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取帝号有什么根据?
简单的谈谈中国古代帝王称号的演变。
我们称呼夏朝的君主时,一般采用的是朝代名+君主名。比如夏启、夏桀等。也有采用朝代名+王+君主名,如夏王太甲。或者采用帝+君主名这种形式,例如帝启、帝相、帝不降等。
商朝时期,君主的名号喜欢用帝+帝号来命名,如帝外丙、帝仲壬、帝太甲、帝沃丁、帝小庚、帝小甲、帝雍巳、帝太戊等等。比如大家熟悉的商纣王,就叫做帝辛,其实纣王是姓子名受。纣是周朝追谥的谥号。
周朝开始采取谥号,天子和诸侯死后,由后任君主和大臣根据其生平事迹拟定一个谥号。如周文王、周武王、齐桓公、鲁庄公等。
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认为谥号是以下议上,以臣议君,所以禁止采用谥号,自称始皇帝,后者称二世、三世乃至万万世。
汉朝建立后,恢复了谥号的做法。汉武帝的谥号就是“武”字,也称做“孝武皇帝”,汉武帝的庙号是世宗,全称应该是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但是在汉朝的时候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只有有突出贡献者才会有庙号,所以这时一般以谥号来称呼某位皇帝,如汉文帝、汉景帝、汉宣帝、汉昭帝。
一直到隋朝时,皇帝的谥号都不太长,一般都是一两个字。所以,我们称呼汉朝至隋朝的皇帝,一般都是称呼其谥号最方便,如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汉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到了唐朝,由于唐朝皇帝的谥号取得越来越长,称呼起来很不方便,加上,自唐朝开始,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所以这时以称呼其庙号比较方便。如唐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等。
唐朝皇帝的谥号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武后:则天顺圣皇后
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所以又叫做唐明皇)
可见,唐朝皇帝的谥号普遍很长,唐宣宗的谥号更是长达18个字。宋朝皇帝的谥号更是普遍达16个字之多。
元朝皇帝的谥号虽然也较长,但是比唐宋皇帝相比则短了许多。比如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谥号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的谥号为“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自汉孝武皇帝创建年号以来,历朝历代皇帝都有年号,新皇即位都必须要改年号,即改元。到了明朝,延至清朝,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用一个年号,所以可用皇帝在位期间的年号来指称该皇帝。比如洪武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康熙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明朝皇帝的谥号又延续了宋朝之风,普遍17个字。
与前代相比,清朝的谥号是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