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的成因
展开全部
对于经济周期这一个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多种解释,但大体上可以分为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和外生经济周期理论两类。
1、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因素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这类理论并不否认经济体系外部因素对经济的冲击作用,但它强调经济中这种周期性波动是经济体系内的因素引起的。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包含许多理论。
(1)乘数—加速模型的基本思想
乘数—加速模型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该模型在试图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结合在一起对经济周期作出解释的同时,特别强调投资变动的影响。假设收入增长时,人们会购买更多的产品和劳务,从而整个社会的产品和劳务销售数量增加。销售量的增长会促进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而投资的增长又使国民收入增长,从而销售数量再次上升。如此循环往复,国民收入不断增大,于是使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
然而,社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收入的增长迟早会达到资源所能容许的峰顶。一旦经济达到经济周期的峰顶,收入不再增长,从而销售量也不再增长。销售量增长的停止意味着投资量的下降。由于投资的下降,收入减少,从而销售量也因之而减少。又根据加速原理,销售量的减少使得投资进一步地减少,而投资的下降又使国民收入进一步下降。如此循环往复,国民收入会持续下降。这样,社会便处于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收入的持续下降使社会最终达到经济周期的谷底。这时,由于衰退阶段的长时期负投资,生产设备的逐年减少,仍在经营的一部分企业会感到有必要更新设备,这样,投资开始增加,收入开始上升,上升的国民收入通过加速原理又一次使经济进入扩张阶段,于是,一次新的经济周期又开始了。
(2)纯货币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大和紧缩信用所造成。在发达的市场体系中,流通工具是指银行的各种信用工具,商人运用的资本主要来自于银行信用。当银行体系降低利率、扩大信用时,商人就会向银行增加借款,从而增加向生产者的订货。这样就引起了生产的扩张和收入的增长,而收入的增长又引起对商品需求的增加和物价上升,经济活动继续扩大,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但是银行扩大信用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银行体系被迫停止信用扩张,转而收缩信用时,商人得不到贷款,就会减少订货,由此出现了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进入了萧条阶段。在萧条时期,资金逐渐回到银行,银行可以通过某些途径来扩大信用,促进经济复苏。根据这一理论,其他非货币因素也会引起局部的萧条,但只有货币因素才能引起普遍的萧条。
(3)投资过度理论
该理论认为,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导致了投资的增加,这种增加会引起经济繁荣,繁荣首先表现为资本品(即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以及资本品价格的上升。这就更加刺激了对资本品的投资,资本品生产的过度发展引起了消费品生产的减少,从而形成结构的失衡。而资本品生产过多必将引起资本品过剩,于是出现了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进入了萧条。也就是说,过度增加投资引发了经济周期性波动。
(4)消费不足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中出现萧条与危机是因为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的供给,而消费需求不足又引起资本品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生产过剩危机。消费不足的根源主要是国民收入分配不平衡所造成的穷困人口购买力不足和富裕人口的过度储蓄。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理论,主要用于解释经济周期中危机阶段的出现以及生产过剩的原因,并没有成为解释经济周期整个过程的理论。
2、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不同,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是经济体系外部的因素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这种理论并不否认经济中的内在因素(如投资、货币等)的重要性,但它们强调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在经济体系之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外生经济周期理论有创新经济周期理论。
创新经济周期理论源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即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流转。那么如何才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呢?有两条途径:一是进行技术创新,导致生产要素比例变化,如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二是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来激发生产要素的生产潜力,如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实行年工资制度等。
这种理论首先用创新来解释繁荣和衰退,这就是,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创新者带来了盈利,引起其他企业仿效,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使银行信用扩张,对资本品的需求增加,引起经济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和盈利机会的消失,银行信用紧缩,对资本品的需求减少,这就引起了经济衰退,直到另一次创新出现,经济再次繁荣。
但经济周期实际上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创新理论用创新引起的“第二次浪潮”来解释这一点。在第一次浪潮中,创新引起了对资本品 需求的扩大和银行信用的扩张,这就促进了生产资本品的部门扩张,进而又促进了生产消费品的部门扩张。这种扩张引起物价普遍上升,投资机会增加,也会出现了投资活动,这就是第二次浪潮。它是第一次浪潮的反应,然而,这两次浪潮有重大的区别,即第二次浪潮中许多投资机会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这样,在第二次浪潮中包含了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这就在衰退之后出现了另一个失衡的阶段——萧条。萧条发生后,第二次浪潮的反应逐渐消除,经济转向复苏,要使经济从复苏进入繁荣还有待于新的创新的出现。
熊彼特根据这种理论解释了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他认为,重大的技术创新(如蒸汽机、炼钢和汽车制造等)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的影响,这些创新引起的繁荣时间长,繁荣之后的衰退也长,从而所引起的经济周期就长,形成了长周期。中等创新所引起的经济繁荣及随之而来的衰退则形成了中周期,那些不很重要的小创新则只能引起短周期。
我们面对经济波动,真的无能为力吗?其实也不尽然。和1929年大危机相比,我们现在应对危机的能力和知识已经强大很多。我们对经济运行机制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对于危机的规避和危机发生的应对也早已大大强过从前。企业和个人更加了解经济周期的规律和各类资产在周期中的表现,可以做出使自己受经济波动影响更小的决策,政府在更加了解经济周期规律,也可以进行更为有效的调控政策。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不确定性和理性局限两个基本的事实仍旧无法回避,也就是说,理论上讲,经济波动依然不可避免。就像约瑟夫·熊皮特1939年说的,“周期并不像扁桃体那样,是可以单独摘除的东西,而是像心跳一样,是有机体的核心”。
经济周期虽然逃不开,但我们也无需因此悲观。“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周期中会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们现在或者可能很富有,‘巍然屹立’,或者可能非常贫穷。但是,无论处于种境地,我们都会更加明智”。
1、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因素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这类理论并不否认经济体系外部因素对经济的冲击作用,但它强调经济中这种周期性波动是经济体系内的因素引起的。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包含许多理论。
(1)乘数—加速模型的基本思想
乘数—加速模型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该模型在试图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结合在一起对经济周期作出解释的同时,特别强调投资变动的影响。假设收入增长时,人们会购买更多的产品和劳务,从而整个社会的产品和劳务销售数量增加。销售量的增长会促进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而投资的增长又使国民收入增长,从而销售数量再次上升。如此循环往复,国民收入不断增大,于是使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
然而,社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收入的增长迟早会达到资源所能容许的峰顶。一旦经济达到经济周期的峰顶,收入不再增长,从而销售量也不再增长。销售量增长的停止意味着投资量的下降。由于投资的下降,收入减少,从而销售量也因之而减少。又根据加速原理,销售量的减少使得投资进一步地减少,而投资的下降又使国民收入进一步下降。如此循环往复,国民收入会持续下降。这样,社会便处于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收入的持续下降使社会最终达到经济周期的谷底。这时,由于衰退阶段的长时期负投资,生产设备的逐年减少,仍在经营的一部分企业会感到有必要更新设备,这样,投资开始增加,收入开始上升,上升的国民收入通过加速原理又一次使经济进入扩张阶段,于是,一次新的经济周期又开始了。
(2)纯货币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大和紧缩信用所造成。在发达的市场体系中,流通工具是指银行的各种信用工具,商人运用的资本主要来自于银行信用。当银行体系降低利率、扩大信用时,商人就会向银行增加借款,从而增加向生产者的订货。这样就引起了生产的扩张和收入的增长,而收入的增长又引起对商品需求的增加和物价上升,经济活动继续扩大,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但是银行扩大信用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银行体系被迫停止信用扩张,转而收缩信用时,商人得不到贷款,就会减少订货,由此出现了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进入了萧条阶段。在萧条时期,资金逐渐回到银行,银行可以通过某些途径来扩大信用,促进经济复苏。根据这一理论,其他非货币因素也会引起局部的萧条,但只有货币因素才能引起普遍的萧条。
(3)投资过度理论
该理论认为,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导致了投资的增加,这种增加会引起经济繁荣,繁荣首先表现为资本品(即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以及资本品价格的上升。这就更加刺激了对资本品的投资,资本品生产的过度发展引起了消费品生产的减少,从而形成结构的失衡。而资本品生产过多必将引起资本品过剩,于是出现了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进入了萧条。也就是说,过度增加投资引发了经济周期性波动。
(4)消费不足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中出现萧条与危机是因为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的供给,而消费需求不足又引起资本品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生产过剩危机。消费不足的根源主要是国民收入分配不平衡所造成的穷困人口购买力不足和富裕人口的过度储蓄。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理论,主要用于解释经济周期中危机阶段的出现以及生产过剩的原因,并没有成为解释经济周期整个过程的理论。
2、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不同,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是经济体系外部的因素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这种理论并不否认经济中的内在因素(如投资、货币等)的重要性,但它们强调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在经济体系之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外生经济周期理论有创新经济周期理论。
创新经济周期理论源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即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流转。那么如何才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呢?有两条途径:一是进行技术创新,导致生产要素比例变化,如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二是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来激发生产要素的生产潜力,如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实行年工资制度等。
这种理论首先用创新来解释繁荣和衰退,这就是,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创新者带来了盈利,引起其他企业仿效,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使银行信用扩张,对资本品的需求增加,引起经济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和盈利机会的消失,银行信用紧缩,对资本品的需求减少,这就引起了经济衰退,直到另一次创新出现,经济再次繁荣。
但经济周期实际上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创新理论用创新引起的“第二次浪潮”来解释这一点。在第一次浪潮中,创新引起了对资本品 需求的扩大和银行信用的扩张,这就促进了生产资本品的部门扩张,进而又促进了生产消费品的部门扩张。这种扩张引起物价普遍上升,投资机会增加,也会出现了投资活动,这就是第二次浪潮。它是第一次浪潮的反应,然而,这两次浪潮有重大的区别,即第二次浪潮中许多投资机会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这样,在第二次浪潮中包含了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这就在衰退之后出现了另一个失衡的阶段——萧条。萧条发生后,第二次浪潮的反应逐渐消除,经济转向复苏,要使经济从复苏进入繁荣还有待于新的创新的出现。
熊彼特根据这种理论解释了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他认为,重大的技术创新(如蒸汽机、炼钢和汽车制造等)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的影响,这些创新引起的繁荣时间长,繁荣之后的衰退也长,从而所引起的经济周期就长,形成了长周期。中等创新所引起的经济繁荣及随之而来的衰退则形成了中周期,那些不很重要的小创新则只能引起短周期。
我们面对经济波动,真的无能为力吗?其实也不尽然。和1929年大危机相比,我们现在应对危机的能力和知识已经强大很多。我们对经济运行机制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对于危机的规避和危机发生的应对也早已大大强过从前。企业和个人更加了解经济周期的规律和各类资产在周期中的表现,可以做出使自己受经济波动影响更小的决策,政府在更加了解经济周期规律,也可以进行更为有效的调控政策。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不确定性和理性局限两个基本的事实仍旧无法回避,也就是说,理论上讲,经济波动依然不可避免。就像约瑟夫·熊皮特1939年说的,“周期并不像扁桃体那样,是可以单独摘除的东西,而是像心跳一样,是有机体的核心”。
经济周期虽然逃不开,但我们也无需因此悲观。“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周期中会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们现在或者可能很富有,‘巍然屹立’,或者可能非常贫穷。但是,无论处于种境地,我们都会更加明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企业出海规划师
2024-05-27 广告
2024-05-27 广告
销售税经济关联阈值是指当一个企业的销售收入或销售额达到某个特定数值时,该企业将与一定的经济利益相关联。这个数值可以是一个固定金额,也可以是一个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或其他因素计算的数值。在销售税方面,经济关联阈值通常是指企业在一个财政年度内...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企业出海规划师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