,就会觉得很难理解。肥沃的土壤,怎么会长出瘦弱的植物呢?
很多年前看过一本书,叫《教养的迷思》,真的是给我很大的震撼。例如书里最震撼人的一个观点: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孩子的社会化不是家长帮助完成的。
以下部分内容( 黑体字 )摘抄的是一个书友的书评:
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挑战了当下最流行的育儿观点:“教养假设”。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哈里斯给出的答案是:家长对孩子的人格不会产生持久的影响,也不会对他们走出家门后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这和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大于学校教育,从一个孩子可以看出背后的父母是什么样……等等这些观点,简直背道而驰,我怀着怀疑和震惊看完这本书的,但看完又觉得有理有据。
哈里斯所批判的“教养假设”究竟是什么?“教养假设”是指这样一类观点,即除了基因以外,影响孩子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家长的教养方式。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育儿理论和书籍都是基于这一假设形成的。
最突出的教养假设观点是认为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在出生的那一刻所有婴儿间毫无差异,之所以长大后会有形形色色、性格迥异的人,那是因为父母的后天教养所致。父母在孩子婴幼儿期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形成有着近乎决定性的影响。
把教养假设理论贯彻的最为极致的例子之一,就是行为主义大师约翰-华生的实验。他曾夸下海口地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让我在特定世界中将他们抚养成人。我保证随机挑选一个,就能把他训练成我想让他变成的行家。”幸好没有真的给他这么一群婴儿,他最大的成就也只是成功让一位名叫阿尔伯特的孤儿对一切毛绒绒的东西感到恐惧,包括圣诞老人。
或许你会说以上的观点太过于极端,你不认同婴儿的白板论。就拿小婴儿来说,有些婴儿就是高需求宝宝,别的孩子几个月就能晚上睡完整的觉了,你家的孩子一岁多了一晚还要起三四趟。不可能一样嘛。好的,既然你不认同婴儿的白板论,那么是否认同以下的教养假设观点呢?
1、如果父母对孩子诚实、友善和体贴,他们的孩子同样也会诚实、友善和体贴。即,家长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孩子会完全模仿家长的所有行为。所以如果发现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那么一定是因为家长自己也没有做好。
2、如果父母在家里经常打骂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在父母面前战战兢兢,等他长大后,他在人际交往中也会不自信,对人唯唯诺诺。所以父母不能打骂孩子,要多鼓励孩子,这样他才能变得自信,乐观。
3、如果父母没有为孩子提供一个完整的家,他们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多半也过得不好。---这一条比较常见,好多感情破裂的夫妻没有离婚的原因大多是“为了孩子”。
4、你现在经受的很多痛苦,比如自卑、惧怕同人交谈、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等都是你的原生家庭造成的,是因为你的父母在家里营造的“专制”氛围,让你凡事都要听从父母的意见,由着父母安排好你的生活。他们有“罪”,都是他们的错。
5、坚信通过一定的教养方式,父母能够把孩子培养和塑造成他们期望的样子。
……
以上列举的这些观点中,你认同哪些呢?你是否觉得父母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不可逆转的、绝对权威的影响?
哈里斯对这一观点持强烈质疑,她认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是遗传基因,她不相信这种发生在家庭中的学习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行为规范。她认为家里学的东西与外面的世界无关。
《教养的迷思》一书虽是对“教养假设”的挑战,但也千万不要因“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来自基因遗传”、“父母的影响远小于孩子的同辈对他的影响”等结论而觉得这下可以两手一摊,不用管教孩子了。“反正我怎么对待孩子都不会影响他的性格塑造,我的言行举止对他都毫无影响。”如果这样想,那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否认教养假设并非否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本书的观点更像是一道松动了“教养假设”这个扣在父母头上的紧箍咒的咒语,让父母不再因孩子行为上的不合时宜、性格上些许的特立独行而深深自责,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让父母不再抱有必须要将孩子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样子的想法。
这本书批判的是“将教养假设作为武器来指责普普通通的父母,因为他们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如父母的愿。”这件事情,对于那些极少数特别可怕的家庭(比如存在虐待孩子的情况)教养假设可能仍是成立的。
那知晓了以上观点后,父母能做什么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首先,父母有选择孩子同辈的权利,这是他们决定孩子未来生活的方式之一。虽然父母对孩子友谊的影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缩小,但至少在孩子童年时期,父母可以决定孩子的同伴是谁。
其次,若孩子在一个群体里所处的地位最低,会受到地位高的孩子的欺负,父母可以采取行动来改变这种情况,比如说换个学校或搬家。
再次,父母会影响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为孩子提供知识和训练,从而让孩子走出家门后能应付外面的世界。至于孩子最终会保留哪些行为这就不由父母说的算了。
最后,父母虽然没办法决定外面的世界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是却有很大的权力决定他们在家里是否快乐。
爱你的孩子,因为孩子很可爱,不是因为你认为他们需要爱。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教给他们你所知道的一切。放轻松点,他们将来如何并不能反映出你对他们的照料,你既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完美,也不能毁灭他们。他们是属于明天的。
再回头看逗老师分享的第一个学生的故事,对《教养的迷思》里的观点,有了很深刻的理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