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音乐,对孩子有何好处与影响?
作者\The Brilliant Brianne
如果你问我,学音乐的孩子会不会变坏?
嗯,好/坏的定义见仁见智,很难笼统答之。
我想,忙着练琴所以没时间变坏,是有的;在注重教育的家长手掌心里,很难有作怪的空间,也是可能的。还有,在看到世界的丑恶前,先接触了音乐的美好,所以心理发展的方向自然是正向的。
这样说来,学音乐的孩子要变坏,确实很难。
如果你问我,学音乐的孩子除了「不会变坏」之外,还有什么「好处」?
嗯,虽然我个人很讨厌把「学习」和「好处」挂勾───毕竟太功利的动机相对会让学习过程少了一点单纯和乐在其中───
但走到这个人生阶段,回顾起自己4岁起学习古典钢琴的那段历程,还真觉得学音乐,所谓的「好处」,实在不少。
推荐阅读:【亲子教养】妈妈,我可以自己填志愿吗?
首先,在这个摆脱不掉所谓「学科压力」的升学环境里,学音乐对几个「主科」可是有着很大的帮助呢!
数学就在五线谱里。五线谱里暗藏的数学概念,可不容小觑。光是认识「五」线谱的间隔和「小豆芽」,就含有数字和顺序的练习。而音阶、节拍、调性、和 *** 这些基本的乐理概念,更是进阶延伸到除法、分数、平移等数学领域。孩子在认识每一个音符的同时,也在建立对「数字」的计算和敏锐。
听惯了乐音的耳朵,辨认声音更敏锐。这个概念很直接也不难理解。对于声音的精确掌握有许多好处,其中之一,便是学习语言事半功倍 ── 口说和听力都会更精准。尤其在不重视英语对话的台湾,学习音乐对于语言发音的帮助更显珍贵。
音乐教育和语言能力的相辅相成据《卫报》报导:「音乐训练对于学习外语的文法、口说、字汇上,扮演关键的角色」。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在人生中越早开始学习音乐的儿童,能发展出更好的语言能力,包括:能掌握更复杂的词汇、能更快理解不同语系的文法等等。
别怀疑,和记忆力也有关。演奏音乐需要高度的工作记忆(也称短期记忆)。练习演奏的过程也同时在练习大脑的短期记忆能力。更棒的是,这种记忆能力能延伸到其他非音乐领域,在各种场合、需要中,帮助人们记住讲稿、课程与录音的内容。换句话说,孩子们上课时能接收到的讯息会更完整、能在大脑里留下印象的片段会更多。再延伸推论,未来孩子各式各样的课程,学费也可以「付半」功倍(误)!
除了对所谓「学科」的帮助,音乐学习对于「全身」─── 从大脑到手脚,也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影响欧!
先别急着说「太夸张」,往下看,每一项都有科学根据!
左脑右脑都要动。无论哪种乐器,弹奏时都需要双手并用,也就是左右脑一起「活动」。比起单纯听讲的学习模式,或者因文科、理科的区分而偏重/偏废了另一半脑,音乐需要用上的可是完整的「五感」,对于大脑的 *** 和发展当然也就更全面!也因为音乐训练增强了左右脑之间的信息传达,有许多音乐人在发散性思维测试中表现得更好,灵活的双边脑在创意发想上更好发挥,也较能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将这些新讯息结合起来。
身体协调不会少。弹奏乐器时,眼耳口鼻都用到不说,手脚和身体躯干的律动也需要相互搭配,才能弹奏出流畅、自然、甚至动人心弦的乐音。此外,弹奏时也需要高水准的手指灵活度和准确度,因此大脑的运动皮层会活化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更棒的是,这个好处也能扩及到其他非音乐相关的技能。
结论:全面启动模式也就这样get了!
左右脑都连结也灵活、全身上下也协调了。这还不叫全面启动吗?一点也没夸张阿!
推荐阅读:和孩子对话,是为了促进理解,不是说教或说服
实体的说完,来看看「无形」面的影响。
心情down到谷底时,找谁相伴?人是感情的动物,会有心情好的时候、自然也有心情低落的时刻。每个人在情绪管理上的重要课题之一,便是为自己找到/学习一个健康而且有效的负面情绪抒发管道。而音乐,毫无疑问,是让情绪恢复平稳、甚至振作鼓舞起来的良药!
理性与感性都发挥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但要把经典篇章诠释得恰到好处,也需要理性的大脑参与。否则,可能流于过度煽情、或不够深刻。其实古今中外有许多知名的科学家们也都是擅长音乐的,像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终身热爱且学习钢琴与小提琴。理性与感性这两个看似相对立的领域,爱因斯坦如是说:「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
再说一次,我很讨厌把「学习」和「好处」挂勾,但音乐确实在这些方方面面给了我许多助益和慰藉。身为一个母亲,对于30年来音乐课仍然处于「配角」地位的教育现况多少也挺着急。于是,原谅我来这里煽风点火,如果有能力,早一些让孩子认识音乐的美好,真的是家长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因为,有音乐相伴的人生,很不一样!
同场加映:
挑选好的音乐启蒙环境,有三大方面请注意:
优质的教材: 太抽象或严肃的图片风格很难引起孩子的兴趣。愿意在教材上,从色彩、插图这些细节下功夫的,才能让音乐自然地走进孩子心里。对于困难的乐理概念,最好挑选以孩子熟悉的方式(如可爱角色设定、画图等)为媒介,让孩子自然学会编写技巧。 活泼的肢体与律动: 有些老师还停留在呆板地让孩子坐在椅子上我说你听,让孩子因无聊而心生排斥;有些老师则已经善用音乐对身体各部位的影响,带着孩子以身体的律动去想像、运用不同的姿势和肢体感受音乐! 融入表达与对话: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形式。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是把乐曲的背景故事(也可能是虚构故事)照本宣科,无法让孩子产生共鸣。好的老师则会更大量运用「对话」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表达音乐对内心感受的撞击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