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演化及成矿动力学环境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西秦岭是东西向秦岭构造带的向西自然延伸,该区地处多个构造单元聚合地带,在漫长的地壳构造演化过程中,它历经多旋回造山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有着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构造变形形象。
自Richthofen(1866)、Willis(1903)等欧美地质学家涉足秦岭地区地质研究以来,刘季辰、赵汝钧等老一辈国内地质学家于20世纪初先后对本区进行了开创性调查研究,其中以李四光(1924)、赵亚曾和黄汲清(1931)的研究成果最具影响。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伦敦碰撞构造会议的推动下,李春昱(1973)、张国伟(1988,1989,1991,1995,1996,1998),许志琴(1991)、殷鸿福(1991,1995,1998)等地质学家相继提出在秦岭地区存在具有现代板块构造特征的地质演化,并发生过洋壳俯冲及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然而,由于秦岭造山带的复杂性,目前对秦岭地区古老基底的构造格局、造山作用方式以及主造山期的时代仍有很大争议。
图2.3 西秦岭地区构造纲要与金(铅锌)矿分布图(底图据中国地质调查局1∶50万地质图数据库,2000)
严克明等(1993)在研究秦岭地区区域成矿规律的过程中,提出在秦岭地区不存在真正的古大洋,而是“洋盆化”的多期次裂陷海槽,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是同一个岩石圈板块;秦岭造山带是板内多旋回裂陷—增生—拼合碰撞的重叠造山带,它在不同地史阶段有不同的板内俯冲碰撞带,商丹断裂带只是晚加里东期碰撞带,礼县-麻沿河-山阳断裂带是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在早-中三叠纪最后一次碰撞的碰撞带。宁晰春(1993)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许志琴(1991)、任纪舜(1991)等认为秦岭造山带是一个不对称的复合型“碰撞-陆内型”造山带。“不对称”是指造山带显生宙以来的主要构造倾向朝南,为扬子板块俯冲于华北板块之下所致,“复合型”是指作用力自板块碰撞边界向两侧逐渐非均等的传递、迁移及扩展,使造山带经历了自加里东至燕山期长期复杂的构造作用过程;“碰撞-陆内型”是指自泥盆纪南、北板块碰撞之后,陆内俯冲作用使造山带又发育了相当长的时间(约150Ma)。
赵宗溥(1995)认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大陆碰撞作用和槽台学说的地槽回返作用都不能解释秦岭造山带的成因机制,它是一个壳幔拆离形成的陆内“A”型俯冲造山带。袁学诚等(1994,1996)的反射地震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认为这一陆内造山带的形成是扬子地块以鳄鱼式构造插入到华北地块的中地壳,形成华北地区的下地壳向扬子地块俯冲,而其上地壳向扬子地块仰冲的地壳叠置模型。杨志华(1997)从沉积盆地的动力学分析,提出秦岭自古生代—三叠纪东西向的拉分盆地与南北向的拉张盆地共存,形成了两种类型的造山带,并用抽拉-逆冲岩片构造体制来解释这一造山过程。胡受奚等(1993)则认为秦岭造山带是地体增生、拼贴的结果。
张国伟(1988,1995,1996,1998)的研究表明,秦岭经历了3个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晚太古代—古元古代造山带前寒武纪基底的形成演化(3.0~1.6Ga)、新元古代—中三叠世以现代板块构造体制为基本特征的板块构造演化(800~200Ma)和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与构造演化。它是以不同的构造体制发展演化而形成的复合型造山带。其主造山作用是3个板块沿两个消减带俯冲碰撞,经历了漫长复杂的造山过程。殷鸿福(1995,1998)的研究成果也支持了这一认识,并论述了多岛小洋盆的演化,认为这种板块运动主要遵循威尔逊旋回,以造洋阶段的多岛洋、俯冲对接阶段的软碰撞和由此产生的多旋回造山为特征。
霍福臣等(1996)认为西秦岭造山带的演化,早期主要经历了原始陆核的形成(太古宇—古元古代)、裂开成洋(中元古代)、闭洋(新元古代)并俯冲造山(晋宁运动)等主要发展阶段。早古生代—早印支期,裂解开3个各具特色的构造盆地,分别经历了北秦岭活动型裂陷槽沉积和加里东陆陆碰撞造山、中秦岭拉分盆地沉积和华力西陆褶、南秦岭稳定大陆沉积和早印支陆隆。晚印支期以来3个盆地演化趋于一致,以共同发育“开-合”构造及伸展机制下的断块运动为特色。聚与分、开与合是对西秦岭造山带演化史的概括。
刘家军等(1997)认为西秦岭自晋宁期扬子与华北两大古板块发生碰撞对接以后,除在对接带的南侧出现早震旦世活动盖层沉积之外,从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初为统一的、稳定的古中国大陆壳发育阶段。这就是西秦岭在早古生代发生裂陷的地质构造背景。归纳起来看,西秦岭自古生代以来经历了3次程度不同的裂陷活动:早古生代白龙江裂陷槽的形成期;晚古生代西汉水裂陷槽的形成期;中生代洮河裂陷槽的形成期(图2.4)。
杜子图等(1998)认为该区在地质历史演化进程中,受区域大地构造运动支配,曾经历了海侵和海退两个历史演变阶段,该区在寒武纪至三叠纪,曾长期处于南北大陆拉张裂陷的海侵状态,三叠纪末的印支造山运动,结束了本区的海侵历史,全面隆起成陆。
冯益民等(2003)认为西秦岭及其邻区自新元古代(大约800Ma)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以来,经历了秦祁昆大洋形成演化-俯冲碰撞造山阶段、板内伸展阶段和陆内叠覆造山3个重要的演化阶段才形成今日的西秦岭造山带(表2.1)。
表2.1 西秦岭造山带及其邻区构造演化历程简表
(据冯益民等,2003)
图2.4 西秦岭构造演化模式图(据刘家军等,1997)
近年来,随着对秦岭造山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秦岭是经陆间碰撞形成的这一说法已基本达成共识,普遍认为它是从加里东至印支期的多期次多阶段造山带,但对主造山期是加里东期、华力西期,还是印支期仍存在较大分歧(黄汲清,1945,1976,1978;姜春发,1963;李春昱,1973;Klimets,1983;Mattauer,1985;Senger,1985;张国伟,1988,1989,1991,1995,1996,1998;殷鸿福,1991,1995,1998;许志琴,1988,1991;任纪舜,1984,1991)。目前多倾向于印支期为主造山期这一认识。殷鸿福认为“秦岭在晚加里东期只缝合而不造山”,张国伟提出了“古秦岭造山带于元古宙初期由新太古代统一克拉通地块分裂产生,元古宙秦岭属裂谷系以“A”型俯冲为特征的内硅铝造山;显生宙早期具板块构造特征及俯冲碰撞造山作用;中新生代以断块、平移、逆冲推覆为主的板内演化阶段,主造山期为印支期”的观点。任纪舜认为三叠纪晚期的印支造山作用的确是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性事件。
西秦岭造山带是长期发展演化的综合结果。由于它所处的特殊构造部位,受冈瓦纳与劳亚及其之间的特提斯体系和太平洋体系的制约,在不同地质发展阶段以不同的构造体制演化,形成明显区别于其他造山带的独特特征。在组成上,呈现出以古生代各类岩层地质体为主体,并因构造关系夹持包容着残存的元古宙、乃至新太古代古老岩块、岩片,同时又叠置复合着中新生代新的岩层与岩体,从而构成纵横向变化大、非常不均一的特殊地质组合。在结构构造上,它在元古宙复杂的陆内、陆间裂谷构造和显生宙以现代板块构造体制为基本特点的多期次、多类型俯冲碰撞构造基础上,以晚古生代末期到中生代初期的主期陆-陆穿时斜向俯冲碰撞造山作用所奠定的基本构造为格架,又遭受中新生代强大的陆内造山作用的改造,从而形成现今秦岭南北边界反向向外逆冲推覆,内部则以自北而南的叠瓦逆冲推覆和多层次拆离滑脱构造为主导,成为包容着不同时代、不同构造动力学体制下所造成的不同构造的多成因复合型不对称扇状构造山系。在时代上,其造山作用从加里东开始,直到燕山期才最终完成,并以三叠纪晚期的印支造山作用占主导地位。
综合总结前人研究成果,西秦岭地区整个造山过程的地壳发展、构造演化经历了如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太古宙—古元古代为大陆地壳演化早期的基底形成期(冯益民等,2002);
太古宙—古元古代,西秦岭地区有统一原始陆核的存在(霍福臣等,1996);
中元古代,秦岭统一原始陆核裂开,形成了华北、扬子两个古大陆;
中元古代长城纪,扬子地块北缘活动带———陆缘裂谷及裂陷海槽,以海相火山活动为主,形成了本区碧口群变质海相火山-沉积岩系;
新元古代青白口纪—早震旦世(850Ma±)的晋宁造山运动,华北与扬子古陆对接,形成统一古中国大陆———欧亚联合古大陆。之后进入古克拉通的稳定抬升阶段;
寒武纪—三叠纪(古生代—三叠纪)时期,联合古陆裂解,形成东西向裂陷海槽(再生海槽),即古特提斯海域,从此开始了特提斯构造的长期演化历史,从而进入西秦岭造山带的演化阶段。根据受构造控制的沉积建造特征,这一时期又可分为4个构造阶段:①早古生代时期,产生东西向裂陷海槽,形成了一套海相复理石沉积建造;②早古生代末期的加里东运动,使南北陆块再次拼接,从此进入较长时期且相对稳定的滨海-浅海台地沉积阶段;③晚古生代—中三叠世早期,在相对稳定的滨海相-浅海台地沉积环境中,形成一套次稳定—稳定的以台地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建造;④中三叠统晚期—下三叠统,地壳又转为活动状态,再度发生裂陷作用,形成活动性很强的一系列东西向裂陷槽,特提斯海侵进入西秦岭,造就了一套数万米的深海—半深海浊流复理石碎屑沉积建造;
三叠纪末期的印支运动,南北大陆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强烈发生,致使裂陷槽关闭并褶皱隆起成山系,同时劳欧亚联合古大陆形成。伴随造山构造运动有较为发育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的普遍发生,三叠系及其以前的沉积建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印支造山作用奠定了本区基本构造格局;
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为燕山-喜马拉雅期陆内造山运动阶段。以古亚洲构造域为主体,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和西滨太平洋构造域对其叠加、改造和复合,西秦岭山系急剧隆升,岩石圈处于强应变状态,构造运动以陆内推覆、走滑剪切和断隆、断坳为主,构成现今构造格局和地质、地貌景观;
燕山早期,由于印支造山期后的应力松弛,地壳由印支期的挤压收缩状态转为拉张伸展状态,岩石圈内发育大量的张性构造,在拉张构造环境下,中酸性岩体侵位;燕山晚期,地壳处于不均匀抬升与南北挤压收缩状态,西秦岭地区构造体系发育成熟;
喜马拉雅早期,地壳发生强烈伸展和急剧隆升,沿不同方向断裂产生继承性活动的断陷构造盆地,并在其内形成白垩纪—古近纪的红色磨拉石快速堆积;喜马拉雅晚期,地壳处于挤压收缩状态,发生逆冲推覆构造的改造和多重构造复合;
近地质时期,该区处于全面抬升阶段,形成高原夷平的地貌景观。伴随着地壳挤压抬升,在高原区配生出第四纪的伸展断陷沼泽盆地(如尕海盆地等)。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