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东北人是不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山东人的后裔?
现在的东北人确实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山东人的后裔,这主要和清朝后期的“闯关东”有关。
闯关东: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移,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关内中原大地,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历史沿革
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其中23年间“鲁民(今山东)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辽东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山东的百姓大多迁至了辽宁省的大连和丹东,而其他省份的百姓大都迁至了辽西(辽西中心城市为锦州)和辽北地区。
1668至1860年,为维护东北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关东实行禁封政策。这期间,关内和关外的移民,以及文化交流骤然停止,其实也是清政府闭关自守的一种体现。
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从此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 这期间,闯关东的百姓已经大规模向黑龙江地区迁移。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此为“闯关东”来历。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大约占全部闯关东人口(3700万)的一半。
扩展资料
人口影响:
在当时山海关被封禁的情况下,大多数山东人会选择乘船前往未知的东北。其中大连,营口,丹东成为了山东人闯关东的首选。 这几个城市山东人后裔所占比例,均在不低于甚至超过一半。而广袤的东北大地其他地区,都有闯关东的人定居或者路过的身影。20世纪三四十年代,闯关东的人数一度占据东北总人口的七成,虽然后来有部分人返乡,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是对东北地区的人口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闯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