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太阳熄灭,人类需要多久才能感知?8分钟后?准确来说是10000年
太阳本身的存在,为地球生命的蓬勃和文明的开创,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因此,从远古时代起,人类给予太阳的礼遇和膜拜可想而知。在这里,不得不提及的一个问题是,太阳可以高高悬在空中,见证一次又一次 社会 的进化而永恒不变吗?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有科学原理作支撑。太阳是能量的集散地,它的到来并非无缘无故,是能量储备、交换和聚合的结果,同样要遵守精准到分秒的自然规律。
根据目前的估算,我们还能在50亿年间延享太阳赐予的光和热,而在之后,又将很快陷入到一片黑暗混沌之中。那么在太阳最终收回耀眼光芒的那一刻,人类能否充当自己的“信使”并提前做出回应?
有权威科学家认为,人类世界某天从光明到黑暗的转换,所在间隔只剩下8分钟的时间。但也有资料表明,这一获得感知的时间将长达10000年之久。究竟哪个表述最接近于真实呢?
太阳的热能维持将近100亿年,目前的“工龄”测算在45亿年。这一颗热腾腾的火球,是热核反应造成的最终结果,布满内核空间的氢元素便是导火索,活跃的数量占据较大的质量比。
那么,氢原子又如何释放巨大的能量呢?
整个过程需要借助高温和高压的外在刺激条件,氢原子才会蜕变成氦原子。仅仅只有一克数量的氢,竟能在该反应机制的催化下引爆6000亿焦耳的能量。
而充斥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何其多?不过,太阳燃烧时拥有惊人的吞吐量,光是热能的消耗,每秒就高达6亿吨之多,而释放完所有的热能需要整整50亿年的时间。
太阳作为恒星的一员,坍缩为一颗矮星是其未来的宿命,再根据矮星的颜色分类,太阳当归为黄矮星之列。
在经历50亿年的漫长岁月后,当氢元素无一例外形成氦元素后,为聚变过程所影响再次转化为碳元素,由于捕捉到更多的能量,导致体积开始不断膨胀,红巨星的样貌就是这样的来的。
但太阳的亮度尚有提升空间,在以亿为单位的演化史中,一旦氢元素消耗完毕,太阳的光亮将瞬间变得黯淡,即将完成从红巨星到白矮星的转变。
再等到万亿年以后,白矮星发不出哪怕是一丝最微弱的光芒,至此才完成到黑矮星的最后一步转型。
所谓8分钟的感知论,其假设的前提是太阳已经处于熄灭的状态,这一数字以地球公转半径和光速为推测,但实际上假说在常识的验证下并不成立。
我们随处可见热能物体冷却的渐进过程,而太阳即使在熄灭后,还会发出不同序列和层次的光芒,非得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才会最终抵达真正意义上的“黯淡”状态。
人体所能捕捉到的阳光,其实是一种称之为 伽马射线 的电磁波光子,所谓的10000年的感知论,其假设的前提是 光子赶在太阳将熄前传输到地球 。
但光子奔赴地球的旅程,远非人们想象得那样一帆风顺,恰恰相反的是,完全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光子只有在核心区的安全范围之内,才允许以光速的方式行进,一旦跨出了核心区,穿越到辐射区和对流层,就不得不面对非凡的挑战。
等离子体紧紧地吸附在太阳核心区的外围,光子在此遭遇等离子体的层层围堵,在难以撕开裂口的情况下,只好顺其自然改变了方向,或者直接成了等离子的囊中之物,凭借其心情的好与坏,任意选择一个方向将它释放出去。
等离子人多势众,光子一次次偏离或迷失前行的方向,而只有闯出辐射区和对流区的“幸运儿”,才能最后耗时8分钟抵达地球。
光子的行进速度快慢不一,快的需耗时10000年,慢的则需耗时17万年。
当所有光子完成抵达地球的旅程,太阳质量才等同于地球。由于失去了曾经对地球发生公转的强大引力,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行星开始出现轨道外游离与碰撞。
质量最大的木星,很可能替代太阳履行新的职能,成为吸引地球公转并恢复轨道秩序的引领者。另外,木星内部的氢元素数量及高温高压的态势,也根本不输给太阳。
不过这只是一种猜测罢了,拥有应对危机能力的人类,不可能坐以待毙、束手就擒,对宇宙保有好奇、发起 探索 ,也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
文明的开创往往筚路蓝缕、历经坎坷,然而,文明的毁灭极有可能发生于一瞬间。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一面。希望在遥远的某一天,木星或类似的行星,可以担当起使命,照耀人类生生不息的征途。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哈姆雷特曾发出过内心的呼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在地球文明演化的日渐发达之时,人类命运仍然面对大自然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一古老的警示和叩问,尚不过时。
我们有足够的勇气攻克难题,有足够的能力揭开谜团,习惯每天观看太阳东升西落,在代际之间打造传承科学的接力棒,把守卫家园的事业坚韧不拔地进行到底,祝子孙后代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