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杀了魏延的大将马岱,后来结局怎样?如何评价?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正史上马岱并没有列传,他的记载全部来源于马超等人的传记中。马岱是马超从弟,他一直是跟随马超的,是马超铁杆迷弟。马超打曹操,他跟着打曹操。马超降张鲁,他跟着降张鲁。之后马超投刘,他也就到刘备帐下了。
早期的马岱并不出众,毕竟蜀汉前期大将还是相当多的,马岱能够崭露头角,很大原因是蜀汉后期无将,又或许是来源于马超死前的一句话。马超病死前曾对刘备说: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
刘备为了完成马超夙愿,将马岱升到了平北将军,马岱此时才开始发光发热。刘备死后,诸葛亮也开始重用马岱,他在平定南蛮、北伐中都立了不少功劳。
而在北伐中诸葛亮病死,文臣杨仪与魏延交恶,众人担保杨仪,魏延则被认定是谋反,魏延欲哭无泪,逃往汉中,在路上被杨仪派去的马岱斩杀。
之后杨仪被排挤出朝堂后,同年马岱独自领兵进行过一次北伐,但被魏将牛金击败,此后再无马岱记载。
不过大概能推断出来,或许当时由于马岱听杨仪命令杀了魏延,被蒋琬等人认定马岱是站队杨仪这边的,杨仪后来被打压,马岱自然不好过,于是马岱请兵北伐,望立功来折罪。但不幸的是,马岱战败了,他唯一救赎机会都没了,于是他在此后很有可能是被雪藏了,远离了蜀汉核心,最终病死。
马岱应该不存在离开蜀汉,又或者是隐姓埋名之内的可能。因为其死后,被葬于四川省新都县军屯镇与弥牟镇交合处,也就是离成都不远处,证明他可能还留在蜀汉,只不过可能被边缘化了。如今马岱墓依然还在那里,上面还有“汉平北将军马公讳岱之墓”的碑文。
《三国志》记载,马岱是马超的从弟,生卒年不详,少年从军时一直追随马超,战曹操于潼关,投汉中依附张鲁,受迫害改投刘备,兵围成都迫刘璋,马超马岱兄弟共进退。只不过归降刘备之后,马超虽然得了个五虎将之位,却因为投过张鲁以及神威天将军之名显赫,不受刘备重视,最后抑郁而终。
马岱在兄长去世之后没了靠山,开始在诸葛亮手下做事,南征北战鞍前马后,南中之战七擒孟获也有他的身影,六出祁山之时随军出征,诸葛亮病逝前遗计杀魏延,马岱更是亲自动手,在外人看来,他从丞相的马前卒走进了杨仪的阵营里。
诸葛亮的继承人是蒋琬,杨仪根本靠不住,护送诸葛亮的灵柩回蜀向刘禅复命,因为仅得了个中军师心生不满,抱怨的话一出口立马被刘禅贬为庶民,羞愧自刎而死。
这时候马岱就很尴尬,站错了山头没有人愿意搭理,渐渐地被排挤出了权力的中心。最后一次出场是诸葛亮死后第二年,马岱顶着满朝文武的压力,孤军北伐曹魏,被曾经曹仁的部将牛金抵挡,兵败。
此后马岱几乎在蜀汉朝野销声匿迹,结局如何莽莽仅能推测一二。
第一,马岱北伐失败,因为无法报马腾及兄弟被杀之血海深仇,最后抑郁而终。
第二,马岱站了杨仪的队,备受排挤成了夹心饼干,无奈辞官回家。
第三,马岱淡出人们的视线是在马超死后13年,马超卒年47岁,兄弟年龄相差5岁左右,以此推算此时马岱的年纪也有五十多岁了,差不多该退隐了,巧的是三国这回都休兵了,也没战事,英雄无用武之地。
蜀汉除了几个知名的人物外,许多人都是生卒年不详,概因统治者没有修撰史书的概念,只能从《三国志》以及《晋书》侧面了解。
马岱的一生:视马腾如父,英勇善战,忠心耿耿,却智谋不足,在权力交替之时轻易战队是一大失误。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惜无法从头来过。
于后世看蜀汉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史料不详,因为不管是《三国志》、还是裴注《三国志》,亦或是《华阳国志》、《汉晋春秋》等,都是基于《三国志 蜀书》简约的基础上,无有更多蜀汉史料的记载。
而陈寿自己对此的解释是为“注记无官”,也就是蜀汉不设置史官,故而史料缺载,这一点历来受到人们的指责与论证,具体得出的结论是为,蜀汉前期似乎史官的确不常置,而延熙后期才出现了具有实权的东观来记录史料。
但是由于资金不足、朝政灰暗、朝臣玩忽职守等问题,使得蜀汉后期的 历史 几乎反倒不如前期,更加的语焉不详,也有人认为陈寿由蜀入晋,对于蜀汉的一些史料似乎是可以隐匿而去了。
当然,不无这种可能,而在以上的因素制约下,蜀汉的人物在史书上则几乎都是一个干瘪的、不完整的人物形象,例如,题主所说的马岱。
对于马岱,在《三国志》中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传记,并且都不是以极其简略的文字附属于《三国志 蜀书 马超传》之后,而是以及其简单省略的文字夹杂在了《三国志 蜀书 马超传》、《三国志 蜀书 魏延传》中,甚至说马岱的记载还跨国了,出现在了《晋书 宣帝记》里,但也仅仅只是一句话而已,根据上述的记载,我们大体可以知道以下内容。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马超在关中联合韩遂等人,组成十部联军十万人,于潼关大战曹操,至同年九月,马超战败,退回陇上诸郡县,在此过程中,马岱身为马超的堂弟,一直追随马超左右。
同年十二月,马超再度割据陇右,进而进攻凉州,并且逼迫夏侯渊两年之内不敢西进,可是好景不长,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九月,马超兵败凉州冀城一带,宗族被屠杀殆尽,只得与马岱率领残部数千人投奔汉中张鲁。
到达张鲁处后,起初张鲁十分欣赏马超,更是借给马超军队,反攻凉州,结果马超、马岱在祁山顿兵一月,未取得什么进展,正当他们打算退兵之时,才发现,张鲁的部将杨白等人想要加害马超。
所以,马超与马岱再度率领残部逃到氐族所在区域,辗转之下,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投奔了刘备,并且在攻破成都的过程中立下了功劳。
此后,四十岁的马超开始了七年辅佐刘备、担任花瓶的生涯,其官职也是从平西将军到左将军再到骠骑将军,虽然一路飙升,可是却没有什么实权,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十二月,时年四十七岁的骠骑将军马超病重,弥留之际,他给刘备上书说道:
此时,马氏一族仅仅只剩下了一个马岱,按照马超四十七岁来推算,当年的马岱,年岁也应该不小了,此后,马岱便是追随诸葛亮开始北伐。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在魏延之乱时,王平、马岱表现突出,马岱更是率军斩杀了魏延,因此,此后马岱便是留在了汉中地区,当时,他的职位是为平北将军、陈仓侯,只是蜀汉的中级将领,但是却因马超的缘故领有一个县侯。
马岱最后一次出现在史书上是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这也是马岱在 历史 上最为威风的一次,可是却结局不怎么样,当年,马岱独自率军伐魏,结果被魏将牛金击败,损伤千余人,不得已,马岱回军。
这一次北伐,在蜀汉官方未有任何的记载,而按照当年蜀汉蒋琬晋封大将军、开府治事等一系列事情来看,马岱北伐,不过是蒋琬为了安稳人心而做的样子,也许仅仅只是汉中地区在吴懿的主导下一次小规模的出击而已,否则也不会没有其他多路大军进行策应。
但总之,从这以后,马岱便不再见诸于史料记载,按照年龄推算,当年的马岱大约也要五十余岁了,所以,很有可能马岱不久后也是病逝了。
因为马岱在史书中记载为:
所谓的至,就是到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马岱最终当官当到了平北将军的职位,这是他的最高职位也是最终职位,所以,如果马岱活到了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甚至延熙年间,他是不会不得到晋升的,故而,小司徒推测,马岱也许在建兴十三年的北伐后,没过多久就病逝了,当然了,这也只是一家之言,敬请各位指正。
马岱,他是三国蜀国五虎将堂弟,是叔伯的兄弟。马超武艺高强,曾经杀的曹操丢盔弃甲。但是天妒英才,在归顺刘备后没有太大的战功,算是早逝。
而马岱,和马超共同归顺刘备。马岱的功劳也不小,跟随诸葛亮平南中,数次的北伐,功勋赫赫。后来,诸葛亮临终,告诉马岱他日后魏延必反,让马岱斩杀魏延。此后,马岱就在三国演义中没有了记载。
马超死后,马岱被封为北平将军。可是斩杀魏延后,也许马岱就归隐了,也许是病死。如果他还活着,肯定会和蜀国共存亡。
关于马岱杀死魏延后,去哪里了?结局如何?这个问题正史上并无明确记载。只是《晋书》上说,在青龙三年,也就是公元235年,马岱率领蜀军伐魏,此时已是魏国太尉的司马懿安排部将牛金迎战,牛金不负众望,击败马岱,杀死蜀军一千余人,马岱只能无功而返,从此,史书上再无马岱的记载。
那么,马岱到底怎么样了?
有个老段子说,马岱字丁啉,专治魏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段子还真挺对,马岱就像是专为诛杀魏延而生:他的人生除了斩杀魏延这一高光时刻,其他时候基本都乏善可陈。
与曾经率部在潼关与曹操决战、在成都逼降刘璋的马超相比,马岱更像是他身边的一个毫不起眼的马仔。
当然,马超也很照顾这位堂弟,临死前还请求刘备“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室之继”。不过,还没等真关照马岱,刘备也就驾崩了。马岱的命运,也不得不与真正掌权的诸葛亮为首的荆襄派系联系了起来。
其实,马岱的命运,他自己没得选。马超和他都是外来势力,很难真正融入蜀汉四大派系中的任何一系。如果非要站队的话,就数与诸葛亮为首的荆襄派相对有渊源一些。所以,马岱也只得选择向荆襄派靠拢。
在杨仪与魏延的内讧中,马岱正是奉了丞相长史杨仪的命令,才追上去斩杀了魏延,从这点也印证了马岱的确倒向了包括杨仪在内的荆襄派。
但是,从诛杀魏延那刻起,马岱的命运也就被决定了,因为他被当“枪”使了。而杀过人的枪,结局只有两种:要么被雪藏,要么被销毁,总之不太可能“见光”了。
魏延事件之后,马岱既没马上被雪藏,也没被马上“销毁”,他甚至还被提拔为了平北将军,也封了侯,并获取了领兵伐魏的机会。出师不利的他,自此战之后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历史 上再也不见有关他的任何记载。马岱到底是怎么了?
个人认为,诛杀魏延后的马岱,之所以能被封为平北将军、陈仓侯,是成功接班了诸葛亮的蒋琬对没能接班的杨仪的安抚的结果
马岱之诛杀魏延,获利最大的首肯为杨仪,否则他可能会被魏延反杀;其次为蒋琬,除掉魏延这样一个有军功、有资历、有个性的军头,对他的接班上任以及统管军事也是大有裨益。
因此,必须要对马岱的诛杀魏延给一个非常好的定性。再者,由于杨仪在与蒋琬的竞争中失败,仅被封了个中军师,蒋琬等人为防止他的反扑,必须要对他本人及其相关利益共同体进行适当的安抚。马岱或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受到了暂时的重用。
也就是说,马岱这支“枪”的个人命运,与“枪手”杨仪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既然杨仪的命运决定着马岱的命运,随着杨仪的出事,马岱的最后结局也就不难猜了
“失败者”杨仪虽然暂时被蒋琬等人安抚了情绪,但很快就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他不但时不时出言抨击现状,还几乎公开表达了对蒋琬能力有限的批评。
诸葛亮死后第二年,杨仪终于因为“大嘴”而被贬为了庶民。既然倒台了,杨仪此前的举措都必然会受到清算,这在中国政治 历史 上几乎算是不成文的惯例传统了。
也许,诛杀魏延并夷灭其三族这件事,就成了杨仪的“黑 历史 ”,是完全的政治不正确。
杨仪这个打魏延黑枪者的被清算,自然也就会带出马岱这个当作枪使的人。随着杨仪的自杀,压力就全到了马岱身上。你说,这时候的马岱会怎么做?
作为马超的从弟,虽然和大哥武艺有差距,可以也继承了家族的勇武。 可在蜀汉一直属于边缘人物,存在感很低。
在斩了魏延之后在蜀汉获得了一些军权,据《三国志》魏书—牛金传记所述,在235年,就是诸葛亮去世一年后,马岱率军万余攻打魏国,可是被镇守魏国边界的平寇将军牛金击溃败走。之后在任何史书中不见踪迹,我个人认为是病逝了,毕竟古代医疗条件差,可能是征战染了疾病。
自古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作为我国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一大批英雄好汉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有人名垂千古,有人却像流星般一闪而过。今天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马岱。之所以选择介绍他是因为他的前半生可以说是活在别人的光环下,知道斩杀魏延之后,有在短期内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上。
事实上,在《三国志》中,马岱并没有属于他自己的传记。更多只是在陪衬他人时出现,而且也都是寥寥数语便结束了对他的描写,对马岱的描述有这么句话“位至平北将军”。“至”这个字已经很明显了意指最高只到了“平北将军”。虽然名号中带有将军二字,但实权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在诸葛亮麾下 时尚 有一战之力,但到诸葛亮死后,就显得有点英雄迟暮了。
马岱作为马超的弟弟,经马超之手介绍给刘备,虽说任人唯亲多少存在顾忌,但马超并没有让人失望,他和众多将领一样,都是通过自己的战功来为自己谋得官位上的晋升的。有相关记载显示,当时他加入了军事诸葛亮麾下,曾多次随军事北伐,如果单轮竣工的话,并不比其他将军差。那就不免奇怪了,为何有这么多军工在身,他仍然不被人所熟知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的哥哥是马超。马超在当时立下的功劳比马岱还要高,而且马岱是经过马超才加入的刘备,这也直接导致了人们提起马岱必然会和马超联系起来横向对比,这一对比之后,结果就很明显了,马岱的功绩在马超的光环下暗淡了不少,这也直接导致了不少人对马岱的印象并不是很深,甚至在 历史 中都没有过多的记载,只重点讲了他斩杀魏延时的片段。
可惜的事,诸葛亮过度操劳死后,原本追随诸葛亮的马岱在军中的威信一下子就降低了不少,连他自己也感受到士兵开始对他的号令产生松懈情绪了。通俗的讲就是被架空了,意识到情况不对的他也做了个很聪明的选择,就是趁自己还能掌管军队的时候,带领部队前往汉中。正好杨怡此时派他前去追杀魏延,此时马岱抓住机会,整点军备前往追杀魏延。两人相遇之后,由于马岱武技比魏延更高一筹,后面把魏延斩与马下,此时的他也再次用战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除此之外也算帮马家报了诛族之仇。
本以为此次斩杀魏延会帮他在军中取得更高的成就,而且此时马超已死,再没有人拿他的战功与马超对比,其名声此时也本应水涨船高。奈何三国猛将频出,在斩杀魏延之后,虽说他仍然在追杀曹军,但后续的出战过程中,均是败绩,因此在后面也没有对他的过多描述。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历史 都是胜利者写的。”这句话用在这里显然是最合适不过了。马岱因为其哥哥马超而进入大众视野,马超死后又凭借自己的能力斩杀魏延,到达人生巅峰,后续战绩平平被人遗忘。至于后续发展到什么地步也没人知道,只知道 历史 上在他斩杀魏延之后,再没有过多的描写。以至于他到底什么时候死的都没有详实的记载。坊间传言在军中战绩太差选择自离官场,奔走乡野,离开了众人视野之后,何时死去也就不为人所知了。
貌似善终,逝后得以封侯
早期的马岱并不出众,毕竟蜀汉前期大将还是相当多的,马岱能够崭露头角,很大原因是蜀汉后期无将,又或许是来源于马超死前的一句话。马超病死前曾对刘备说: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
刘备为了完成马超夙愿,将马岱升到了平北将军,马岱此时才开始发光发热。刘备死后,诸葛亮也开始重用马岱,他在平定南蛮、北伐中都立了不少功劳。
而在北伐中诸葛亮病死,文臣杨仪与魏延交恶,众人担保杨仪,魏延则被认定是谋反,魏延欲哭无泪,逃往汉中,在路上被杨仪派去的马岱斩杀。
之后杨仪被排挤出朝堂后,同年马岱独自领兵进行过一次北伐,但被魏将牛金击败,此后再无马岱记载。
不过大概能推断出来,或许当时由于马岱听杨仪命令杀了魏延,被蒋琬等人认定马岱是站队杨仪这边的,杨仪后来被打压,马岱自然不好过,于是马岱请兵北伐,望立功来折罪。但不幸的是,马岱战败了,他唯一救赎机会都没了,于是他在此后很有可能是被雪藏了,远离了蜀汉核心,最终病死。
马岱应该不存在离开蜀汉,又或者是隐姓埋名之内的可能。因为其死后,被葬于四川省新都县军屯镇与弥牟镇交合处,也就是离成都不远处,证明他可能还留在蜀汉,只不过可能被边缘化了。如今马岱墓依然还在那里,上面还有“汉平北将军马公讳岱之墓”的碑文。
《三国志》记载,马岱是马超的从弟,生卒年不详,少年从军时一直追随马超,战曹操于潼关,投汉中依附张鲁,受迫害改投刘备,兵围成都迫刘璋,马超马岱兄弟共进退。只不过归降刘备之后,马超虽然得了个五虎将之位,却因为投过张鲁以及神威天将军之名显赫,不受刘备重视,最后抑郁而终。
马岱在兄长去世之后没了靠山,开始在诸葛亮手下做事,南征北战鞍前马后,南中之战七擒孟获也有他的身影,六出祁山之时随军出征,诸葛亮病逝前遗计杀魏延,马岱更是亲自动手,在外人看来,他从丞相的马前卒走进了杨仪的阵营里。
诸葛亮的继承人是蒋琬,杨仪根本靠不住,护送诸葛亮的灵柩回蜀向刘禅复命,因为仅得了个中军师心生不满,抱怨的话一出口立马被刘禅贬为庶民,羞愧自刎而死。
这时候马岱就很尴尬,站错了山头没有人愿意搭理,渐渐地被排挤出了权力的中心。最后一次出场是诸葛亮死后第二年,马岱顶着满朝文武的压力,孤军北伐曹魏,被曾经曹仁的部将牛金抵挡,兵败。
此后马岱几乎在蜀汉朝野销声匿迹,结局如何莽莽仅能推测一二。
第一,马岱北伐失败,因为无法报马腾及兄弟被杀之血海深仇,最后抑郁而终。
第二,马岱站了杨仪的队,备受排挤成了夹心饼干,无奈辞官回家。
第三,马岱淡出人们的视线是在马超死后13年,马超卒年47岁,兄弟年龄相差5岁左右,以此推算此时马岱的年纪也有五十多岁了,差不多该退隐了,巧的是三国这回都休兵了,也没战事,英雄无用武之地。
蜀汉除了几个知名的人物外,许多人都是生卒年不详,概因统治者没有修撰史书的概念,只能从《三国志》以及《晋书》侧面了解。
马岱的一生:视马腾如父,英勇善战,忠心耿耿,却智谋不足,在权力交替之时轻易战队是一大失误。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惜无法从头来过。
于后世看蜀汉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史料不详,因为不管是《三国志》、还是裴注《三国志》,亦或是《华阳国志》、《汉晋春秋》等,都是基于《三国志 蜀书》简约的基础上,无有更多蜀汉史料的记载。
而陈寿自己对此的解释是为“注记无官”,也就是蜀汉不设置史官,故而史料缺载,这一点历来受到人们的指责与论证,具体得出的结论是为,蜀汉前期似乎史官的确不常置,而延熙后期才出现了具有实权的东观来记录史料。
但是由于资金不足、朝政灰暗、朝臣玩忽职守等问题,使得蜀汉后期的 历史 几乎反倒不如前期,更加的语焉不详,也有人认为陈寿由蜀入晋,对于蜀汉的一些史料似乎是可以隐匿而去了。
当然,不无这种可能,而在以上的因素制约下,蜀汉的人物在史书上则几乎都是一个干瘪的、不完整的人物形象,例如,题主所说的马岱。
对于马岱,在《三国志》中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传记,并且都不是以极其简略的文字附属于《三国志 蜀书 马超传》之后,而是以及其简单省略的文字夹杂在了《三国志 蜀书 马超传》、《三国志 蜀书 魏延传》中,甚至说马岱的记载还跨国了,出现在了《晋书 宣帝记》里,但也仅仅只是一句话而已,根据上述的记载,我们大体可以知道以下内容。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马超在关中联合韩遂等人,组成十部联军十万人,于潼关大战曹操,至同年九月,马超战败,退回陇上诸郡县,在此过程中,马岱身为马超的堂弟,一直追随马超左右。
同年十二月,马超再度割据陇右,进而进攻凉州,并且逼迫夏侯渊两年之内不敢西进,可是好景不长,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九月,马超兵败凉州冀城一带,宗族被屠杀殆尽,只得与马岱率领残部数千人投奔汉中张鲁。
到达张鲁处后,起初张鲁十分欣赏马超,更是借给马超军队,反攻凉州,结果马超、马岱在祁山顿兵一月,未取得什么进展,正当他们打算退兵之时,才发现,张鲁的部将杨白等人想要加害马超。
所以,马超与马岱再度率领残部逃到氐族所在区域,辗转之下,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投奔了刘备,并且在攻破成都的过程中立下了功劳。
此后,四十岁的马超开始了七年辅佐刘备、担任花瓶的生涯,其官职也是从平西将军到左将军再到骠骑将军,虽然一路飙升,可是却没有什么实权,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十二月,时年四十七岁的骠骑将军马超病重,弥留之际,他给刘备上书说道:
此时,马氏一族仅仅只剩下了一个马岱,按照马超四十七岁来推算,当年的马岱,年岁也应该不小了,此后,马岱便是追随诸葛亮开始北伐。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在魏延之乱时,王平、马岱表现突出,马岱更是率军斩杀了魏延,因此,此后马岱便是留在了汉中地区,当时,他的职位是为平北将军、陈仓侯,只是蜀汉的中级将领,但是却因马超的缘故领有一个县侯。
马岱最后一次出现在史书上是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这也是马岱在 历史 上最为威风的一次,可是却结局不怎么样,当年,马岱独自率军伐魏,结果被魏将牛金击败,损伤千余人,不得已,马岱回军。
这一次北伐,在蜀汉官方未有任何的记载,而按照当年蜀汉蒋琬晋封大将军、开府治事等一系列事情来看,马岱北伐,不过是蒋琬为了安稳人心而做的样子,也许仅仅只是汉中地区在吴懿的主导下一次小规模的出击而已,否则也不会没有其他多路大军进行策应。
但总之,从这以后,马岱便不再见诸于史料记载,按照年龄推算,当年的马岱大约也要五十余岁了,所以,很有可能马岱不久后也是病逝了。
因为马岱在史书中记载为:
所谓的至,就是到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马岱最终当官当到了平北将军的职位,这是他的最高职位也是最终职位,所以,如果马岱活到了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甚至延熙年间,他是不会不得到晋升的,故而,小司徒推测,马岱也许在建兴十三年的北伐后,没过多久就病逝了,当然了,这也只是一家之言,敬请各位指正。
马岱,他是三国蜀国五虎将堂弟,是叔伯的兄弟。马超武艺高强,曾经杀的曹操丢盔弃甲。但是天妒英才,在归顺刘备后没有太大的战功,算是早逝。
而马岱,和马超共同归顺刘备。马岱的功劳也不小,跟随诸葛亮平南中,数次的北伐,功勋赫赫。后来,诸葛亮临终,告诉马岱他日后魏延必反,让马岱斩杀魏延。此后,马岱就在三国演义中没有了记载。
马超死后,马岱被封为北平将军。可是斩杀魏延后,也许马岱就归隐了,也许是病死。如果他还活着,肯定会和蜀国共存亡。
关于马岱杀死魏延后,去哪里了?结局如何?这个问题正史上并无明确记载。只是《晋书》上说,在青龙三年,也就是公元235年,马岱率领蜀军伐魏,此时已是魏国太尉的司马懿安排部将牛金迎战,牛金不负众望,击败马岱,杀死蜀军一千余人,马岱只能无功而返,从此,史书上再无马岱的记载。
那么,马岱到底怎么样了?
有个老段子说,马岱字丁啉,专治魏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段子还真挺对,马岱就像是专为诛杀魏延而生:他的人生除了斩杀魏延这一高光时刻,其他时候基本都乏善可陈。
与曾经率部在潼关与曹操决战、在成都逼降刘璋的马超相比,马岱更像是他身边的一个毫不起眼的马仔。
当然,马超也很照顾这位堂弟,临死前还请求刘备“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室之继”。不过,还没等真关照马岱,刘备也就驾崩了。马岱的命运,也不得不与真正掌权的诸葛亮为首的荆襄派系联系了起来。
其实,马岱的命运,他自己没得选。马超和他都是外来势力,很难真正融入蜀汉四大派系中的任何一系。如果非要站队的话,就数与诸葛亮为首的荆襄派相对有渊源一些。所以,马岱也只得选择向荆襄派靠拢。
在杨仪与魏延的内讧中,马岱正是奉了丞相长史杨仪的命令,才追上去斩杀了魏延,从这点也印证了马岱的确倒向了包括杨仪在内的荆襄派。
但是,从诛杀魏延那刻起,马岱的命运也就被决定了,因为他被当“枪”使了。而杀过人的枪,结局只有两种:要么被雪藏,要么被销毁,总之不太可能“见光”了。
魏延事件之后,马岱既没马上被雪藏,也没被马上“销毁”,他甚至还被提拔为了平北将军,也封了侯,并获取了领兵伐魏的机会。出师不利的他,自此战之后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历史 上再也不见有关他的任何记载。马岱到底是怎么了?
个人认为,诛杀魏延后的马岱,之所以能被封为平北将军、陈仓侯,是成功接班了诸葛亮的蒋琬对没能接班的杨仪的安抚的结果
马岱之诛杀魏延,获利最大的首肯为杨仪,否则他可能会被魏延反杀;其次为蒋琬,除掉魏延这样一个有军功、有资历、有个性的军头,对他的接班上任以及统管军事也是大有裨益。
因此,必须要对马岱的诛杀魏延给一个非常好的定性。再者,由于杨仪在与蒋琬的竞争中失败,仅被封了个中军师,蒋琬等人为防止他的反扑,必须要对他本人及其相关利益共同体进行适当的安抚。马岱或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受到了暂时的重用。
也就是说,马岱这支“枪”的个人命运,与“枪手”杨仪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既然杨仪的命运决定着马岱的命运,随着杨仪的出事,马岱的最后结局也就不难猜了
“失败者”杨仪虽然暂时被蒋琬等人安抚了情绪,但很快就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他不但时不时出言抨击现状,还几乎公开表达了对蒋琬能力有限的批评。
诸葛亮死后第二年,杨仪终于因为“大嘴”而被贬为了庶民。既然倒台了,杨仪此前的举措都必然会受到清算,这在中国政治 历史 上几乎算是不成文的惯例传统了。
也许,诛杀魏延并夷灭其三族这件事,就成了杨仪的“黑 历史 ”,是完全的政治不正确。
杨仪这个打魏延黑枪者的被清算,自然也就会带出马岱这个当作枪使的人。随着杨仪的自杀,压力就全到了马岱身上。你说,这时候的马岱会怎么做?
作为马超的从弟,虽然和大哥武艺有差距,可以也继承了家族的勇武。 可在蜀汉一直属于边缘人物,存在感很低。
在斩了魏延之后在蜀汉获得了一些军权,据《三国志》魏书—牛金传记所述,在235年,就是诸葛亮去世一年后,马岱率军万余攻打魏国,可是被镇守魏国边界的平寇将军牛金击溃败走。之后在任何史书中不见踪迹,我个人认为是病逝了,毕竟古代医疗条件差,可能是征战染了疾病。
自古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作为我国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一大批英雄好汉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有人名垂千古,有人却像流星般一闪而过。今天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马岱。之所以选择介绍他是因为他的前半生可以说是活在别人的光环下,知道斩杀魏延之后,有在短期内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上。
事实上,在《三国志》中,马岱并没有属于他自己的传记。更多只是在陪衬他人时出现,而且也都是寥寥数语便结束了对他的描写,对马岱的描述有这么句话“位至平北将军”。“至”这个字已经很明显了意指最高只到了“平北将军”。虽然名号中带有将军二字,但实权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在诸葛亮麾下 时尚 有一战之力,但到诸葛亮死后,就显得有点英雄迟暮了。
马岱作为马超的弟弟,经马超之手介绍给刘备,虽说任人唯亲多少存在顾忌,但马超并没有让人失望,他和众多将领一样,都是通过自己的战功来为自己谋得官位上的晋升的。有相关记载显示,当时他加入了军事诸葛亮麾下,曾多次随军事北伐,如果单轮竣工的话,并不比其他将军差。那就不免奇怪了,为何有这么多军工在身,他仍然不被人所熟知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的哥哥是马超。马超在当时立下的功劳比马岱还要高,而且马岱是经过马超才加入的刘备,这也直接导致了人们提起马岱必然会和马超联系起来横向对比,这一对比之后,结果就很明显了,马岱的功绩在马超的光环下暗淡了不少,这也直接导致了不少人对马岱的印象并不是很深,甚至在 历史 中都没有过多的记载,只重点讲了他斩杀魏延时的片段。
可惜的事,诸葛亮过度操劳死后,原本追随诸葛亮的马岱在军中的威信一下子就降低了不少,连他自己也感受到士兵开始对他的号令产生松懈情绪了。通俗的讲就是被架空了,意识到情况不对的他也做了个很聪明的选择,就是趁自己还能掌管军队的时候,带领部队前往汉中。正好杨怡此时派他前去追杀魏延,此时马岱抓住机会,整点军备前往追杀魏延。两人相遇之后,由于马岱武技比魏延更高一筹,后面把魏延斩与马下,此时的他也再次用战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除此之外也算帮马家报了诛族之仇。
本以为此次斩杀魏延会帮他在军中取得更高的成就,而且此时马超已死,再没有人拿他的战功与马超对比,其名声此时也本应水涨船高。奈何三国猛将频出,在斩杀魏延之后,虽说他仍然在追杀曹军,但后续的出战过程中,均是败绩,因此在后面也没有对他的过多描述。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历史 都是胜利者写的。”这句话用在这里显然是最合适不过了。马岱因为其哥哥马超而进入大众视野,马超死后又凭借自己的能力斩杀魏延,到达人生巅峰,后续战绩平平被人遗忘。至于后续发展到什么地步也没人知道,只知道 历史 上在他斩杀魏延之后,再没有过多的描写。以至于他到底什么时候死的都没有详实的记载。坊间传言在军中战绩太差选择自离官场,奔走乡野,离开了众人视野之后,何时死去也就不为人所知了。
貌似善终,逝后得以封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