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
赋,原指军事上车马军需的征调,后指对土地的课税,即田赋,有时还包括人头税和资产税。役,亦称徭役,即在统治者强迫下,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
【拓展资料】
主要特点:
①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
② 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③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
④ 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⑤ 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⑥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