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三国演义》人物:孙权

 我来答
承吉凌8580
2022-07-16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6.6万
展开全部
【孙权】字仲谋,孙坚之子。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即吴大帝。东汉末年,孙权继承其兄孙策据有的江东六郡。孙权外表独特,“方面大口,碧眼紫须,仪表奇伟”。孙权掌握东吴政权后,与蜀汉时而联合共同御敌,时而相互争斗。建安十三年,孙权联合刘备,大败曹操于赤壁。赤壁之战后,为了夺回荆州,孙权与蜀汉进行了多个回合的较量,尽管赢少输多,但最终还是夺回了荆州,并杀了关羽。刘备率军前来复仇,孙权令陆逊前往彝陵迎战,大败刘备。刘禅即位,两国修好。黄武八年,他正式即位称帝,改年号为黄龙元年,追封孙坚为武烈皇帝,孙策为长沙桓王,仍保持与蜀汉的结盟关系。太元二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

在《三国演义》中,孙权远不如写曹操、刘备所花费的笔墨多,但仍刻划了他称霸江南,颇具英雄气概。他虽出身豪门之家,但性格刚毅,志向远大。在父兄建立的基业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终于建立了吴国政权,并成为东吴的开国之君。作为三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孙权的性格特征有这样几点:

一、性格刚毅,不向强权低头。赤壁之战前,他收到曹操的檄文,“欲率百万雄兵、上将千员”,和他“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希望他“幸勿观望”。他虽心存犹豫,但仍最终与蜀汉联合,共御曹魏,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一举歼灭曹军83万人马,取得了抗曹之战的胜利。

二、广纳众议,虚心倾听不同意见。在进行重要决策前,他总是思索再三,不妄动轻举,并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再作出判断。赤壁之战前,面对战与和的生死抉择。他先后倾听了鲁肃、张昭、诸葛亮、周瑜及众谋士的各种意见,直至最后,待周瑜到来之后,条分缕析陈述了曹军的不利之处后,才下定联刘抗曹的决心。事实证明他之所以能赢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与他不贸然行事有密切关系。

三、具有夹缝中求生存的性格。在三权势力架构中,孙权总是处于亲此疏彼或疏此亲彼的位置,由于东吴总处于被拉拢与被打击这一游离位置。因而在他的性格中便打下犹豫、焦虑、观望、遇事举棋难定的烙印。在他一生中,他时而联蜀击魏,时而又与魏国媾和,不惜称臣。至刘备病逝后,东吴、蜀汉又重修和好,联盟抗魏,此后才折箭发誓:“两国永结同盟,若负前言,子孙绝灭。”在赤壁之战前,他的这一性格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初始,他同意鲁肃过江吊唁,以探刘备的虚实。鲁肃回来后,他收到曹操的檄文,威胁利诱,迫使他摇摆不定,处于两难状态,而且无中间路线可走。因此,当张昭劝降时,他“沉吟不语”。而鲁肃发表看法时,由于与主和之议大相径庭,他觉得言之有理,又表赞同。孔明“过江舌战群儒”时,有意激孙权,故意扬刘备抑孙权,使孙权决心抗曹;至张昭主和派劝阻说此举不异“负薪救火”时,他又低头不语作沉思状,只是等周瑜到来后严厉驳斥投降派的主张后,孙权才完全确立了与曹操誓不两立的决策。所有这些,对孙权遇事不决,徘徊、犹豫的性格作了生动的刻划。

总的来说,孙权作为鼎立的一方,在三极势力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三国演义》在描写这一乱世英主时,并未将其脸谱化。在双方夹击中,他韬光养晦,养精蓄锐,将东吴治理得井井有条,以致于曹操也不得不刮目相看:“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之子,豚[tún]犬耳。”但孙权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往往举棋不定,暴露出理智有余,豪气不足的缺憾。因而,在罗贯中的笔下,孙权是一个有缺点的英雄,尤其是他选择了与刘备为敌的策略,也使自己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使得曹操借刀杀人,坐收渔翁之利。反过来又使自己终无大的建树。

尽管如此,孙权仍然是一个威镇海内的一代枭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