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散文
元宵节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是我国非常有名的传统节日。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元宵节散文,欢迎阅读借鉴。
有关元宵节散文【一】:情思元宵节
正月十五,一个心猿意马的节日。
为了那传说中的魅力景致,挎上相机,背起三脚架,呼啦啦直奔蓝色海湾而去。
蓝色港湾,一处繁华的商业中心,却有个如此浪漫与休闲的名字,曾许多次听人讲过,却从没有走近,今日一睹芳容,原来竟是这样的婀娜多姿、风情万种。
和传统的购物中心相比,这里的蓝天白云代替了天花板,花园式的街道宽窄适宜,别致的欧式建筑,以及舒适的开放式购物环境,还有那迎面而来的国外游客,让人立马就有了在异国他乡的感觉。
最棒的还是中央广场上的音乐喷泉,随着优雅的爵士乐,不断起伏,那潺潺的流水总是让人心里敞亮着。
当然,东南面的湖景也不错,站在横亘小河的铁桥上,看着冰面飘渺着的薄薄的水雾,看着远处那稀稀疏疏的丛林,一切犹如仙境一般,那景象,哪怕再乱再烦躁的思绪,都会在瞬间沉淀下来,真叫人看得不敢相信,京城里还会有这样的好地方!
恰逢元宵佳节,商场、广场、电影院、酒吧街,到处都是人头攒动,目光掠过处,帅哥美女比比皆是。还有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友们也云集于此,或前呼后拥,或独处一隅,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瞄着喧闹的街上牵手捧花的一对对男女,瞄着餐厅里一桌桌的浓情蜜意,也不管光线,不管构图,不管是不是拍摄的最佳时间与角度,拿起相机就是一顿咔嚓,咔嚓到手软方罢休。
不觉夕阳西下,转悠到了古堡下,甬道上的积雪越来越大,有点滑,走起来要小心翼翼的。旁边是依依柳树,枝条随风轻摆,上面缠满了精致的装饰灯。
旁边一位戴眼镜的大姐,若有所思地走着,突然,她指着石头墙上的一个中国结说:看那里,从这里拍过去,那声音有些兴奋。我一楞,就一石头墙壁,一个普通的红色中国结,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吗?大姐淡淡地笑了笑:拍出来就好看了,美的东西,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的。大姐的语气里带着自信与诚恳。
我不做声,只是嘿嘿笑着,照着她的话拍了,我这个人的最大长处就是听话,听有阅历的女人的话,特别听有点阅历而且还漂亮的女人的话。待返家传到电脑上一看,那张果然是最好的。
终于拍到手软,却有人说,晚上才是蓝色海湾最富魅力的时刻,于是开始静静地等待。
晚六时刚过,蓝色港湾所有的灯同时打开,上空犹如一张流光溢彩的网,写满了多彩的绚丽,繁星在瞬间绽放着自己的美丽,漫步在夜色下,竟如梦境一般。此时,好盼望有流星流过,那样,可以许下一个悄悄的心愿。
大门两旁,树枝上挂满了灯笼,灯光摇曳,树影婆娑,让本来冷漠的季节里有了生机,增添了温馨的节日风情。忽然发现,今夜的月,与往年大不相同,就像一个美丽的玉盘,孤悬在廖寂的高空,洒下令人神清气爽的清辉,睹月思人,就有更多的思绪涌上心头。
蓝色港湾,有一丝清风,也有一轮明月,在月下徘徊,却找不到老家风月的痕迹。老家的灯火是在小岛上,伊人邀月,江风倒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凄美,永远窝藏在心底的最里层,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是心中璀璨的梦。
不是说家乡有多好,只是忘不掉家乡的.某些事、某些人,似乎还觉得自己不老,但在一去不返的光阴里,不经意间便丢失了韶华时光,曾经美好的时光尚在,曾经美好的人,此时又在忙碌着什么……
元宵灯节自古就是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陶醉在这种诗意般的故事中,古人如此,今人亦然,红男绿女如此,白了鬓发的人也亦然,谁都逃不掉。
世间总是沧海桑田,回眸寻望,滚滚红尘中,老之将至,便纵有柔情万种,却与何人缠绵?无限惆怅,凝成一怀愁绪,化作一声长叹,此情绵绵无绝期,可惜错过少年时!
街心广场布置的姹紫嫣红,墨染的天空中,那轮明月竟没有老家的月儿那样的婉约,喟然长叹,有了一点的思乡,其实我知道,更多的还是思人。
二月的时光匆匆忙忙,不知不觉已是中旬,静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岁月,看别人的潇洒,过自己的淡定,只是,在沉淀在时光里,在这文字的敲打中,总是勾起旧日的温馨。
也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不管如何踌躇,总得挺胸抬头的过日子……正想着,接到了老家好友的短信,祝我节日快乐。后面还有一个笑脸,一个撩人的笑脸。
走到一颗装饰树下,逼真的叶子呈现成了淡紫色,面带微微的笑意,轻轻的抚摸它们,这样的风景,这样的时光,这样的静悄悄,心开始愉悦着。
二月天,还有一地冰冻,还有几份冷情!但快乐的心情却冰冻不住。
于是,写下了上面这些字儿……
有关元宵节散文【二】:元宵节追忆
元宵节过去两个多月了,但忆起那天的情形,有一些感受似乎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发酵,这几日越发地膨胀起来。
我来H城已经五六年了,每逢元宵佳节,由于独在异乡,或参加单位的一些宴请,或加入大哥大嫂的家宴,或独自一人举杯小酌,亦聊胜于无。这些倒也没有什么,只是今年的元宵节,似乎显得格外的热闹,而那热闹之中,仿佛让我体味到什么,心情也不知不觉显得有些复杂起来。
那日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大嫂打电话给我,说下班后可乘她的车去饭店过元宵节。与往年一样,我自然欣然前往。近一两年来,我一直住在大哥的一所老屋里,他们已搬出好几年了,但老屋里尚储藏了一点不错的白酒,如十年、二十年陈酿等。那天我与大嫂在去饭店之前,大嫂开着车转弯去了老屋,取了一箱子二十年的陈酿,以备宴用。
待到饭店时,大哥已在那里了,而我看到更多的则是大嫂娘家的人,什么她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侄儿侄女们,加上小孩等估计至少有二十多位,几乎成了她们的家庭大聚会了。开宴之前,交谈声,与服务员的点菜声,小孩的喊声,连成一片,可谓热闹喧天。而反观大哥这边,则只有我一人而已,弟在年前已回老家了,那一刻显得我们十分地孤单与冷清。这不禁让我想二十年前,大哥与大嫂结婚的时候,由于父母因长期供我们兄弟几人上学,几乎消耗了家里所有的钱财,屋里空荡荡的,可谓家徒四壁,那时父母竟拿不出一件象样的东西参加婚礼,加之父母年高有病,路程又远,因此他们没能来参加大哥的婚宴,大哥这边也是只有我一个人作代表。不过,好在大嫂似乎也能理解此一情况。
其实,我结婚时(比大哥早一年),在我的婚礼上,代表我方的也只有大哥一人。然而我深知,两个人的结合,其实背后都是连着两个人的家庭,而两家也只有人丁相当时,才不至于一方热闹而另一方孤单,或者一方强盛而另一方弱势,这些都是不对称的,自然会形成不对等的场面了。
我正出神地想着,不知什么时候饭店外响起一阵阵鞭炮声。那声音,在繁华的街上彼起此伏,鞭炮由于爆炸后散发出的硝烟味,弥漫在整个城市的上空。我们的宴会也终于开始了。
酒过三巡,耳热心跳之后,大家更畅怀了,推杯换盏,比先前愈加地热闹起来。由于我一向不喜多言,且又患着病,对于开怀畅饮之类甚是恐惧,场面上的应付只好由大哥一人唱独角戏了。见那情景,大哥仿佛是一呼百应的,但我偷眼观察他时,我总感到大哥神形有些疲惫,无奈与孤单似乎就藏在他的心底,只是不外露而已。然大哥是见过一些场面的,他对全局的把控还是很有分寸。畅饮继续,氛围融洽,但不一会儿,大哥突然站起来宣布,说今天不仅是节日里的欢聚,而且也是大嫂的四十七岁生日。于是,大家一齐向大嫂举杯祝福,场面更加欢呼雀跃了。有给大嫂献上鲜花的,有给大嫂照像的,大嫂更是乐得眉开眼笑,那一刻她应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是的,大嫂是幸福的,她虽近五十,但从脸面上看也只有四十岁不到的样子,我从心底里为他们高兴。这些年她为大哥操了不少心,也为家里,甚至为整个大家族都付出了许多,但大嫂总是积极向上,包容乐观的。大哥呢,也很不容易,他当年在乡里第一个考上大学后,独自一人来到遥远的北方,先在学校教书,继而来到省城机关,出任要职,算是成功人士了。大嫂娘家人虽多,但大哥在他们之中威信最高,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均衡的了。但有时,我总觉得大哥还是孤寂的,不知他自己是否感觉到了这点。近十年来,老家的衰落,父亲的早逝,及我们兄弟几个的聚散无常,这种凄凉的景况,对他都应有一定的影响吧。作为大哥,他的责任与义务常常使他有一丝儿说不出的尴尬与孤独,然而又有多少人深知这点呢?这次元宵节,大哥苦心孤诣地把大家聚集在一起,也算是弥补了点什么,况且还同时安排了大嫂的生日。那一刻,我想了很多,想大哥的不易,想大嫂一大家庭的兴旺,也想起自己。自己孤身一人在外,时光流逝,白发染头,而忠孝不全,苦多乐少,真是感伤不已。妻亦是今年过的生日,由于我在外地,她甚至都没有提及一下,生日那日,她一人真不知如何渡过的呢……
元宵节过去了,但那些记忆里的一些碎片,时不时地撞击一下心扉,几许惆怅,几多感怀,于是杂乱零碎地追忆着,仅此以记之。不过,我以为孤单与亲情,通过热闹的场面能完满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如何还是很美的,也是很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