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不能太天真单纯,你怎么看?

 我来答
夫越Zb

2022-11-06 · TA获得超过541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44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7万
展开全部

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此处的“老人”,从狭义上指的是长辈,他们经历的事情较多,人生阅历相对丰富,对于一些事的理解更全面,多听一下老人的建议和意见,能够少走一些弯路,少吃一点亏。从广义上来讲,“老人”可理解为古人,他们的智慧以及对人生的总结,是一笔宝贵财富。

中国作为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出现过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比如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还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鬼谷子,他们都留下了著作,就像世人皆知的《论语》、《道德经》。虽然时代不断进步,如今的科技比古代发达太多,但为人处世的道理和精髓,依然没有改变。

明朝万历年间,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文人,根据前人的经验智慧,写了一本影响深远的书,那就是《增广贤文》,书中凝聚了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开头几句话是这样的:“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因此也被称为《古今贤文》。

许多妇孺皆知的古语,都出自《增广贤文》,例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些亲朋好友的劝言,可能听起来比较扎心,但更利于我们改正错误。还有“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告诫世人认清自己,尽量不要结交酒肉朋友,假如你有困难,那些平日里的酒肉朋友,几乎没有一人会施以援手,甚至有人落井下石。

《增广贤文》中的谚语和俗语,包含的内容非常广,但人生哲学、处世之道是核心,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多读一读里面的经典语句,都能领悟到些许知识,有利无害。今天咱们讲的这句俗语,也是出自《增广贤文》,即“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究竟是啥意思呢?

一、未曾清贫难成人

字面意思是说,没有经历过贫穷的人,很难成为非常优秀的人才,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思差不多。古人成大事者,基本都吃过苦,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艰难困苦中磨练意志,锻炼常人所不具备的能力,一旦遇到机会,成功的几率会更大。比如古代的开国皇帝,基本都是经历过贫穷,或者吃过一般人体会不到的苦难,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皆是如此。假如刘邦和朱元璋出身显赫,年轻时就衣食无忧,估计就不会有汉朝和明朝了。

反观古代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皇子,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即使继承了皇位,其成就也很难超过开国皇帝,大多碌碌无为,甚至有些还成了昏君。所以,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承受,才有可能得到别人不能得到的得到,不要害怕困难和挫折,要把它们当成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垫脚石。

二、不经打击老天真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经历打击和磨难,总是一帆风顺,也许会有一定的作为,但基本不能成大器,思想上会比较狭隘。对于这一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的总结很到位:“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屈原、周文王、孔子等这样的牛人,都是在经历各种磨难之后,才创造出影响深远的成就,如果他们没有经历这些困难,估计未必能达到如此境界。所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要具备越挫越勇的精神,要学会迎难而上,克服这些困难之后,会有质的提升,成功则是水到渠成之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