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之道德

 我来答
新科技17
2022-07-21 · TA获得超过591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5.4万
展开全部
说起儒家道德,很多人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封建遗留,不过是伪君子的道貌昂然。现代社会要解放“天性”,仿佛表露恶才是真实的自己,崇尚人性本恶。近两百年我们被强盗逻辑洗脑严重,把弱肉强食当做人类社会的圭臬,但是纵观千年横看中外,但凡有点深度的思想有点高度的文明都不赞成这个标准,因为就社会性而言,那是退步的。所以,每个文明都会建立道德体系。那真正儒家之道德从何而立?

这里用“真正”二字,就说明有假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现代人抛弃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统治者为了某些政治目的把“假的”当做“所有的”来批判,使得“真的”也一起被抛弃了。那什么是假道德?举个例子,和稀泥的老好人就是假道德。没有原则,没有立场,墙头草,到处好,看似对谁都好,实则流弊无穷。孔夫子就批评过这种人:“子曰:‘乡愿,德之贼也。’”似忠似廉,却媚俗趋时。

那真道德是什么?又从何而立?看子思著的《中庸》,开头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不要望文生义,以为说天命就是宿命论,就是迷信了。儒家之精髓,就在中庸与大学之开端,难也难在这里。吾尝有戏论,学其他的要钱,学国学要命。不是真要人死,而是国学之精髓与主线是要体悟自他的生命智慧,而不是摇头换脑、点头哈腰能够学到的。所以传统教育从小要教洒扫与应对,要学会主动的态度,安定的心理,下一步才教进退。进退并非体现人的狡黠,而是体悟自己生命,遵循自然与社会的规律,达到己与他与物的和谐。

回过头来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我们这个生命的出现,不是无中生有没有来源的,不是上帝造的女娲捏的,也不仅仅是父母生的。儒家虽不尽明了,但也有几分感悟,佛家说得通透,人人本有之性,不假外求,由于各个条件的聚合,显现出我们这个人的生命,所以我们吃饭睡觉凡有活动,无不是我们本有之性在起作用。我们又出生在这个社会里,父子、夫妇、朋友、上下级关系、乃至与环境和其他生命的关系,这些本来就有,不是哪个能强加的,也不是哪个能灭掉的。既然这样,就会有相处的方式与准则,父子有亲有孝,夫妇分工不同,和以处之,朋友和上下级则有信有忠,信于人,忠于事;面对生命则有仁爱。这样各得其宜,叫做“义”;这样截然不乱,叫做“礼”;这样明鉴事物,一毫不乱,叫做“智”。道德体系的根源在这里。古代的智者只是帮我们理清楚,拈出来。由于我们习惯自私自利,被外物染杂,不知道我们的明明朗朗的本性,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好这些天生就有的关系,所以智者建立道德体系,忠孝廉洁,仁义礼智,来教我们回归体悟生命的和谐。所以《中庸》说:“修道之为教”。这也是做老师的一个使命。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仅仅教授一点点技巧,把道德理解得很低俗,不能在人格上正面影响学生,不能告诉学生体悟生命和谐的这个主线,是不称职的。学国学,首先要明白的就是这个。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