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的礼仪
关于握手的礼仪
握手是社会交往中常见的礼节,在见面、告别等很多场合都需要使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握手的礼仪,欢迎大家阅读。
两人相向,握手为礼,是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礼节。不仅熟人、朋友,连陌生人、对手,都可能握手。握手常常伴随寒暄、致意,如你(您)好、欢迎、多谢、保重、再见等。握手礼含义很多,视情而定,分别表示相识、相见、告别、友好、祝贺、感谢、鼓励、支持、慰问等不同意义。
次序
与人握手,必须注意伸手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说,长者、尊者与年幼、晚辈,应由长者、尊者先伸手;上级与下级,由上级先伸手;学生与老师,由老师先伸手;女士、男士,由女士先伸手。如女士不伸手、无握手之意,男士点头致意即可。已婚者、未婚者,由已婚者先伸手。社交场合,先到者、后到者,由先到者先伸手;客人到达,主人主动握客人的手;客人告辞,则客人先伸手。当然对这些基本规矩,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领导者到基层视察,群众会争先恐后与之握手,领导者就应该尽量满足。
一人需与多人握手,要遵循由尊而卑的顺序。社交、休闲场合,握手次序,主要考虑年纪、性别等因素,年长者、女士为先;而公务场合,则更看重身份、职务,高者为先。同时,与人握手,要注意与对方互动。伸手过早,有时可能会陷于被动;过迟,则显得高傲无礼。
方法
与人握手,双方应相向而立,距离约60厘米。过远,会显得生疏,过近,则会感到拥挤。握手时,上身微微前倾,头微低,右手伸出时,四指并拢,拇指上仰,手掌与地面垂直,目视对方,神情专注,面带笑容,向对方致意。掌心向上,表谦恭;掌心向下,有轻慢之嫌。与亲密朋友握手,虎口契合,可适当用力,上下抖动(非左右摆动)。如果伸手无力,手指僵硬,不握对方手掌,只触及对方手指,则是轻慢对方。男女相握,只握四指,不可契合太紧,力量要小些。
双手与人相握,常见于至亲之间;有要事拜托对方,除右手外,再加左手,盖住对方右手。握手时,用左手扶对方右手腕,或对方右肩膀,表示关心、信赖;握手与拥抱或贴面礼连续进行,其含义更加深沉、热烈。握手时应脱帽,但因天冷不能脱帽时,可用左手将帽檐往上轻轻一抬。握手时间一般掌握在3-5秒钟,而久别重逢,可适当延长些时间。
忌讳
握手忌讳不看时机和场合,如正在打电话,或刚从厕所出来,就不可上前握手。握手时不可敷衍、东张西望,或跟甲握手,又同乙打招呼。除残疾者外,一般不用左手相握,特别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们,认为左手不洁,更忌讳使用左手。男士不可戴手套或用不洁、出汗之手与人相握。女士若着长纱手套,不必脱手套握手。穆斯林妇女不与男人握手,男士如果想与其打招呼,点头致意即可。
与西方人士握手时,避十字交叉,因为容易让人想起墓地上的十字架。戴墨镜与人握手时,要把墨镜摘下。军人着军服与人握手时,可戴手套,也不必摘帽子,不过,国际流行的惯例是,应先行军礼,再握手。握手时,不可左手持物或将左手插在裤袋里。一般情况下,坐着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除长辈、女士外,握手时都应起立。忌双手长时间紧握别人手不放,问候、寒暄没完没了。见面与告辞时,不要跨门槛握手。与人握手后,避免立刻用纸巾、手绢擦手或洗手。握手时,避免嘴里有食物或吸烟。拒绝与人握手比较罕见,要慎重处置。外交谈判、提抗议,即使进行了激烈争吵,也应握别。
握手礼与孙中山
握手礼据说源自欧洲,自辛亥革命后传入我国。孙中山认为,在我国流行了数千年的.跪拜礼,是封建等级礼教制度的象征,推翻满清封建统治,一定要摧毁它的礼制。用新式的体现平等理念的握手礼取代跪拜礼,是辛亥革命任务的一部分。早在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同盟会,规定入盟“同志相见之握手暗号”,并亲自教导会员如何行握手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