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雪的诗句
【诗词类】
1、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2、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当时离开的时候,漫天的雪花像盛开的白花;如今回来的时候,遍野的花朵像软软的白雪。)
——范云《别诗二首·其一》
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犹如梨花争相开放。)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乱云低垂笼罩着淡薄的暮霭,急雪翻腾回舞于凛冽的寒风。)
——杜甫《对雪》
5、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短暂浮生真应该在醉酒中衰老,转眼间大雪又盖满京城道。)
——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6、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杜甫《绝句》
8、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气阴沉,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扬大雪。)
——高适《别董大》
9、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卢纶《塞下曲》
10、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
(大雪纷飞,家家户户关紧了门,不由得人不断魂。)
——关汉卿《大德歌·东》
11、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12、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天色将晚,突然下起了大雪,那纷飞的雪花像盛开梅花又像飘飞的柳絮。)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13、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
——祖咏《终南望余雪》
14、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白雪却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韩愈《春雪》
15、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燕山的雪花大大的,宛如一张张竹席,它们零零碎碎地散落开来,飘荡在轩辕台上。)
——李白《北风行》
16、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将军在帐篷里面身披貂鼠大衣,手持酒杯忧愁地看着帐外大雪纷飞。)
——刘基《北风行》
17、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皑皑的白雪笼罩着山村乡野,昨夜一枝梅花欺雪傲霜绽开。)
——齐已《早梅》
18、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初春忽降大雪,雪片纷纷扬扬飘满天空,落在树枝上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花。)
——东方虬《春雪》
19、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下了一夜的雪刚刚停止,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20、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溪壑深幽有千年积雪,崖石断裂,寒泉石上流。)
——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21、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白居易《夜雪》
22、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山村的溪流由于水深,雪落下去就融化了,远山好像冻住了,山上的流云也凝结不动。)
——洪升《雪望》
23、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
(空中飞过一行大雁,雁影倒映在江水中,江边梅花凋残,四野明洁,了无尘土,风卷起雪花,像云朵一样,映照得夜窗一片明净,恍若白昼。)
——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24、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大地一片银装素裹,一树报春的红梅点缀其间,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皎洁。)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5、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吹灯入睡发现房间更加明亮,原来是月光与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间显得更加明亮。)
——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26、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西山上白雪终年覆盖,城下有重兵戍守,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怏怏地锦江。)
——杜甫《野望》
27、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8、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世说新语》
29、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时,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高骈《对雪》
30、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