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那么多糖尿病未被发现,原来是忽视了这些症状
数据表明,我国有将近 三分之二 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因此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 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然而,糖尿病并非全是这幅“模样”。
据统计,有近一半的糖友症状不典型,许多患者以并发症相关症状为突出表现,尤其在老年患者中。
那么,糖尿病早期有哪些易被忽略的“蛛丝马迹”?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 “非典型症状” 呢?
1.餐前低血糖
在2型糖尿病早期, 因为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 当餐后血糖升至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尚未达到峰值,等到血糖回落时,胰岛素分泌才达高峰,从而导致下一餐前低血糖,患者往往在餐前有明显的饥饿感,出现“餐前低血糖”。
2.乏力、消瘦
糖尿病人由于自身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抵抗,致使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由于产能不足,导致身体疲乏无力。
另一方面,由于机体蛋白质分解加速, 患者体重往往有明显下降。
3.脖颈、胳肢窝发黑
在某些重度肥胖者的颈部、腋窝、大腿根等处常常会发现皮肤黢黑,怎么洗也去不掉,临床谓之“黑棘皮症”,提示患者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黑棘皮症”也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早期表现。
4.生过“巨大儿”的女性
女性在怀孕期间如果血糖偏高,胎儿在这种高糖环境下生长发育特别快,出生时体重往往在8斤以上,被称为“巨大儿”。
因此,凡是有巨大儿分娩史的女性,均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
5.视物模糊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晶状体增加水分含量,引起光反射变化,导致一过性地看东西模糊、视力下降等。
6.胃肠道不适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常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常表现为 腹胀、摄食量少或顽固性便秘,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 这类患者腹泻并不是因为感染,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
7.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影响膀胱的收缩及排空,患者表现为小便困难、尿潴留及“张力性尿失禁”。
当男性出现上述症状时,不仅要想到前列腺肥大,还要注意排除糖尿病。
8.异常出汗
糖尿病引起植物神经病变时,可导致患者汗液分泌异常,即便天气不热(尤其是吃饭时)也常常大汗淋漓, 特点是上半身出汗多,下半身出汗少或不出汗。
9.直立性低血压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可造成血管收缩功能异常,当患者久坐、久卧后突然站立时,由于血管不能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下降而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
10.性功能障碍
糖尿病可损害植物神经并引起周围血管病变,从而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即“阳痿”)。
据调查,男性糖尿患者合并不同程度勃起功能障碍的约占50%左右。因此,中年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要注意化验血糖,排除糖尿病。
11.手足麻木
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表现为 对称性 的手足麻木、疼痛、灼热、感觉减退或消失, 也有人会产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觉。 所以,有原因不明的手足麻木者,应注意检查血糖。
12.皮肤(或外阴)瘙痒
高血糖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皮肤及外阴瘙痒(尤其是女性),让人寝食难安,因此,有上述症状者应注意排除糖尿病。
13.皮肤反复“生疖长疮”
高糖环境有利于病菌滋生,加之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因此, 病人容易发生皮肤、泌尿生殖道、呼吸道等部位感染。 所以,皮肤反复生疖长疮、经常尿路感染的人,也要检查血糖,排除糖尿病。
14.伤口久不愈合
由于糖尿病患者存在外周血管病变,使得 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较差 ,加之患者营养物质丢失严重,因此,一旦受伤或手术,伤口往往不易愈合。对伤口久不愈合者,一定别忘了检查血糖。
15.自发性皮肤水疱
“糖代谢异常”导致皮肤营养障碍和微血管损害,导致“糖尿病性水疱”。
水疱好发于指、趾、手足的背部,疱液清亮,颇似烫伤水疱,区别是 这种水疱周围无炎性红晕,而且不痛。
糖尿病性水疱发生突然,可自愈,但反复出现。故反复发生这种情况的人,也应查血糖。
16.牙龈发炎及牙齿松动
高血糖可引起口腔黏膜感染及牙周炎。此外,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牙槽骨骨质疏松,造成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17.“无痛性”心梗
由于存在感觉神经病变,糖尿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约有1/3的患者没有疼痛的感觉。因此,这种情况下也要注意排查糖尿病。
经常有患者问:“我用家里的血糖仪测得空腹血糖是7mmol/L,饭后12mmol/L,这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静脉血糖用于诊断:
诊断糖尿病需要抽静脉血测血糖,而且必须是血浆(指将全血离心去除红细胞等有形成分后剩余的部分)血糖,而血糖仪测的是末梢毛细血管的血糖,与静脉血糖存在偏差,通常是偏低的,因此,如果用血糖仪的检测结果来诊断糖尿病,很容易漏诊那些血糖轻度升高的早期糖尿病患者。
因此,在家用血糖仪测的血糖值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必须去医院测静脉血浆血糖才可以。
“双轨制”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外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这两项指标共同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以血糖作为诊断标准
(1)如果患者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糖尿病症状,只要空腹血糖 7.0mmol/L,或口服75g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后血糖 11.1mmoI/L,或随机血糖 11.1mmoI/L,便可确诊为糖尿病。
(2)如果患者没有“三多一少”糖尿病症状,则需要择日再重复化验一次血糖,两次结果均达到以上标准,同样可诊断为糖尿病。
2.以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诊断标准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CDS)分别在2010年和2020年正式批准 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但是,当有一些影响红细胞寿命的因素存在时,HbA1c数值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宜采用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按照上面的标准,确诊糖尿病似乎不难。 但事实上,医生诊断糖尿病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有些情况下患者存在应激因素,如高烧、重症感染、急性心梗、脑卒中、严重创伤、大手术等,均可刺激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血糖升高,但是,这种血糖升高往往呈一过性,随着应激状态的解除,血糖可随之完全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属于“应激性高血糖”,而非真正的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非常突出的疾病,临床分为1型、2型等许多类型,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其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都不一样。
因此,医生确诊了糖尿病之后,还要对糖尿病进行分型,以便给患者精准施治并预测其未来转归,这时往往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其他检查,比如胰岛素抗体检测等。
如果忽视糖尿病分型,把不典型的“1.5型糖尿病”当成“2型糖尿病”治疗,就会延误病情,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作者:王建华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